分卷閱讀152
“我回來了!”童百麗沖出電梯就對著客廳大喊一聲,張開雙臂撲向沙發(fā)上看報紙的童父,“爸爸!我好想你!”她抱住童父的脖子親了不下十幾下,親得童父報紙都沒辦法看,眼鏡都掉了,趕緊抱住她說,“好,好,好,爸爸也想你。去換衣服,阿姨做好飯了,有你最喜歡吃的魚翅羹?!?/br> 童百麗像個小女孩皺鼻子噘嘴,對著廚房喊:“謝謝阿姨! 阿姨我還要吃栗子糕和蟹黃包子!” 阿姨從廚房里出來笑著說,“栗子糕已經(jīng)做好了,蟹黃包子等你回來就上籠蒸,你換完衣服出來就能吃上了!” “阿姨你對我真好!”童百麗放開童父,又撲過去拉著阿姨轉(zhuǎn)了好幾圈說,“阿姨,我這次出去看到一條好漂亮的圍巾!給你買回來了!阿姨戴最好看!”阿姨摟著她說,“你不用給我買,給太太買就行了?!蓖冫惪吭诎⒁碳缟险f,“我媽她自己買了,就是給你帶的。”阿姨拍拍她,“謝謝麗麗,快去換衣服吧,走一路累了吧?要不要做香熏?” 阿姨邊說邊扶著童百麗回房間,童父一直看著她們,不由得嘆了口氣。童母已經(jīng)坐在沙發(fā)上了,累得話都不想說。 童父悄悄問她:“怎么樣?” 童母擺擺手,先去看童百麗確實被阿姨帶進屋了,才回來小聲說,“教授說已經(jīng)沒事了,她已經(jīng)完全康復了?!?/br> 童父:“康復了?那段玉海怎么會被人說吸毒?這怎么叫康復?” “你別生氣!別提他!”童母緊張的又去看身后,回過頭來跟他小聲說,“你又不是不知道,麗麗哪里都好,就是喜歡偷偷喂人吃藥這個毛病改不掉。也是以前咱們不該總逼她吃藥、騙她吃藥,偷偷把藥放進她的牛奶啊、可樂啊、果汁里頭。”后來童百麗就學會其人之道了,還是童父和童母身體出現(xiàn)問題去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之中吃了童百麗的藥,在家里裝了攝像頭才知道是童百麗悄悄放在茶里、牛奶里端給他們喝,或倒空二人的藥瓶把她的藥裝進去騙二人吃,兩人回家教訓童百麗,她就像被人拆穿惡作劇的小孩子,笑得開心極了,還很理直氣壯的說“誰讓你們騙我吃藥來著?” 兩人沒辦法,只好自己小心,不喝童百麗端上來的東西,自己的藥自己放好,廚房交給阿姨,冰箱、櫥柜全都鎖起來,這才杜絕了童百麗“下藥”。 童百麗的精神病是遺傳的,根源是童父的父親。童父的父親在民國時期就是留學海外的學子,歸國后成了國民政府的雇員,后來國民黨跑去臺灣,政府里參加了國民黨的雇員都被請回家了,童父的父親沒有參加國民黨,他就趁機加入了共產(chǎn)黨,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于是在那十年里,被人揭發(fā)出來成了“間諜”。當時童父的父親已經(jīng)退休多年,年老體弱,一下子就給折磨死了。聽人說死前是瘋了的,不過被認為是“裝瘋”,更加嚴厲的審訊他。童父還有一點印象,當時他和兄弟姐妹都在上學,還被要求寫自己父親的舉報材料。父親瘋了又死了之后,他們兄弟姐妹下放到天南海北,連通信都不方便,也失去了親人的音訊。平反后,童父才知道他的一個jiejie一個meimei都瘋了,兩個哥哥一個弟弟中,只有二哥沒瘋,但也斷了一條腿,被接回來兩年就沒了。 童百麗會發(fā)病是因為他們夫妻兩人對她的要求都比較高,從五歲起,一直到童百麗十八歲那年春天發(fā)病,整整十三年,童百麗沒有一天休息,她沒有周末,沒有寒暑假,沒有六一兒童節(jié)。每天就是學習,不停的學習。童百麗很聽他們夫妻的話,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因為童家的事,童父希望她能堅強的面對人生的種種磨難,所以一直告訴她就算他現(xiàn)在當官,但她也不是官二代,而且一旦他退休后,官當?shù)迷俅笠矝]用了,童百麗不能靠父母,只能靠她自己??煲即髮W前,可能是壓力太大,童百麗突然就發(fā)病了。 夫妻兩人擔心會影響童百麗的前途,將她帶到國外看病,對外就宣稱她是出去上學了。治療兩年后,童百麗基本痊愈了,可以正常生活、上學,與外人交流也看不出問題。但似乎是為了彌補失去的童年,童百麗的性格變得夸張、急躁、沖動、易怒。醫(yī)生建議他們不要再刺激童百麗,這樣她就可以保持下去,不會再犯病。夫妻二人也不再對童百麗提什么要求,只要她能正常、健康的生活就可以了。 童百麗“留學”回來后,每日吃喝玩樂。童父給她找了一個閑職,政府部門很少因為“個人問題”將人開除,算是一個鐵飯碗。之后又給她介紹了段玉海,童父看得出這個男人一輩子也不會有大成就,雖然有野心,卻沒有相匹配的能力,而且童父不打算多照顧他,偶爾開個后門就行了。這樣他才會永遠比不上童百麗,永遠看她的臉色生活。 一切都想得很完美,唯一沒想到的是段玉海竟然這么短命。 “可能是吃了麗麗的藥有了幻覺,才摔死的?!蓖竾@氣,再找一個就更費勁了。 “那是他倒霉!”童母也很惱火,童百麗也沒少給家里人喂藥,怎么不見他們摔死?“那藥根本吃不死人,毒性非常小!我吃了只是懶懶的什么都不想做,飯也不想吃覺也不想睡,我怎么沒有幻覺?”反正童母就是不承認這事跟童百麗有關(guān)。 童父也覺得段玉海出現(xiàn)幻覺這個很不對,他也吃過啊,段玉海最多吃了一兩天,他當時可是吃了一星期才發(fā)現(xiàn),也沒有幻覺啊,就是每天都很開心,出什么事都不會生氣,他會發(fā)現(xiàn)不對頭是因為他竟然見到死對頭后能平靜的跟他打招呼,坐一塊開會,被死對頭搶白也完全不在意,他才覺得自己這反應不正常。 說起來童百麗還很聰明,她把自己的藥分成兩份分別喂了童父童母,所以兩人的反應完全不同,懷疑吃錯藥時還奇怪:怎么反應這么不一樣?去見醫(yī)生時,童母還不相信,童百麗還能想到把不同的藥喂給他們嗎?教授笑著說,“你不要把病人當成傻子啊,她只是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了,不是智商下降啊?!边@個教授說話非常溫柔,他不承認精神病是病,他一直說:“精神病人,只是跟我們不同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如果你跟他們交流,會發(fā)現(xiàn)比所有的奇幻更瑰麗的世界。”所以童父和童母很相信他,他跟童百麗聊天時,總是笑個不停,童百麗也很喜歡跟他說話。被這個教授影響,童父童母也能更理性的看待童百麗的事,不像剛發(fā)現(xiàn)時那么絕望憤怒,現(xiàn)在他們接受自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兒,可能她永遠也不能離開父母的扶養(yǎng),她就像永遠不會長大的愛麗絲,世界就是樹洞中的模樣。 段玉海不敢再待在方域身邊了。 方域太可怕了!他竟然開車軋他!還把他扔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