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82節(jié)
權(quán)衡利弊,還是跟著皇后,跟著皇太女吧,最起碼皇后是天幕親口所說的對待自己人極厚道的人,不像文帝那一脈,漢初陛下封了三十六位列侯,到后來只剩一個能襲爵,怎么看怎么是大型兔死狗烹現(xiàn)場。 “臣無異議。” 有人真心實(shí)意,有人不得不附和,但不管怎么說,無人敢站出來反對呂雉。 呂雉微瞇眼,“昨夜之景,想來眾卿已經(jīng)看到。” “皇太女遇神龍感而有孕,夜升雙日而生兩女,此等祥瑞前所未有,乃天佑大漢,天佑儲君之證?!?/br> “眾卿當(dāng)順承天命,盡心輔佐皇太女。如此,才算不負(fù)上天之托?!?/br> 呂雉聲音沉了一分,“可若有人心懷鬼胎,想逆天而行改旗易幟,莫說我不容你,只怕蒼天與神龍都容不得你!” 有人面上一凜,肅容恭敬。 有人身體一抖,面如土色。 也有人嫣然一笑,正當(dāng)其時。 呂雉微挑眉,“我的話,眾卿都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br> “臣必誓死效忠娘娘,效忠皇太女殿下?!?/br> 呂雉滿意頷首。 不全心臣服她也沒關(guān)系,但遇神龍有感而孕與夜升雙日而生兩女的祥瑞足以讓三心二意的人打消不該有的念頭。 ——朝中之人大多修黃老,修黃老,便意味著敬祥瑞。 而現(xiàn)在,她要再給這兩道祥瑞加上一層來自于開國君主的保護(hù)—— “陛下有詔,眾卿聽命?!?/br> 老黃門聲音尖細(xì)。 眾人面面相覷。 ——讓陛下“被迫”養(yǎng)病也就罷了,怎還借著陛下的名義假傳圣旨? 都已經(jīng)這般名不正言不順了,還需要在意陛下的名頭嗎? 皇后娘娘果然是越來越不講究了。 眾人心中腹誹著,但畢竟是天子詔令,他們不得不肅容以待。 老黃門手捧詔令來到蕭何面前,“請蕭相宣讀陛下詔令?!?/br> 蕭何頷首,接了詔令,面對朝臣,準(zhǔn)備宣讀。 然而剛打開詔書,卻被上面的內(nèi)容震得心口一驚。 ——都道陛下能屈能伸能舍能得,可他看皇后娘娘也不差,這樣的詔令,可謂是徹底斷絕未來王夫掌權(quán)的可能! “蕭相,怎么不讀呢?” 老黃門笑瞇瞇。 蕭何回神,緩緩宣讀詔令。 宣政殿為之安靜。 靜得幾乎能聽到針落在地上的聲音。 ——皇后娘娘這一招太狠了?。。?/br> 怪不得陛下肯放權(quán)呢,原來是因?yàn)檫@個,沒有王夫,沒有異姓王,未來的皇太女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掣肘,甚至當(dāng)不成王夫的男人們還會成為她的助力。 孩子是自己生的情況下,未來的女帝們不會有太多的孩子,孩子少,競爭小,人人都有上位的可能,而那些孩子們的父親,可不就牟足勁也得把自己的孩子送上那個位置嗎? 那可是帝位! 不是王侯將相! 是無數(shù)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到達(dá)的高度! 這個誘惑太大了,哪怕沒有王夫的身份,也會有無數(shù)男人為之瘋狂。 而他們所懷疑的帝后相爭的場景,則根本沒有出現(xiàn)。 帝后哪怕感情不在,可仍是利益一體,他們或許會有分歧,但不會有決裂,短暫分歧之后,仍是調(diào)轉(zhuǎn)目標(biāo)來針對他們這群不安分的朝臣。 ——捫心自問,他們的的確確生過借孩子而掌權(quán)的念頭的。 “眾卿有異議?” 底下的人呆若木雞,呂雉微挑眉。 眾人恍然回神,“沒,沒異議?!?/br> 在這個時候冒頭說有異議,那是沒有胡亥的命,還學(xué)了胡亥的病。 ——自滅滿門。 “沒異議便好?!?/br> 呂雉滿意點(diǎn)頭,“陛下此時身體不適,待陛下養(yǎng)好身體,便祭天明誓,將次詔書寫入我大漢律令之中?!?/br> “若未來天子敢廢此令,鎮(zhèn)守四方的諸侯王們皆可勤王?!?/br> “……” 很好,徹底絕了王夫上位的可能。 ——女帝若是敢扶王夫,便意味著要丟皇位,這種情況下,再怎么喜歡也不會給名分。 而那些當(dāng)不了王夫的男人,卻會為了自己的孩子在朝堂之上與功臣列侯們斗得你死我活。 如此一來,女帝便擁有一支忠心耿耿的隊(duì)伍,將未來的朝臣們想廢了女帝迎男人回歸正統(tǒng)的希望斬得一干二凈。 終大漢一朝,女人為帝的傳統(tǒng)不會更改。 狠還是皇后娘娘狠。 一封詔令,徹底斷絕皇太女的隱患。 朝臣們心有戚戚,不該有的小念頭消失得一干二凈。 詔令對未來的女帝百利無一害,女帝的地位穩(wěn)固,女人的地位才會提高,呂鬚開心得很,出列向呂雉道:“陛下英明,娘娘英明?!?/br> “臣有本奏,欲賀次詔令。” “國有祥瑞,民有大吉?!?/br> 她從袖中拿出一卷紙,雙手捧上,“娘娘請看,臣府上之人已制出能夠書寫描畫的紙?!?/br> “有了紙,讀書識字便不再是貴族之學(xué),四書五經(jīng)便能迅速傳播開來,科舉選才才能選到更多的有才之士?!?/br> 宣政殿頃刻間議論紛紛—— “紙?” “這東西竟然真的造出來了?” “不能吧?這不是幾百年后才會有的東西嗎?” “可,可這就是紙?!?/br> “非絹非帛,質(zhì)地細(xì)膩,有了這個,就不必再用昂貴的絹帛和難用的竹簡了?!?/br> “太好了!” “我最討厭竹簡了,笨重又不方便?!?/br> “我也是!” “果然是上蒼庇佑啊,幾百年后才會有的東西我們現(xiàn)在便能擁有?!?/br> “是啊,皇太女殿下果然是天選之女,她剛行完冊封禮,我們便有了紙?!?/br> 當(dāng)然,也有很多人不屑—— 皇后早就廣發(fā)告示,研究造紙,以舉國之力來造一件東西,怎么可能造不出來? 不過是皇后沉得住氣,等皇太女行了冊封禮,才把這件事拿出來當(dāng)祥瑞的添頭。 但這種話他們心里只能想想,嘴上不敢說。 ——誰敢惹這個時候的皇后娘娘,不要命了! “這便是紙?” 環(huán)視周圍群臣,呂雉故作驚訝,“呈上來?!?/br> 是日,紙張問世,九州皆驚。 無數(shù)平民學(xué)子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紙張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四書五經(jīng)不再被貴族們所壟斷,意味著科舉制度不再是空中樓閣,更意味著他們終于有了改變自己乃至子孫后代命運(yùn)的機(jī)會。 而此時的百家也沒有閑著,有政策的鼓勵,皇后親自掏腰包的真金白銀的封賞,有人改善了犁具,讓種地不再是男子所擅長的事情,女人種起地來也不費(fèi)功夫。 有人種地種得格外好,打下來的糧食總比旁人多,于是他的糧食被做成種子,分發(fā)到各地去試驗(yàn)。 有織布的婦人改善了織布機(jī),讓織布不再是熬壞眼睛才能得一匹御寒的棉衣。 宗宗件件,各種不一。 這個因戰(zhàn)亂而各地破敗的華夏大地,再一次出現(xiàn)欣欣向榮之景。 而執(zhí)掌江山的呂雉,則再一次走到歷史的分岔路口—— 所謂百家爭鳴,不過是非儒即墨。 尊黃老之術(shù)而休養(yǎng)生息,但墨與儒乃當(dāng)世顯學(xué),他們一樣會走上歷史舞臺,再一次針鋒相對,搶奪國策話語權(quán)。 而此時在宮中養(yǎng)傷的劉邦,閑著沒事去看自己“立下”的皇太女恢復(fù)得如何,但在魯元宮苑里,他看到一個極為熟悉的背影—— “韓信?!” 劉邦眼皮狠狠一跳。 作者有話說: 韓信:沒想到吧,我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