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1
舍的真仙界,多點年限少點年限沒什么區(qū)別。 殷流采心里打完鼓,看向幾位太清宗創(chuàng)立人,心里繼續(xù)又打起鼓來,對著這三雙眼睛,她接下來該怎么說? 編瞎話?! 怎么編? (。) ☆、第一零七章 白鷺灘中,太衍水鏡 最終,殷流采編了個老爺爺梗,什么幼年好心,老爺爺留下來教她幾年,最后揚長而去,告訴她來日待她修煉有成,可往上玄宗拜師。 懸云真君與平楚真君皆一張“孩子,你被驢了”的不忍戳破臉,唯貫湖真君有所不同,他仔細問幾句,認真地講:“待來日,若見到你那師尊,必代為轉(zhuǎn)達?!?/br> 殷流采:…… 貫湖真君這樣的認真boy,真讓人有點扛不住。 怪不得修士聚居的集鎮(zhèn)上,茶館里講話本時,講到貫湖真君永遠是似月輪照雪皎潔,如明珠映碧玉生輝,整個一純潔小天使。從前殷流采覺得好夸張,現(xiàn)在見到真人,她就不覺得夸張了,看看這言行舉止,要多寫實有多寫實。 “殷道友即尋不著令師,不妨與吾等暫往太清,吾宗雖初立,卻也不難于為殷道友辟一處清凈修行所在。吾輩修士,散落各處修行,何如聚在一處,有道同參,有法同修,豈不快哉?!逼匠婢m覺得殷流采那師尊的事,多半不靠譜,卻沒點破,只熱情相邀,請殷流采去太清宗辟個道場修道。 太清宗??! 傳說中,太清宗開宗立派在昆吾山,在殷流采見過的記載中,昆吾是通天神山,所以才有太清宗以千萬年計的基業(yè)。只不過太清宗消亡之后,昆吾山也跟著不復(fù)存世,至于昆吾山怎么消失的,修士的手札也好,號稱太清宗一支所開創(chuàng)的太一宗也好,都沒有相關(guān)記錄。 本著一個歷史生對歷史的慣性探究,殷流采決定同平楚真君他們?nèi)ヌ遄凇?/br> 去昆吾宗的路上,殷流采特地問了一些她沒在手札上見到過的上古事,確定她不是身處幻境后,她一路仔細觀察。幾千萬年,山川地理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即使沒有人類活動的參與,幾千萬年也足夠滄海變桑田,高山成平原。 不過大致的地勢走向依然能看出來,根據(jù)她從上玄宗取的地圖,她們現(xiàn)在正沿著九曲河往上游去,九曲河從古至今都是真仙界的干流,靈氣充裕,水域?qū)拸V,從東向西綿延數(shù)千公里入?!?,這是幾千萬年后的描述,現(xiàn)在是上古,九曲河還沒有這么寬廣綿長。 除九曲河外,各地山勢也有不同,飛著飛著,殷流采忽然停下,怔怔地看著下方,那里……是五嶺峰。如今五峰聚嶺還只見雛形,甚至有幾峰還不過是小土坡,飛瀑驚流更是沒蹤影,山石樹木,也不是她在五嶺峰見過的那些。 “殷道友?” “這處,倒與我那師尊說的地方有幾分相似。” “此地?此地靈氣稀薄,憑令師之能,怎會將宗門安在此處?!?/br> 上古之時,靈氣充裕的地方跟不要錢一樣,就是再沒著沒落的散修,也盡可占一處洞天福地好生修行,誰也不會往這荒山野嶺來。 殷流采搖搖頭,沒再說什么,只是再多看幾眼后,跟在平楚真君身后繼續(xù)往前飛。結(jié)果沒再飛多遠,平楚真君就告訴她到昆吾山地界了,原本還沉浸在五嶺峰帶來的淡淡傷感之中的殷流采整個人都陷入全方位無死角的發(fā)懵中。 “此地便是昆吾?” 這不合理呀,按說這里還沒出五嶺峰地界呢,何至于就到了昆吾山。殷流采雖然在五嶺峰沒幾年,可五嶺峰周圍的環(huán)境她很熟的啊,修煉間歇沒事的時候,她老愛往山中跑。她是覺得在現(xiàn)代這得往好遠去旅行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色,還得收費,這不收費又近在眼前的,不看白不看。 “與吾等一水之隔便是昆吾山。” 這水殷流采也認識,不過殷流采認識的是長滿參天古樹的狹長峽谷,峽谷里仍有細細溪流,不大,但從走向上來說,這水便是殷流采曾捧著喝過幾口的溪流。 “果然靈氣充裕?!闭O,可惜她見過的五嶺峰地界沒這么充裕的靈氣,否則何至于經(jīng)歷那些離別。 進入昆吾山前,殷流采認定,昆吾山所謂的通天神山,是被無限美化過后的。但她一進入其中,才知道,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確實非尋常之地。就是上玄宗的星羅湖,也遠不及昆吾山,不及的不僅僅是靈氣,還有各種奇花異草,天材地寶。入目所見,令她深感,就是化嗔真君過來,也絕對不會相信這里是五嶺峰地界。這么一想,她默默看太清三道君,沒準正是這三人四處挖寶,才導(dǎo)致五嶺峰附近那么貧瘠的。 她才側(cè)目一望,平楚真君便指了一側(cè)靈氣濃得能讓人窒息的地方問她:“殷道友看此處如何?” “靈氣太濃,山川景致都看不清,還是尋個濃淡得宜的地方罷。不知三位道友道場何處,既是來作伴的,不若與三位道友捱得近一些。長生路上太無聊,還是有人在側(cè)時??赏曄⒉藕?。”和太清三道君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不是誰都能有的,說完這句話,殷流采覺得她臉都大了很多。 “正應(yīng)如此,殷道友這邊走,吾等三人,皆在昆吾山。貫湖喜水,居于水邊,那白鷺灘中便是貫湖的道場,懸云喜高處景致,道場在山巔松林中。至于我,愛竹,山腰竹林間便是我道場,不知殷道友可有什么偏好?” “我亦喜水,貫湖道友若不嫌棄,我來與你作個伴?!?/br> “殷道友愿與我比鄰而居,歡喜還來不及,談什么嫌棄?!必灪婢f著,還與殷流采分說,水流邊哪里還有好地方可用以作道場。 殷流采之所以要捱著貫湖真君,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那個是,貫湖真君首創(chuàng)的術(shù)法極多,其中有一門叫未來境,貫湖真君本來是想創(chuàng)造一個推演未來的術(shù)法,沒想到創(chuàng)造出的主這門術(shù)法不但有聲音有畫面,還能短暫進入其中。之所以她二次穿越不急不忙,十分淡定從容,也是因為她雷劫一過,就遭遇貫湖真君,有這位在,總能找到回去的辦法。 更妙的是,未來境是貫湖真君在太清宗開宗之初便已創(chuàng)立,這門術(shù)法現(xiàn)在還不叫未來境,叫——太衍水鏡,未來境不過是后世諢名,叫得太多,反而讓太衍水鏡這個高端原名退居二線。 (。) ☆、第一零八章 九次受劫,一局推演 依水選定道場,修士蓋房三五日便得,殷流采住進去時,平楚真君便上門來求救命。沒錯,就是抱大腿求救命,殷流采看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