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
澤棘族的兵,所以我們要悄悄的撤走,等白家軍把他們打跑了我們再回來。” 沈秋立刻就明白了,澤棘族今年貌似在下挺大一盤棋,可惜的是被白家軍提前洞悉了。 “我就不多說了,還有幾家要通知,要抓緊時間。”桂花嬸拿起沈秋給的那個瓦罐再一次叮囑道,“記得要悄悄的走,一定要穿厚一點,半夜山上肯定很冷。今天天黑之前就別出門了,誰也不要見,也別多說,村里該告訴的都會通知到,得防著有探子?!?/br> 沈秋點了點頭,就見桂花嬸出了門立刻就換了一張喜盈盈的笑臉,往別家去了,變臉之快讓人驚訝,邊關(guān)婦女的膽子和演技都不錯。 ☆、第24章 避難(一) 沈秋看著桂花嬸的背影微微松了一口氣,一直以來隱隱的不安終于隨著這另一只鞋子的落地而消散。心中隱約抓不住的東西漸漸清晰起來,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澤棘族今年恐怕是在打英雄山的主意,不得不說,這個主意很大膽,如果能拿下英雄山,澤棘族就可以一勞永逸。 哈穆府在英雄山往北,那邊不停的挑釁也許只是用來做掩護的,而英雄山這邊應(yīng)該已經(jīng)有澤棘的士兵潛伏進來了,想借英雄山這座天險來個兩面夾擊重創(chuàng)白家軍。 而英雄山腳下的村民都會成為很重要的人質(zhì),如果澤棘控制住了村民,白家軍難免會束手束腳,澤棘將又多一層勝算,拿下英雄山也不是不可能。 想法是不錯,可惜白家軍計高一籌,將計就計,選在這樣一個熱鬧的日子轉(zhuǎn)移村民,以這樣的方式通知眾人,暗中的澤棘族探子絕對難以察覺,而且這一天村民們怎樣在家里折騰都不太能引起懷疑。 接下來的一天,除了互送臘八粥,整個村的村民都在各自家里熱火朝天的忙碌起來,沈秋也抓緊時間把這些日子做的魚干、rou干、咸菜還有前段時間腌的雞蛋都包起來,雖說有準備吃的,但是這么多口人,又是躲難,一人兩升的糧食絕對不算多,到時候肯定是餓不死就行,質(zhì)量能好到哪里去,所以吃的還是要多帶一些。 沈秋想著,又烙了十幾張大餅,有細糧的有粗糧的,不管怎樣,還是盡量不委屈兩個小孩子。做完這些已經(jīng)差不多到了中午,沈秋割了一大塊rou燉了,姐弟三個飽飽的吃了一頓,想著晚上還不知道要走多久,稍微消了消食之后沈秋就哄著兩個孩子躺下。 沈秋則開始為出行繼續(xù)做準備:量了六升粗糧放在院子里,把要帶的東西都打包好,放在一個背簍里。然后把家里剩下的糧食、rou和瑣碎的物件收拾起來,打算藏在小地窖里。 因為常年打仗的緣故,邊關(guān)的人蓋房子的時候,都蓋有藏東西的地方,對于一般的百姓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小地窖。 和家家格局都大同小異儲存糧食蔬菜的地窖不同,小地窖都是村民們自己修的,入口十分隱蔽,和存款一樣成為一個家庭秘密的一部分。 沈秋家的地窖入口在西稍間,沈秋做了一個小小的機關(guān),將卡著門檻的木頭拿開,用力把門檻踩下去之后,房門口一塊青磚地面悄無聲息的滑開,露出一米見方的入口。 這對于一個擁有現(xiàn)代豐富的物理知識和超強動手能力的特種兵來說并算不得什么,但是放在這里就很高端了,除非有人用掘地三尺的暴力方式,否則沒幾個人能打開這個小地窖。 小地窖不算大,四十立方左右,不過存放沈秋家目前的這些家產(chǎn)足夠了,把家里能收拾的東西全都放進小地窖里,想了想,又把家里的銀子放了一半進去,雖然覺得銀子帶在身上更安心,但這是逃難,誰知道會遇到什么事,保險起見拿一半留一半比較好。 全部都收拾完畢之后,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沈秋想了想,不知道要多少天才能回來,干脆燒了一大鍋水,洗了個澡。她剛洗完,兩個小家伙也都睡飽了。沈秋索性把兩人挨著洗刷了一遍,把新做的棉衣棉褲都套上。 晚飯依然是一鍋葷菜,姐弟三人都敞開了吃,反正晚上可能要走一晚上的路,也不用擔心會積食。 很快就到了戌時末,沈秋已經(jīng)把兩個小家伙從頭到尾都武裝好了:羊皮靴、兔毛帽子、圍脖、大衣和棉手套,毛茸茸圓滾滾的兩團,絕對凍不著。 沈秋的打扮和他們也差不多,只是兔皮不太夠,她身上穿的的是一個兔毛坎肩。 沈秋和虎子一人背著一個背簍,牽著小石頭趁著夜色出了門,雖然月光暗淡,又不能點火把,但一地的雪光為他們提供了不少便利。 一路上也碰到了幾撥人,都是三兩人一起,想來是怕人太多目標明顯,這樣分散著比較不引人注目。 大家都沒有說話,就仿佛互相不認識似的繼續(xù)往村北走,空氣里彌漫著緊張的氣氛,虎子和小石頭也感覺到了這種氛圍,異常的乖巧安靜,沈秋俯身抱起小石頭,也加快了腳步。 大約走了一刻鐘就到了英雄河邊,已經(jīng)有不少人到了,一個士兵走過來,無聲的將沈秋他們帶入一堆人里讓等著。沈秋看了看,加上她在的這個地方,已經(jīng)有三堆人了,看樣子可能也是會分批走。 不一會兒,桂花嬸一家也都前后腳到了,看到沈秋姐弟三個,就跟了過來,因為氣氛過于緊張,大家也沒說話,只是點頭示意。 前面的兩隊人數(shù)似乎夠了,有士兵出來帶著人往山上走去,很快又有村民們過來,沈秋這一隊也開始跟著上山,因為有不少女人孩子,所以大家走的速度并不快,好在虎子經(jīng)過這幾個月的鍛煉,體力好了很多,竟也沒讓沈秋多cao心,再加上桂花嬸在旁邊和她一起看護著小石頭,幾人走的倒不像別人那么費力。 村民們雖然靠著英雄山,但大部分都沒有上來過,眾人跟著隊伍七拐八拐的走了有一個時辰,完全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就連沈秋也已經(jīng)完全辨不清方向,不過對英雄山的大倒是又多了一層認識,自己平常打獵進的那地方,真不算深。 這樣又走了一個多時辰,眾人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一個山洞。洞壁上插著一排火把,足夠把里面的情形看清楚,沈秋跟著眾人從洞口進去以后,發(fā)現(xiàn)里面別有洞天,大洞里呈扇形套著五個一百平方左右的小洞。 有幾個穿著勁裝的男女有條不紊的接應(yīng)村民,女人和孩子都被引進了右邊的洞里,男人和少年則進了左邊的洞里。 沈秋帶著虎子和小石頭同桂花嬸和水娟一起被引進右邊第二個洞,洞中一角堆著一個高高的麥草垛,前面排著幾個人正在領(lǐng)麥稈,好像是一人一捆。領(lǐng)到的人會給劃一片地方,然后把麥稈解開鋪開,這就是最近這段日子睡覺的“床鋪”了,雖然不算厚,但在這樣的條件下,絕對算不錯了。 沈秋心中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