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310節(jié)
當然了,他們所謂的秩序,自然是指朝廷的秩序。 而不是他公孫瓚的秩序。 至于為什么把大棒直接揮向公孫瓚。 劉虞表示,這其中,他是一點私心都沒有,只是覺得,弄死……弄掉公孫瓚,會對朝廷恢復整個大漢的秩序,有莫大的幫助。 至于私仇,是不存在的。 只要拿下公孫瓚,劉備又信得過的話。 他們有信心,在五年之內(nèi),恢復大漢秩序…… 對此,丘志清表示有些嗤之以鼻,他其實是想先打掉盤踞中原的曹cao,和呂布,震懾劉表,說不得可以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不過讓丘志清意外的是。 除了他自己外,其他四人都贊成先解決公孫瓚。 原因除了劉虞說的那些外,便是公孫瓚一直給關(guān)東諸侯輸送戰(zhàn)馬。 這點有些棘手,只要搞定公孫瓚,恢復幽州秩序。 缺乏戰(zhàn)馬的曹cao,以及袁紹,怎么也不可能是朝廷的對手。 丘志清思及片刻,最終還是被他們說服,加上按照規(guī)則,政事堂五人投票,就算他反對也沒用,照樣通過。 他自己也不想打破這種,好不容易制定的規(guī)則。 這是建立在雙方微弱的信任之上的規(guī)則。 要是他帶頭打破…… 只不過劉備在在場四人眼中,也并非那么值得信任,在要不要通知劉備,一起動手這個問題上,大家再次發(fā)生分歧。 最后,還是劉虞拍板決定,先考驗一番。 這才有了劉備此刻手中的這份調(diào)令。 說實話,劉虞也有些緊張。 要是劉備直接接受朝廷調(diào)令還好,要是沒有,那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怎么面對這種局面,三個皇室宗親,三個地方大員。 三位州牧,都不聽朝廷號令。 那他劉虞,真的不知道是應該感到可悲,還是可笑了。 要是劉備接受中央調(diào)令,那便一切都好說。 畢竟有了劉備這個先例,那便會給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做出一個很好的表率。 所以說,劉虞還是有一定賭的成分在其中的…… 興平二年(第二十五年)四月初十,鄴城,陰雨。 連綿的雨絲,自昨夜起,便下個不停,伴隨著陣陣悶雷,壓抑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州牧府中,平日里看著還算平整的地磚之上,此刻已是積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鏡,倒映著烏沉沉的天空,以及偶爾透過云層的光線。 一絲絲雨線,在本應平靜的水鏡上,不停的擊打出一圈圈漣漪。 看起來,倒是頗具童趣。 一個圓形輪廓覆蓋而來,水鏡有了一絲平靜的機遇。 卻是被一只大腳,毫不留情的打破。 “啪~”的一聲,水花四濺,一名高大的紅臉長須大漢,手中持著油紙傘,大步流星的踏碎水鏡,往州牧府大堂而去。 來者正是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 剛剛平靜下來的水鏡,不由松了一口氣。 仿佛噩夢過去了一般。 可事實上,它高興的太早了。 “啪~啪~” 緊接著,便是一位身穿蓑衣的絡(luò)腮胡大漢,快步而來,再次踏碎了水鏡,這次不等它休息,緊隨而至的,是一連串的大腳…… 州牧府大堂之上,文武分兩列,相對而坐。 剛剛冒雨進來的眾人,仿佛在跨過門檻的那一刻,便自動烘干一般。 干燥的大堂,與外邊連綿的細雨,仿佛身處兩個世界。 大堂中央,巨大的香爐之中,炊煙裊裊,在半空中曲折向上。 要是沒有這壓抑的氣氛,再配個茶,配把瑤琴,那便是聽雨,焚香,煮茶,賞樂齊全了,可謂嫻雅之極。 然而現(xiàn)在,大家明顯疑云蓋頂,有些不明所以。 因此,對于什么嫻雅之事,都沒什么心情。 原因也很簡單,聽聞昨晚主公收到一份長安來的旨意后,便大發(fā)雷霆。 大家也不知道是何緣故,大發(fā)雷霆這種事情,在他們這位主公身上,可不多見啊,加之今日一早,便召集大家議事。 大家早飯都沒來得及吃,難免有些忐忑。 此時最沉得住氣的,非關(guān)羽莫屬了。 就連他對面的沮授和田豐,都略遜一二。 沒讓眾人多等,不多時,后堂之中,便傳來沉重的腳步聲。 腳步聲臨近大堂,先是頓了一下,而后消失不見。 當眾人反應過來之時,劉備已是施施然從后堂走出,腳步輕盈的落座在自己主位之上,面上毫無表情,不見喜怒。 不過從方才腳步聲的變幻,主公的心情,此刻可略知一二。 劉備端坐上首,見眾人一言不發(fā)。 仿佛都等他發(fā)言一般。 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后,劉備這才掃視眾人,道:“事情,想必諸位都知道了,昨日長安來了一份詔書……” 劉備一五一十的,將詔書內(nèi)容,說與眾人。 眾人這才明白,劉備昨日為何失態(tài)。 不過此事,他們也插不上什么嘴,不由把目光投向關(guān)張二人。 畢竟長安點名要他們,此刻不關(guān)注一番他們,屬實有些說不過去。 面對眾人的目光,張飛的黑臉,黑了又紅,紅了又黑。 關(guān)羽的紅臉,亦是不遑多讓,在紅黑之間,不斷交替,頗有種變臉合集的即視感。 不過劉關(guān)張三人,都沒再開口,此時,他們說什么,都不合適…… 第三百三十七章 投降北上 “咳咳~” 見繼續(xù)沉默下去也不是什么辦法。 對面關(guān)張的紅黑臉變幻,剛開始還覺得新鮮,可看久了之后,感覺也就那樣吧。 “主公,不知,朝廷究竟是何意?漢中平叛,應當用不上關(guān)張兩位將軍吧?” 劉備并未第一時間說話,自他入大堂伊始,便一直閉目。 就連適才復述旨意內(nèi)容,都是閉目復述。 而今聽沮授此言,這才猛然睜眼,銳光一一掃過在場諸人,最終,目光定格在關(guān)張二人身上,“二弟,三弟,爾等以為如何?” 關(guān)張二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吾等謹遵大哥號令!” 劉備布滿血絲的雙瞳,緩緩閉上。 朝廷什么意思,他一晚上的思考,大概也能猜出一些。 同時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僅剩下的可能,哪怕再是荒謬,那也是唯一的,正確答案。 此刻,沮授也不說話了。 隨著劉備再次閉上眼睛,大堂內(nèi),重新陷入了寂靜之中。 良久,劉備的聲音,這才緩緩響起,由低沉,到高亢,震懾心神。 “我等世食漢祿,值此風雨飄搖之際,朝廷難得有穩(wěn)定之機,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大丈夫,當提三尺之劍,平天下之賊,立不世之功,全天下之德,爾等以為……然否?” 見眾人面面相覷,顯然被劉備這番話,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關(guān)羽反應比較快,文化也不算差,豁然起身,應道: “吾等愿隨使君,平天下之賊,全天下之德!” “吾等愿隨使君,平天下之賊,全天下之德!” 看著異口同聲的眾人,劉備摩挲著腰間粗麻布包裹的劍柄,臉上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眼中卻是閃過三分落寞…… …… 興平二年(第二十五年),五月初。 在送走關(guān)張二人,大半個月后。 劉備收到了從并州上黨郡運過來的一批軍備。 同時過來的,還有長安過來的一份密詔。 軍備很多,足夠武裝兩萬人,全副武裝的那種,而不是現(xiàn)在這般,拿一些木棍,用麻繩自制一些簡易鎧甲。 而是精鐵鎧甲,武器也非常精良。 看的出來,這些都是通過武庫,精心溫養(yǎng)過的。 軍士們拿上便可以直接使用,而不用擔心容易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