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578節(jié)
夏琥認(rèn)真點點頭:“橘子過季了,之前囤的折扇,也該出手了。” 徐志穹一臉無奈道:“就不能不做生意?” “卻跟你說多少次,坐吃山空,不懂么?” “那咱好歹弄個鋪子!” “弄那東西作甚?還要交稅。” “擺攤子不交稅的么?” “跑得快些,可以躲過去的!” 夏琥拿著罪業(yè)先去了罰惡司,又去了陰司,等換回了功勛,到了中郎院,夏琥對徐志穹道:“陰司那邊,有不少人在問你的消息,說是那個姓杜的閻君,想要找你?!?/br> 杜閻君找我。 肯定還是為了昭興帝的罪業(yè)。 找我,我肯定是不會去的。 五品升四品,我也不用吃豆子,去陰司作甚? “娘子,今后再去陰司,讓役人代你去,若是役人被扣下了,直接來找我,千萬別自己和他們理論!” 夏琥眨眨眼睛道:“要不然,你就把那鳥皇帝的罪業(yè)交給陰司吧,這事情總得有個了結(jié)?!?/br> “這事情哪能隨便……”徐志穹突然抬起頭道,“咬牙印的事情,還記得么?” 夏琥捂住桃子道:“你又要作甚?” “給我看看先!” “看甚來?你別,你,你,你看看行,你可別再咬了!” …… 驗明正身,徐志穹帶著夏琥回了侯爵府。 韓笛送來消息,皇帝請徐志穹進(jìn)宮。 徐志穹沉著臉道:“廖書鳴那有七十多萬,其他官員加一起有二十多萬,我給他弄來一百萬銀子,若是再管我要那兩萬銀子,可別怪我翻臉!” 夏琥道:“咱們也不是沒錢,就把那兩萬銀子還給他吧?!?/br> “不能還,這錢說不清楚!” 徐志穹怒氣沖沖去了皇宮,長樂帝倒是沒提還錢的事情,他在擔(dān)心另一件要緊事:“兄弟,你懂河務(wù)么?” 徐志穹搖頭道:“不懂!” 長樂帝嘆道:“工部那幾個懂河務(wù)的,都是貪慣了手的,不能讓他們主事,至多讓他們幫把手,現(xiàn)在浮州的河堤要修,滑州的河堤也得修,運州的河堤也不牢靠, 志穹,運州是你的封地,若是今年遭了水災(zāi),食邑上的銀子也沒了?!?/br> 說這個作甚?你威脅我也沒用??! “我確實不懂河務(wù),你黑了我的銀子,也無濟(jì)于事!” 粱玉瑤道:“我倒是知道一個人,他是懂得河務(wù)的,只是這個人,不知能不能重用。” 長樂帝道:“什么人?” “御史,張竹陽。” 長樂帝一擺手道:“用不得!這人我知曉,才學(xué)是有的,但為人甚是貪財, 我查過工部以前的賬冊,撥二十萬銀子修河堤,能有五萬用到實處就不錯了, 若是讓張竹陽主事,這人只怕比工部那些鳥廝還貪, 我現(xiàn)在手頭沒有多余的銀子,一分一毫都得落在實處,得找個真正清廉的人把這事情辦了。” “真正清廉的人……”粱玉瑤犯難了,“王彥陽、邱棟才,這樣的人倒是清廉,可是他們不懂河務(wù)?!?/br> 長樂帝拿起吏部呈上來的名冊和考評,逐一翻閱道:“我大宣這多臣子,就不信找不到一個當(dāng)用之人!” 找了個把時辰,發(fā)現(xiàn)懂河務(wù)的都不是廉吏,廉吏都不懂河務(wù)。 長樂帝越想越惱火,怒道:“只要修好河堤,加官進(jìn)爵,卻少不了他們的好處,就求他們這一次不貪還不行么?” 粱玉瑤嘆了口氣:“河務(wù)、修路和賑災(zāi)這類事情,就沒有不貪的,怎么也得留下點銀子給他們!” “留不下,這次是真留不下,我手上有多少本錢,你是知道的,浮州還要銀子賑災(zāi)呢……” 兩人正在爭執(zhí),徐志穹道:“賑災(zāi)的事情,你想個好人選,修河堤的事情,就交給張竹陽吧?!?/br> 長樂帝道:“時才不是說了么,我沒錢喂給他!” 徐志穹道:“我去找他聊聊,這是個明事理的人,他能聽懂我的話?!?/br> …… 望安河,畫船之上,徐志穹把興修河務(wù)的事情告訴給了張竹陽。 “我舉薦了你,你要知曉其中的利害!”徐志穹斟了一杯酒,遞給了張竹陽。 張竹陽受寵若驚,趕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張某受侯爺提攜,知遇之恩,永世不忘。” “說什么永世不忘,都特么是瞎扯!”徐志穹又給張竹陽倒了一杯,“我舉薦你,是因為你有真本事,不僅有治理河務(wù)的本事,還有能聽得懂實話的本事, 我接下來的一句實話,你千萬給聽仔細(xì)了,治好了河務(wù),加官進(jìn)爵少不了你,但做事的時候,你千萬不能貪,一個子都不能貪!” 張竹陽笑道:“侯爺,你說笑了,張某不是那貪贓枉法的人。” 徐志穹沒笑。 張竹陽抿抿嘴道:“此前有些事情,是犯了點規(guī)矩,但大是大非之時,我還是分得清的?!?/br> 徐志穹依舊神色冰冷。 張竹陽咬了咬嘴唇,小心翼翼問一句道:“侯爺,您給個明示,您剛才的話,到底什么意思?” 徐志穹壓低聲音道:“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我讓你別貪,一個子都別貪。” “可修筑河堤,要說一個子都不動,這事情卻不好做,我自是不缺那銀子,我手下的人可就難說了……” 徐志穹默默看著張竹陽。 看著他頭頂?shù)淖飿I(yè),看著他為難的神情。 按照徐志穹的性情,張竹陽早就該死。 之所以留他到現(xiàn)在,是因為他能聽得懂人話,還能辦些人事。 “別貪,你貪一個銅板我都會知道,別的人不用你管,管好你自己的手就行,聽明白了么?” 徐志穹留下了一袋銀子在桌上,這袋銀子足夠船錢和飯錢。 這是徐志穹第一次請張竹陽吃飯。 拿著錢袋,張竹陽仔細(xì)掂量著其中的分量。 三日后,長樂帝欽點了十三名官員,其中七名官員由張竹陽指揮,前往各地修筑河堤,三名官員由戶部郎中賈興邦指揮,前往浮州賑災(zāi),剩下三名官員由御史韋東良指揮,專門負(fù)責(zé)監(jiān)督資財使用。 此外,長樂帝還任命徐志穹為欽差大臣,掛個虛職,督辦河務(wù)和賑災(zāi)事宜。 徐志穹并沒有隨一眾官員南下,這是長樂帝的旨意,畢竟徐志穹還沒徹底康復(fù)。 臨行之時,徐志穹把十三位官員召集到一處,本該請他們吃杯酒,說幾句壯行的話,但徐志穹沒這個心情。 他盯著這十三個人看,看他們頭上的罪業(yè),一一記錄了下來。 張竹陽的罪業(yè)由五寸變成了三寸七,他最近確實做了不少人事,罪業(yè)削減了許多。 賈興邦的罪業(yè)五寸二,是個斂財?shù)睦鲜?,可清廉的名聲在外,因此長樂帝讓他指揮賑災(zāi),希望他和張竹陽一樣,能做點人事。 韋東良,罪業(yè)一寸八,在這批官員之中算得上一股清流,由他監(jiān)督資材,算是用對了人。 十三個人的罪業(yè)一一驗過,徐志穹只叮囑了兩句話:“待你們把事情辦妥了回來,我替你們向皇帝請功,每人官升一級, 但是別貪,千萬別貪,哪怕貪了一個銅板,我讓你們?nèi)祟^落地!” 條件都講明了,他們應(yīng)該聽得明白。 御史韋東良很是不悅:“運侯,您說的這是什么話,卻看不起吾輩的人品么?” 戶部郎中賈興邦嘆道:“卑職只知盡心竭力為朝廷辦差,侯爺這話,卻讓卑職心寒, 此番我等趕赴浮州,一粥一飯都不用朝廷出錢,我們自己擔(dān)著就是,只要能讓災(zāi)民把這場難關(guān)熬過去,賈某便是散盡家財,也心甘情愿!” “壯哉!”徐志穹贊賞一句,“我信得過賈郎中!” 張竹陽沒說話。 別貪。 他知道這兩個字的分量。 他知道這兩個字有多難。 一十三名官員借陰陽法陣,率先來到了浮州。 賈興邦率人清點災(zāi)民數(shù)量,這事情其實好做,徐志穹在浮州的時候,已經(jīng)清點過了,在冊的災(zāi)民,活著的有一萬三千四百多人,名冊都是現(xiàn)成的。 但這次清點出來的數(shù)量不太一樣。 戶部主事賀諫忠呈上一份名冊:“大人,這是卑職連夜記錄的災(zāi)民名冊,請您過目,浮州共有災(zāi)民四萬八千余人?!?/br> “四萬八千多?”賈興邦一怔,“這和運侯所說的數(shù)目,可差了太多?!?/br> “術(shù)業(yè)有專攻,大人,咱們戶部就是做這行的,運侯把數(shù)量算少了,很多老弱婦孺都沒算進(jìn)去!” 徐志穹把人算少了? 怎么可能! 幾名精于數(shù)算的陰陽師布下了法陣,和徐志穹一起統(tǒng)計的災(zāi)民人數(shù),怎么可能算少了? 虛報人數(shù)只是第一步。 另一位主事鮑德興道:“這是采購米糧的清單,您過目。” 賈興邦一看,皺起眉頭道:“米價怎就貴了這么多?” 鮑德興道:“去年收成不濟(jì),周遭郡縣米價漲了幾倍,卑職費盡心思,才找了幾個講良心的糧商,大人,卑職絕無半句欺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