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270節(jié)
一座破舊閣樓里面,梁玉瑤來回踱步:“懷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他兒子剛死,他又敢謀逆,還想加害于我,以為我怕他不成?卻問他找得到我么?” 太子哼一聲道:“六姐,咱是出來逃命的,不是上陣殺敵的,不必把話說的這么得意!” 徐志穹提醒太子和玉瑤公主,隨時做好逃跑的準備,可他們無法離開皇宮,只好又回到了玉瑤宮。 起初太子和梁玉瑤還心存幾分僥幸,以為懷王今夜未必會攻打皇宮,直到聽說葉安生帶著苦修工坊的工匠來到了東華門,他們這才意識到情勢的危急。 葉安生是懷王的門生,一旦讓他打進東華門,東宮和玉瑤宮都得遭殃。 而且葉安生和公孫文不同,他常來皇宮修葺宮殿,對皇宮十分了解,太子想不到有什么藏身之處能瞞得過他,倒是梁玉瑤想到了一個好地方。 崇政殿旁邊,有一座秘園,秘園的入口很難找,而且多年未曾修葺,破爛不堪,梁玉瑤料定葉安生短時間內(nèi)找不到這里,她遣散其余宮人,讓他們分散在皇宮之中躲難,帶上太子、徐志穹和林倩娘藏進了秘園的閣樓之中。 “得意怎地?”梁玉瑤上前捏了捏太子的鼻子,“若不是我知道這秘園所在,你這條小命還能保得???” 其實這座秘園不是梁玉瑤發(fā)現(xiàn)的,是陶花媛發(fā)現(xiàn)的。 陶花媛做紅衣使的時候,有一次奉六公主之命在宮中打探消息,不慎被內(nèi)侍發(fā)現(xiàn),情急之下,無處躲藏,恰好發(fā)現(xiàn)了這座秘園,在這里躲過了一劫。 事后她經(jīng)常到這座秘園里來,被六公主發(fā)現(xiàn),只得據(jù)實相告,說這是一處絕佳的藏身之所。 六公主沒有追究,只是萬沒想到,在關(guān)鍵是時刻,這座秘園卻救了他們的命。 太子道:“倘若懷王當真攻陷了王宮,我們又能往哪逃?” 梁玉瑤道:“不必擔心,秘園之外有我部下紅衣使,若是父皇當真被懷王給……紅衣使自會幫我找一條出路,讓我們離開皇宮!” 話是這么說,梁玉瑤也真心害怕。 如果懷王攻占了皇宮,且不說紅衣使能不能找到出路,屆時紅衣使還聽不聽梁玉瑤的指揮,都在兩說! 梁玉瑤正當煩躁,卻見林倩娘貼在徐志穹身邊,粘的很緊。 梁玉瑤皺眉道:“這妮子到底是誰?為什么你們每次出逃都要帶著她?” 太子皺眉道:“我不是跟你說過,這是我最寵愛的側(cè)室,我一刻都離不開她?!?/br> “你離不開她?”梁玉瑤冷笑道,“我卻看她離不開徐志穹!” 太子抿抿嘴道:“志穹有功,我也是打算把這側(cè)室賞賜給他?!?/br> “你好大方!”梁玉瑤不信這鬼話,走到徐志穹面前問道,“這妮子到底是你什么人?你說話呀,徐志穹,我問你話呢!” “聽著呢,咱們先想什么時候出去?!?/br> 徐志穹心不在焉,他在閣樓里找到了一處陰陽法陣。 法陣的氣息非常熟悉,和他的陰陽二氣一模一樣。 誰的陰陽二氣和他一模一樣? 陶花媛呀! 陶花媛在這藏了好東西,好多好東西! 梁玉瑤還在忐忑之中,徐志穹耳朵一顫,忽聽秘園之中有腳步聲。 徐志穹下壓掌心,示意眾人不要出聲。 梁玉瑤咬了咬牙,蹲在了太子身邊。 徐志穹拿起燈籠,悄悄走出閣樓,但見一女子小心翼翼走了進來。 徐志穹化身無形,來到女子身后,用燈籠桿頂住了她的后心。 女子一驚,低聲說道:“公主,是我!” 梁玉瑤從閣樓里走了出來:“是我的紅衣使石艷茹,外面什么情形?” 石艷茹道:“懷王被圍在東華門,陛下正在四下搜尋公主和太子?!?/br> 梁玉瑤問太子:“咱們出去么?” 太子還在猶豫。 徐志穹道:“不出去也得出去,懷王造反,我等不見了蹤影,日后有些事情卻不清了。” 太子點點頭:“是得出去,否則會有人污蔑咱們是懷王的幫兇?!?/br> 第192章 誰在cao控一切? 太子等人來到了東華門,見到了昭興帝。 昭興帝的臉頰不自覺的抽動了一下,他好像不是很想看見太子。 尤其不想看見活著的太子。 不悅的表情轉(zhuǎn)瞬即逝,昭興帝一臉關(guān)切道:“吾兒,受傷沒有?” 太子搖頭,一臉關(guān)切的看著昭興帝道:“孩兒沒受傷,父皇受傷了么?六姐說今夜又有刺客, 到底是什么刺客這么厲害,宮里怎么有這么多尸體?” “兒啊,這卻不是刺客,”昭興帝聲淚俱下,“這是蕭墻之禍??!你叔父,你叔父他……” 昭興帝連聲哽咽,看樣子想要背過氣去,太子趕緊給昭興帝揉背。 父慈子孝?。?/br> 這對父子的演技都很精湛。 徐志穹看了看四周, 在京宗室成員基本到齊了, 文武群臣也來了。 昭興帝一聲令下,京城里該來的都來了,這才叫真正的公開處刑! 再看看被重重包圍的懷王,他沒有向昭興帝低頭,他還在做著最后的抵抗。 明知必死無疑,懷王倒也平靜,他看著公孫文,微微笑道:“寡人一生閱人無數(shù),沒想到卻沒看穿你這個狗賊!” 公孫文不作聲,也沒必要作聲。 跟一個垂死之人,沒必要浪費口舌。 徐志穹看了看站在昭興帝身邊的公孫文,又看了看兩位蒼龍長老,又看了看苦修工坊的坊主葉安生,憑著意象之力帶來的推理天賦,他基本看出了事情的脈絡(luò)。 整個事件, 看似圍繞著懷王展開,可懷王一直都不是事件的核心人物,真正的核心人物,是昭興帝。 從昭興帝任命公孫文做太子伴讀,他就一直在暗中布局。 公孫文頻繁出入東宮,對東宮頗為了解,又與太子產(chǎn)生了積怨。 昭興帝第一次派公孫文刺殺太子,目的不是真的殺了太子,而是為了引起蒼龍長老的注意。 太子遇刺,第一嫌疑人肯定是懷王,但如果沒有切實的證據(jù),自然不能坐實懷王的罪名。 于是昭興帝就采取了第二步行動,拉近刺客和懷王的距離。 天章閣講學(xué),公孫文展現(xiàn)出了才華,深受懷王賞識。 之后公孫文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博取了懷王的信任。 其實這過程也不難猜測,公孫文有三品修為,光是這一點就堪稱人中龍鳳,他還有滿腹經(jīng)綸,能出謀劃策,也能匹敵千軍萬馬, 像這樣的人才, 懷王怎么可能抵擋得住誘惑? 他一直覬覦皇位, 勢必求賢若渴,這就注定公孫文能在短時間內(nèi)獲取他的信任。 昭興帝隨即采取了第三步行動,把懷王引到絕境。 他讓公孫文接連兩次刺殺太子,每一次都把東宮攪的天翻地覆,這不僅是在威脅太子的生命,還在挑釁皇室的威嚴。 蒼龍殿不能坐視不理,二長老梁季雄跟蹤刺客,發(fā)現(xiàn)他進了懷王府,至此,懷王指使公孫文刺殺太子的罪名已經(jīng)坐實。 被逼無奈之下,懷王起兵造反,他以為有三品儒家在手,還有苦修工坊相助,再加上手下一群精兵猛將,只要先下手為強,皇位志在必得。 荒唐啊,荒唐。 最荒唐的想法,莫過于先下手為強。 昭興帝下手比他早得多! 不光是公孫文這顆棋子,連懷王最忠誠的門生葉安生都被皇帝拉攏走了,從一開始,懷王就沒有半分勝算。 現(xiàn)在昭興帝可以靜靜看著懷王受死,他不需要親自出手,兩位長老可以代勞。 不管梁功平再怎么和稀泥,這次都不可能再放過懷王,否則蒼龍長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昭興帝也不必為這件事情承擔任何責(zé)任,懷王的死和他沒有半點關(guān)系,是懷王咎由自取,是懷王十惡不赦,是懷王多行不義必自斃。 而昭興帝則在整個事件之中扮演了一位愛惜手足,寬容大度的好兄長,更扮演了一位為宗室和睦,為社稷安定而忍辱負重的好君王。 徐志穹很厭惡昭興帝,但不得不欽佩昭興帝的智慧,無論懷王還是梁玉明,父子倆的每一步行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帝王之術(shù)當真被他用到了極致。 可徐志穹還是覺得有些蹊蹺,昭興帝布了這么多大一個局,真的只是為了殺了懷王? 如果只是為了殺懷王,為什么不在梁玉明身上大作文章?梁玉明惡名昭彰,昭興帝完全能以謀逆之罪,直接誅滅了懷王一族! 思索間,徐志穹意識到一個問題。 出了這么大的事情,為什么蒼龍殿只來了兩位長老? 大長老粱世祿呢? 就算傷沒好,他至少應(yīng)該能走路了,這種場合他不該不出現(xiàn)。 梁功平問懷王:“賢康,我再問你一次,圣德長老在何處?” 懷王放聲笑道:“我就要去見圣德長老了!” 這話什么意思? 粱世祿死了? 懷王殺了他? 先別說懷王有沒有這個膽量,他有這個實力嗎? 難道又和公孫文有關(guān)? 公孫文和懷王聯(lián)手殺了圣德長老,這就讓懷王徹底沒了退路。 昭興帝竟然把懷王逼到了這一步? 驚訝之際,又聽昭興帝哭道:“賢康,你怎能如此?三位長老乃我大宣社稷之根基!” 徐志穹偷偷看了昭興帝一眼,總覺得這哭聲別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