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第36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在殘疾老公的心尖尖上撩吻、綁定讀書系統(tǒng),八零炮灰一夜暴富、指染姝色(雙重生)、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咸魚給雞娃幼崽當爸爸后、本王才不是歌伎、空相沙漏[刑偵]、韓娛之只能靠性愛維持生活(BL)
廉頗道:“不用擔心,我來接朱襄,不會攻打你們?!?/br> 縣令抬頭看向朱襄。 朱襄道:“放心?!?/br> 縣令點頭:“朱襄公,你來吧?!?/br> 朱襄挪動到廉頗身旁蹲下,伸出手正想幫春申君合上雙眼,看到自己滿手的血,趕緊在身上擦干凈,才幫春申君閉上眼睛。 廉頗皺眉:“你傷哪了?” 朱襄搖頭:“不是我的血,是春申君的血。” 廉頗重重嘆了口氣,沒再追問。 朱襄對不斷哽咽的縣令道:“春申君和門客的遺體我?guī)ё吡?,我會將他們交給家人,好好安葬。” 縣令又抹了抹眼淚,道:“稍等?!?/br> 他站起來,對城門上號哭聲震天的城民道:“開城門!” 城門緩緩上升,即使城外是秦國的軍隊,城民也蜂擁而出。 他們沒有擠到春申君和門客遺體身邊,有士人維護秩序,讓他們站在稍遠的地方為春申君和門客們哭喪。 有商戶抱來素色的細麻布和棉布,把門客的遺體滾了起來。 有富人抱來絲綢,讓家奴扛來原本給自己準備的上等棺木,為春申君收殮。 還有衣著簡陋的人提來水,要為門客和春申君清洗血污。 朱襄用水洗干凈手后,親自幫春申君擦拭血污,用絲綢裹住他的傷口。 但血怎么也止不住。春申君好像要將全身的血液,都留在楚國的大地上。 他只能抱著還在流血的春申君,用絲綢裹住身體后,放入棺木中。 待收殮草草結(jié)束后,廉頗率領的秦軍也已經(jīng)到來了。 縣令帶著城中士人親自將棺木扛到秦軍的馬車、馬背上。 廉頗對門客的遺體道:“沒想到會出現(xiàn)這種事,只帶來了一架運送遺體的馬車,抱歉啊,待離開楚國后,我一定擇佳地為你們安葬?!?/br> 廉頗讓人把門客的遺體豎放在馬背上,就像是躺在馬背上似的。 秦兵下馬牽著馬前行。 “走了,再不走,楚軍就要來了?!绷H道,“我雖繞開了防線,但他們也該發(fā)現(xiàn)了?!?/br> 楚國國境線不可能處處設防,繞過很正常。各國打仗連關隘都能繞。 打仗總是要攻城的,只要守好城池就行。 春申君的封地在淮北,本來就是邊境戰(zhàn)場。廉頗急行軍繞過楚國邊軍而來,不難。 春秋戰(zhàn)國的名將,誰不會一手長途奔襲的急行軍閃電戰(zhàn)? 城民雖然舍不得,但他們在城門上親眼看到楚國使臣的無禮,擔心春申君和門客們的遺體會被折辱,只能讓秦人帶春申君和門客們趕緊離開。 “長平君,春申君交給你了?!背敲窨藓暗馈?/br> 朱襄點頭:“好,朱襄必不負所托?!?/br> 他和李牧上馬,護在載有春申君遺體的馬車旁。 廉頗踢了沒存在感的大兒子廉符一腳,讓廉符親自為春申君駕馬車。 呼哧呼哧騎馬跑來追趕老父親的廉符氣還沒喘勻,還沒和朱襄、李牧行禮打招呼,就被老父親催促去趕車了。 廉頗領軍離開。 秦軍表情肅穆,在號令中轉(zhuǎn)身,整齊的隊形絲毫未亂。 楚國的縣城就在他們眼前城門打開,他們卻在將軍的命令聲中,真的只是趕來接個人就離開。 軍陣將朱襄、李牧和春申君護在正中間,代替了原本主帥廉頗應該在的位置。 廉頗在戰(zhàn)陣最前方領著隊伍,朝著西北方而去。 縣令和城民有的騎馬,有的駕車,有的徒步,跟隨在秦國的軍陣后,送春申君離開楚國。 只走了十里地,發(fā)現(xiàn)沒怎么掩飾蹤跡的秦軍身影的楚國邊軍將軍,就率兵匆匆趕來。 這之前,他就讓兵卒向楚王報告秦軍來了。 見秦軍居然往回走,他十分疑惑,大著膽子派人上前詢問。 廉頗冷淡道:“我來接朱襄,護送被楚王賜死的春申君遺體離開楚國。” 他招了招手,軍陣從中間裂開,露出了中間裹著白布的馬車。 兵卒不敢置信道:“春申君怎么了?!” 廉頗道:“春申君被楚王賜死?!?/br> 兵卒使勁搖頭:“不可能,怎么可能?” 廉頗道:“趕緊回報你的將軍,不要驚擾春申君的遺體?!?/br> 兵卒往馬車又看了一眼,策馬回報。 然后楚國將軍親自騎馬來到秦軍陣前,問道:“春申君被賜死?怎么可能?” 朱襄已經(jīng)來到廉頗身旁,道:“春申君被楚王賜死,門客皆為春申君殉死,請放行。” 楚國將軍看著朱襄那頭標志性的鶴發(fā),仍舊不敢置信:“你是長平君?你是來救春申君的嗎?那為何……” 朱襄道:“春申君不肯離去?!?/br> 楚國將軍深呼吸了幾下,道:“我可以去送別嗎?” 朱襄道:“請。” 他帶著楚國將軍來到春申君遺體前,打開了棺木。 楚國將軍呆愣半晌,然后大聲笑了出來,笑得淚流滿面。 “真的是春申君啊。”楚國將軍笑道,“那馬背上的就是春申君的門客?” 朱襄回答道:“是?!?/br> 楚國將軍下馬,將春申君的棺木合上,然后割下馬車上一塊白布裹在手臂上,笑道:“我為春申君領路,哈哈哈哈,我為春申君領路?!?/br> 他再次上馬的時候,看到了綴在秦軍后面的楚國人。 縣令騎馬來到了馬車旁,對楚國將軍拱手一拜,一言不發(fā)。 楚國將軍帶著笑容和淚痕轉(zhuǎn)身離開,命令楚軍回轉(zhuǎn),為秦軍開路。 他帶了兩千人來探查和sao擾秦軍。這兩千人原本是打算死戰(zhàn),不讓秦軍短時間攻破縣城,給后續(xù)援軍提供時間。 現(xiàn)在這準備與秦軍拼死的兩千楚軍走在最前面,一萬余人秦軍走在中間,春申君封地的楚人在隊伍后面。還有得到消息的楚人不斷從各地趕來,讓這個隊伍越來越龐大。 他們先到了韓國和楚國的邊境。 韓國駐守的邊軍看到這么多人,嚇了一跳,還以為楚軍要攻打韓國。 在得知緣由后,韓將心情復雜地命令韓軍讓開一條路,目送隊伍離去。 一人道:“秦人和楚人都在為春申君送行,秦國信平君為春申君帶路,秦國長平君和武成君為春申君護棺,春申君的名聲大概會響徹天下了?!?/br> 另一人道:“呵,誰愿意這樣名揚天下?何況春申君早就是名揚天下的楚公子。怎么全是秦國封君?楚國的封君在哪?” 是啊,楚國的封君在哪? 楚國的封君在春申君快離開楚國的時候,才愕然得知此事。 這之前,他們先得到了秦國攻打楚國的消息。 楚都中亂成一片,楚王緊急啟用項燕,項燕已經(jīng)披甲點兵。 但半日后,又有楚兵來報,秦國不是來攻打楚國,而是接長平君離開。 楚王和在楚都里亂作一團的楚國貴族們都愕然。 “長平君?長平君怎么會在楚國?” 稟報的楚兵回答,長平君孤身深入楚國援救友人,春申君卻不肯離開。春申君與長平君離別一敘后自刎,長平君護送春申君的棺木離開。 他頓了頓,又道,武成君護衛(wèi)長平君而來,信平君領兵接應長平君,所以秦軍不是來攻打楚國,只是保護長平君,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 項燕聽到這件事后,本來疑惑楚軍為何就這樣讓秦軍走了。 長平君孤身入楚,武成君似乎沒帶多少人,完全可以把他們圍住,以他們?yōu)檎T餌,全殲那支駐守在秦楚韓邊境,令楚國寢食難安的秦軍。 如果能一舉殺死朱襄、李牧、廉頗,即使秦國會因此大怒攻打楚國,楚國都是賺的。 但他的疑問還未出口,就被他咽了下去。 兵家的思維退去,士人的理智上線。 發(fā)生此事的地方是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封地的楚人本就因為春申君被殺而不滿,如果護送春申君棺木的朱襄被圍,他們會反叛。 而且天下人得知此事,恐怕也會唾棄楚國。 楚國貴族的思維都是最典型的春秋老派貴族思維。他們高高在上,嘴上說著不重名,行為也不一定在乎名聲,但心底其實比任何人都在乎名聲,不愿意別人說自己是蠻夷。 項羽會因為別人說他沐猴而冠而殺人,他的祖父項燕當然也是很看重貴族的尊嚴。 春申君因忠赴死,長平君因義赴險,就是他在場,大概也只能停止追擊,目送他們離開。 項燕為錯過了這次殺死朱襄、李牧和廉頗的好機會而嘆氣,對楚王請求回到封地。 他又要低調(diào)一陣子,不能把春申君被殺而引起的怨恨招惹在自己身上。 還好他沒有讓項家人領兵。 至于自己出的兵,自己的兵就是楚王的兵,楚王調(diào)兵遣將而已。 楚王得知此事后混混沌沌,連項燕離開陳都回到封地,主動退出對楚國權(quán)力中樞的爭奪也沒在意。 他對近侍說:“寡人后悔了?!?/br> 他后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