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8
如人就罷了,還要暗暗欺負人家,簡直是小人行徑,幾人羞愧不已。 邵元松走后,他們對年若的態(tài)度好了很多,可能是第一次有職場女性,他們不太知道該如何相處,但是其中的善意年若感覺到了…… 等戶部尚書回來,就看到戶部官員們和年若和平共處的場面,差點又氣得躺回去。但他心里就是再生氣,也不好跟一個小姑娘計較,沒得讓人說沒氣量。 于是只能憋著氣看著年若和大家越混越熟悉。 第124章 專項科考 邵元松連續(xù)給戶部送了七天的玉瓊樓的酒菜,因為劉勉之平常也不跟大家在一起吃,所以他那里還單獨送一份,吃人嘴短,看在這些飯菜的份上,他們對年若的態(tài)度愈發(fā)好了。 相應的,年若也開始教眾人一些計算技巧和方法。這個時代能科考出頭的,先不說做官如何,學術和腦子都是沒有問題的,缺乏的只是經驗和技巧而已,年若稍加點播,倒是叫幾個人對算學又提起了不小的興致。 七天之后,年若已經在戶部如魚得水,不過南黎的預算已經算完了,接下來的事情年若就不管了。 年若要離開的這一天,眾人倒是生出些不舍來,對于他們來說,新的做事方式帶來的新奇感和成就感讓他們非常滿足,相比起來,以前按部就班的日子感覺好浪費。 估計太子自己都沒想到,年若的到來還起到了“鯰魚效應”,至少就戶部來說,工作效率比以前不要高太多。 “專項科考就要開始了,郡主可以去考算科,到時候還能回咱們戶部。”戶部侍郎建議道。 “對對對,侍郎說的對。”有個主事附和,“以郡主的能力咱們還會再共事的?!?/br> 年若有些感動,雖然因為根深蒂固的觀念原因,他們一開始對她抱有偏見,但卻沒有故意欺負過她。 幾人正說著,戶部尚書劉勉之走過來,咳了一聲,冷聲道,“好好考!” 年若愣了一下,不知為何眼角有些發(fā)酸,大聲笑道,“是,大人!” 劉勉之先是被嚇了一跳,然后冷哼直接離開了。 戶部侍郎和幾位主事都笑起來,年若也開心的大笑,眾人看不到的地方,走在前面的那個干瘦中年男人,嘴角也微微勾起,眼底滲出一點笑意。 罷了,如果能像這位郡主一樣,家里的小女兒想考就去考吧! 是的,再過一個月,專項的科考就要開始了。 姬星淵行事向來要求高效率,接觸了一段時間,眾臣已經摸清了他的脾氣,自然不敢怠慢,所以他提出建議的第二天吏部就來跟他商量章程,第三天吏部的章程折子就出現(xiàn)在姬星淵的案頭。 姬星淵看了折子,覺得武宏深除了男權主義嚴重之外,工作能力還是可以的。 他提的意見基本上全都采納并加以完善了,初次考試設置了法科、算科、刑科、農科、水利科五科。 考試的形式在科舉的方式上做了簡化,只考一天,每科考兩門,第一門就是基礎,不說四書五經,基本的識文辨字還是需要的,再有就是一些君子之道。 北黎非??粗剡@個,所以他的官場要清明許多,那些官員或許固執(zhí),或許有私心或其他小心思,但剛入官場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品行正直之人。 之后就是對應各科的專業(yè)科考。 吏部還對錄取之后的流程進行了完善,就是即使錄取了也不代表萬事大吉,如果三個月內有一半以上的官員覺得不合適,開除走人,雖然會享受對應的俸祿,但沒有對應的福利,不屬于正式官員,除非能力出眾,才能轉為正式,否則隨時能被趕走。 所以說吏部也很能耐啊,這不是試用期和合同工都搞出來了么?姬星淵覺得挺好,就通過了,要求加快籌備起來,可以先在京都范圍內試驗一次,如果沒問題,就下達到地方,地方上每三個月考一次,考上的送上京城,京城這邊再考一次進行最后的確認。 雖然不如科考,但也非常嚴格了。吏部尚書從頭到尾做下來,想通了許多事情,覺得這樣也挺好的,科舉出來的全能人才放到重要位置上去,打雜的活兒就交給專才去做,利用很合理。看來太子還是很有想法的,以后可以多考慮考慮。 這邊吏部尚書剛放下心來,就聽太子殿下提了最后一個要求,“男女不限、老少不限?!逼鋵嵳撨€有個身份不限,但也知道不太可能,沒有哪家主人會讓下人來考試,推行女子考試就已經很難了,還是循序漸進吧。 但即使這樣這樣吏部尚書也要氣暈過去了,虧他提防了那么久,沒想到太子在這兒等著他呢,吏部尚書覺得太子有辯才,他說不過,所以準備以死勸諫。 結果在他準備撞柱的時候,太子殿下施施然的道,“太好了,孤本來還不知道怎么安排晉江郡主呢,武卿就體貼的準備給孤謄位置了?!?/br> 晉江郡主做吏部尚書?那后黎豈不是要亂套?對朝廷深深的擔憂阻止了吏部尚書尋死的念頭,并表示一定要在這個位置上做到老! 邵元松跟年若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年若笑得不可自抑,沒想到她還有這樣的威懾力,太子殿下也太壞了。 不管吏部尚書的激烈反對,太子殿下首次將笑瞇瞇的表情換成了認真嚴肅,“蔡氏的算盤,那天你們也見識到了,你們在座的諸位有一個能比上她么?” “還是說,你們害怕女人比你們強,要靠著打壓別人才能保住你們如今的地位?那孤以后是不是不要讓你們冒頭的好?” 吏部尚書捶胸頓足,他就說太子殿下有辯才,他們跟本說不過! 說不過就只能照辦! 自從太子殿下監(jiān)國之后,京城里似乎就沒有消停過,先有晉江郡主和戶部的比試,后有郡主進戶部和老爺們一同做事,如今又增設了專項的科考,不論身份、不論性別都可以參加! 皇榜張出,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考試要求全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百姓們見識不多,對新鮮事物大多處于觀望的狀態(tài),只有少部分大膽的人出來碰碰運氣。 而京城上層的圈子中,那場晉江郡主和戶部的比試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對此事反對的人挺多,比如吏部尚書府,雖然他全權負責這件事情,但因為是被逼的,不能明著反對太子,還不能阻止自己家族的人去么?武夫人親自去宣揚反對一番,眾人總要想想,吏部尚書自己都不看好的事情,還是有風險的。 最重要的一點,“晉江郡主能拋頭露面是邵將軍愿意寵著,未出嫁的姐兒們能保證這不會影響自己的婚事么?出嫁了的姑奶奶們,這樣做了,萬一丟了臉,婆家能容得下?還是想學柳先生一樣,面上風光點,以后孤苦一生?” “男人們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