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家
八方紀年歷49年3月21日,南城坎字門周家第四子,永平太守周憐季憫卒,享年六十四。周氏季憫,積善成德,宜享其隆。是日永平王上皆扶棺往,哀泣三日不絕。關外羌夷聞之,橫兵5萬欲破蒼林。上八方震字門席征子端攜兌字門周氏文白率兵3萬于25日大破蠻夷,固堡以鎮(zhèn)蒼林。 林微昏昏噩噩跪在在城北自家院落廊前,他身份低微,不過一介平民,沒有資格前往中心城區(qū)送葬,只得偷偷買了香爐置于臥房桌案,跪于案前為自己的恩師守靈。 北國天氣變幻莫測,快四月的天,竟然又轉冷了,樹上的桃花一朵兩朵都被凍在樹枝上結了霜。春耕季這個天氣,今年收成怕是要毀了。 林微揉了揉發(fā)麻的雙腿看著面前三支香緩慢向下燃,香灰支撐不住滾落在爐中發(fā)出微弱的聲響,像是在竊竊私語。門外隱隱有呻吟哀嚎聲傳來,卻是熟悉的聲音。他垂眸看了看自己的指尖,心道三狗子一家終于能解脫了。 八方大陸之所以秩序井然,民眾安居樂業(yè),都得益于八大家。 百年前八方大陸仍舊戰(zhàn)火紛飛,民不聊生。北方蠻夷趁此舉兵欲破蒼林關,旦夕間,八大家族挺身而出,共逐羌夷于蒼林關外。又以八方族號為名成立上八門,舉議會制,按軍功分子民為三類。 一類乃王族,又稱王上,以上八門為首,據(jù)軍政、書畫、占卜、命醫(yī)等各領域,統(tǒng)御一方平民,配以玉簪玉佩,以示身份。 二類乃平民,又稱平民下,從事務農(nóng)、鑄造等一系列勞力的營生。見王上需跪拜行禮,簪木簪,著粗布。 三類乃犯錯的平民,又稱奴,烙以黔印。若無王上認養(yǎng)調(diào)教,便集中于一地從事臟臭的行當;若有王上認養(yǎng)調(diào)教,則為其所有物,任其處置,生死不能。 門外的慘叫聲源于林微隔壁鄰居屋的小孩,不過十二三歲,在出事前還曾上門來問他要糖吃。只因爹娘打鐵時將八大家族之一,坎字門王家的“王”字,多加了一點鑄成了“主”,被認定不尊八門,有逆反之心,連著五服在內(nèi)的所有親眷都烙印為奴。 可憐那一家,從出生起就只知打鐵,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被人叫三狗子,又怎知“王”字為何,“主”字又為何。三狗子媳婦剛被抓走就投了井,自己被拉到采石場終日勞作。小兒子因為長得還算是端正被城里一家王上給領了去,卻也是終日打罵不休。 那家王上懲罰家奴喜歡讓奴隸鬧市跪地爬行。著單薄的麻布衣物,一步一叩首,膝蓋、手掌與額頭滲出的血跡將整條長街都染紅,他們笑稱此為“長街花”。 林微后來也曾見過一次那個敲門問他要糖吃的小孩,不過兩月,那原本靈動的雙眸就已經(jīng)毫無神采,蒙上了灰暗的顏色。見到他眼神卻突然亮了亮,像是憶起了這個曾經(jīng)給他糖吃的溫柔哥哥,張張嘴想要喊他。他卻下意識地躲在了賣糖畫的小攤后,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樣。 林微狠狠的閉了閉眼,門外慘叫聲愈演愈烈,然后慢慢消逝。 他伸手接住落下的雪粒,仰頭瞧見漫天雪花飛舞,那小孩看著他的絕望雙眸不可抑制地自眼前浮現(xiàn)。他深吸一口氣,心中默念往生咒。 春雪埋枯骨,俯首盼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