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4
十多天過去了,他的心態(tài)已經(jīng)十分平和了,對于數(shù)據(jù)也沒有一開始那么看重,每天寫一種美食,看著親親讀者看得到吃不到急的跳腳的模樣,也覺得分外有趣。 今天他寫的食物是地三鮮,這是一個很地道的家常菜,可要是想將它做好,可是不容易的。 江月是的忠實讀者,也是開文以來就章章不落追著的,她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丈夫工資高,在生了二胎后,她就辭去了工作回歸家庭,平日里的愛好,就是為家人烹制美食。 之前晏褚寫的都是一些難度比較高的食物,而且在家里也很難烹飪那樣復(fù)雜的食材,江月也就看看,從來沒有萌生過想要親自嘗試的沖動,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地三鮮的食材很簡單,茄子、土豆、青椒,這些東西家里正好也都有。 和普通的美食文不一樣,或許因為對美食很有研究的緣故,晏褚絲毫不介意地將他從廚神空間里學來的烹飪技巧和方法清清楚楚地寫在了當中,或許正是這樣的代入感,讓讀者越發(fā)覺得這本美食文才是美食文真正該有的模樣。 江月察覺到當中對地三鮮的處理和她往日烹制這道菜時有些不同,她也不知道是作者獨有的技巧,還是他隨便編纂的,不過反正這些食材也不貴,做壞了,也不會太心疼。 被里描述的美食饞壞了的江月干脆就拿出了那些食材,照著書里描寫的烹飪方式,做了那道地三鮮。 “今天這道地三鮮是怎么做的?”江月的丈夫吃著嘴里味道鮮濃的茄子,都不敢相信這是他妻子的手藝。 “mama好吃,寶寶還要?!?/br> 不僅江月的丈夫喜歡,就連家里的大寶,也認準了這道菜,一點都看不出來在此之前他還是一個懼怕青椒的挑食的孩子。 “你們也覺得好吃是吧?!?/br> 江月看著丈夫孩子吃的高興,笑瞇了眼睛,沒有什么比被家人承認手藝更讓人開心的了。 說實話,這道地三鮮的味道,讓江月自己也嚇了一大跳,她甚至開始懷疑,里其他美食的做法,是不是同樣如同這道地三鮮一樣,是貨真價實的。 難道,這本書的作者,實際上是一個退休在家的星級大廚?或者是隱居的御廚后人? 吃著美味的飯菜,江月忍不住腦洞大開,并且琢磨著要不要嘗試書中其他的菜譜。 而有這樣發(fā)現(xiàn)的,顯然也不止江月一人。 ☆、第293章 啃老族的逆襲之路5 仇鑊(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同時還是京市赫赫有名的仇家菜第十九代傳人, 他祖上據(jù)傳從明朝初始就在宮里頭當御廚, 后來滿軍進京, 因為一手好手藝, 依舊在這個位置上做的穩(wěn)穩(wěn)當當?shù)? 后來改革開放了,仇家的老太爺又被應(yīng)招去當了國宴的大廚, 直到仇鑊他爺爺那一代,才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飯點。 說起來, 仇家的菜系傳承有序,即便是在文.革那幾年,也沒遭什么災(zāi), 家傳的菜譜得到了最好的保留,很多外界已經(jīng)失傳的菜肴,在仇家的菜譜上,卻還記載了一二。 對于華國的老饕來說, 沒吃過仇家菜, 那還真不能說自己吃到了最正宗的京菜。 仇家的巔峰是在他爺爺那輩, 等到了仇鑊他爹還有他幾個叔叔的時候, 手藝怎么學, 都學不到仇家菜三分精髓,為此仇老爺子干脆放棄, 將目光定在了幾個孫子上。 仇鑊他爸排第二, 但他卻是仇家的長孫, 也是仇老爺子最看重的一個。 在他之下,還有大伯生的二堂弟仇鼎和三叔生的三堂弟仇甑(zèng)以及四堂弟仇鬲(lì),這是一對雙胞胎。 從幾兄弟的名字看得出來,仇家人對做菜的熱忱。 鑊是古代煮牲rou的大型烹飪銅器,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甑是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鬲是古代用于燒煮或烹炒的鍋,用這些烹飪器物來給兒孫起名,同時也代表了仇老爺子對這幾個孫兒的期待。 今時不同往日,仇家菜因為傳承有序的宮廷御菜這個名字,規(guī)模是越做越大,尤其仇鑊的爸爸,他雖然在做菜上不精通,可是在經(jīng)營菜館上,十個仇老爺子都比不上他一個,說起來,仇家菜也是在他爸的經(jīng)營之下,才有了今天這樣的規(guī)模。 現(xiàn)在仇家菜這個招牌,市值已經(jīng)將近十個億了,所有兒孫都盯著這塊金字招牌,想從老爺子手里將它奪過來呢。 仇鑊對此倒沒有必爭之心,只可惜他那個大伯和三叔就盯著他們父子不放,總覺得他們父子會貪墨了他們的家產(chǎn)似得,這一點,就讓仇鑊很不爽了。 真要說起來,當初爺爺經(jīng)營的仇家菜還只是弄堂里的一家小飯館呢,真正幫著把仇家菜做大做強的,還不是他爸,倒是大伯和三叔,什么都不用做,光等著拿屬于仇家子弟的分紅,滋滋潤潤地生活還對著他爸指手畫腳,這樣的做法,才該叫過分呢。 天底下御廚的后代多了去了,也不是沒有人家擁有他們這樣的傳承,可諾大的華國,真正將這塊牌子做起來的又有幾人,說來說去,仇鑊還是覺得他爸的付出功不可沒。 因此,原本對繼承仇家菜沒有執(zhí)念的仇鑊在被幾次三番針對后,忽然就開始發(fā)憤圖強起來,發(fā)誓要打敗幾個堂弟,光明正大從爺爺手里繼承仇家菜館。 只可惜,做菜這種事還是得靠天賦,即便已經(jīng)用了九十九分的努力,就因為少了那一分天賦,仇鑊就始終被他三叔家的那個雙胞胎中的弟弟仇鬲壓著一頭。 不過今天就不一樣了,仇鑊得意洋洋地將自己做好的叫花雞端上了。 仇老爺子性子古板,仇家的子孫不論身在何處,每個月的月底總是要回仇家老宅吃頓團圓飯的,而團圓飯的菜肴,則由仇家的子孫親手烹制。 每人一道菜,當天評論出來最優(yōu)秀的廚師,就能得到仇老爺子給的彩頭。 現(xiàn)在仇老爺子已經(jīng)隱隱露出要退休的意思了,每個月他給出的彩頭貴不貴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家宴上露臉,讓老爺子知道自己的本事,到時候,在選擇傳人的時候偏向誰,這一點一滴積累的好感,就很重要了。 仇鬲已經(jīng)連續(xù)兩次獲得優(yōu)勝了,剛剛他端出來的那份孔雀朝陽,收獲了全家人的好評,珠玉在前,仇鑊端上來的這份菜只要有一點沒做好,恐怕就會在這個堂弟的對比之下,黯然失色。 此時看他端出來一盆黃泥裹著的東西,大家就猜到他做的是什么了,左右就是叫花雞富貴雞之類換湯不換藥的東西,沒什么新意,恐怕不會讓仇老爺子的滿意。 仇三叔看著自家二哥笑的得意,他會經(jīng)營飯店又怎么樣,沒有生一個有本事的兒子,將來仇家菜這個招牌,還不是屬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