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諸天輪回 第97節(jié)
“偏偏機(jī)緣巧合……” “看來大運(yùn)不在宋家,宋刀凝聚一品道丹恐怕會失敗。” 葉濟(jì)明心中揣測。 時間緩逝。 他見宮內(nèi)、宮外的兩方義軍即將碰頭,事已不可為,于是終于下定了決心,轉(zhuǎn)首自望樓飛躍而出,化作一道遁光離去,再也不顧神京境況。 …… 朱雀門外。 斑駁脫漆的兩扇禁門逐漸打開。 常吉騎在馬上,牽著一條繩索。 繩子的盡頭,則是被綁縛雙手,在戰(zhàn)馬的拖曳下,倉皇奔走的崇明帝。 此刻這宋家天子蒙塵,明黃龍袍破了幾道口子。 頭上戴著的黑色善翼冠亦是不知何時掉落在了路上,露出了花白凌亂的發(fā)髻。 一臉的狼狽不堪! “徐逆……” “朕乃天子,該當(dāng)有天子的死法。” “怎可刀兵加身……” 被人取下口中塞著的粗布,崇明帝重重的喘了幾口粗氣。 他環(huán)視四周,見自己的兩個皇子,太子、永王皆跪在道旁,而被他托孤的兩個社稷重臣一個個奴顏婢膝、面帶諂媚,心中頓時涌出了無限的悲涼之感。 堂堂天子,國破之后,不僅沒得到殊遇,反倒成了一個喪家之犬。 但—— 他畢竟是帝王,有帝王的氣度。 天子即使淪落為囚,也不應(yīng)該這么凄慘。 于是,他大聲質(zhì)問徐行,討一個“公道”。 “得天命者當(dāng)為天子!” “爾不過是一庸碌君主,只可為國主,談何天子?” 徐行騎在馬上,居高臨下,順口反駁道。 皇帝并不一定等同于天子。 換言之。 天子是上天之子,意味著天命所歸、萬民敬仰…… 而皇帝只是規(guī)則之內(nèi)的統(tǒng)治者。 只是一般來說,成為皇帝后,就自動是天子,二者混淆為一。畢竟誰也不敢當(dāng)著皇帝的面說“你沒有天命”。 然而……此時崇明帝亡了社稷江山,就足以證明其不是天命所眷者。 即不是天子! “國主?” 崇明帝怒極反笑。 被尊稱為天子這么多年,這是他頭一次受到如此屈辱。 他深吸一口氣,將怨氣、怒氣壓在胸腔之內(nèi),畢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鳳溪……” “鳳溪國主請刑天王賜朕……皇帝的死法?!?/br> 崇明帝改了稱呼。 不僅改了自己的自稱,也改了對徐行的稱呼。 他尚沒有拔劍自刎的勇氣,又談何咬舌自盡的決心。假使徐行不寬恕他,給他一個好死法……剝皮楦草、凌遲處死,足以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至于求一個好的死法…… 他相信徐行會答應(yīng)他的請求,就如徐行愿意接納這滿朝文武百官一樣。徐行不是一個純粹的反賊,懂得什么叫秩序。 皇帝不能被輕易辱沒。 哪怕是亡國之君,亦不能。 因?yàn)榛蕶?quán)尊嚴(yán)而神圣,辱沒末代皇帝,就是侮辱將來登基為帝的自己…… 然而—— 徐行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他一顆心徹底涼在了肚子里。 “崇明……” “本王曾在天牢中發(fā)過大誓……” “倘若攻入神京,必將你投入饑民之中,讓你感受一下這天下百萬災(zāi)民的饑腸轆轆……” “讓你活生生餓死……” “你既痛恨貪官污吏,想必百姓亦會擁戴于你……” “假使你能在饑民中存活,本王饒你不死,放你南下。” 在眾人面前,徐行一暢胸臆。 殺人,無須用刀。 他刑天王出了天牢,何止要天街踏盡公卿骨…… 這皇帝的骨頭,為何不能踩一踩? 至于是否亂了秩序? 呵呵! 他與崇明帝本身就有血仇,放過才是沒天理。 又非禪讓! 縱使他手段再殘暴,天下人亦會諒解于他。 畢竟血恨難消,若非他有一點(diǎn)機(jī)緣,恐怕幾年前早就被酷吏剝皮楦草,皮囊掛在了城隍廟上。 …… 道旁的文武百官。 跪在地上乞降的太子、永王…… 此刻聞言, 心中感受不一。 在崇明帝的薄涼統(tǒng)治下,文武百官們亦是各個看崇明帝不順眼了。 動輒“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充入教坊司”,株連三族。 視臣子宛若私奴…… 見到崇明帝即將慘死,他們心中大為舒爽。 而太子、永王,則是心中凄凄,惴惴不安。 君父尚且如此, 更遑論他們這些子孫。 “徐逆……” “你今日如此對待朕,日后汝子孫亦然之?!?/br> 崇明帝見卑膝無用,改為咒罵。 “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br> “本王的子孫若是如此,甘愿讓他引頸受戮……” 徐行笑了笑,絲毫不介意道。 他對親生兒子徐璋都不怎么親近,感情不深,只是盡生父責(zé)任。 未來可能連面都見不上的子孫,他又豈會在意? 其外,他為長生種,一人即一國,血脈存亡并不會太過介懷。 如鳳溪國太祖宋刀,亦是如此。 壓根就沒理睬龍子龍孫的死活。 后續(xù)崇明帝的謾罵,徐行懶得還嘴。他擺了擺手,義軍的隊伍瞬間就從中分出了一條闊道,將站在皇城外圍觀望的神京饑民引到了崇明帝面前。 神京為鳳溪國都城,天下首善之地。 臨近各道一有天災(zāi)人禍,災(zāi)民就會瘋狂涌向神京。因?yàn)樵诘胤缴?,官員不一定會開放義倉,即使開放,也是紙面上的文章。可在神京,天子腳下,無論如何,哪怕是表面功夫,災(zāi)民好歹亦能有一口吃的…… 故此,神京災(zāi)民足有十?dāng)?shù)萬之眾。 皇城大亂,這些災(zāi)民見此良機(jī),也想渾水摸魚,奪一碗羹。 有不少趕在四明山義軍抵達(dá)皇城前逃走的太監(jiān)、宮女……已被災(zāi)民將其隨身所攜的宮內(nèi)珍寶搶奪一空。 “朕乃天子,爾等災(zāi)民,生受皇恩……” 見災(zāi)民朝自己涌來,崇明帝頓時大驚失色。 他先是下意識的向后退了十?dāng)?shù)步,等到退無可退,再退就被義軍盾陣逼退之時,他又對災(zāi)民開始了厲聲喝罵。 “朕念爾等失去家園,命人開解義倉,發(fā)放官糧,解民倒懸……” “爾等就是這樣報答于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