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jié)
顧同道:“知道了知道了?!?/br> 顧翁這才放過他。 顧同心道:老師不可能忘了囑咐童立吧?難道是童立? 他趕緊穿衣服去縣衙跟祝纓匯報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一見面祝纓就問:“你臉上怎么了?” 顧同摸摸顴骨:“沒事兒,不小心擦著了。老師,童立在外面說思城縣這不好、那不好的,您知道么?” 祝纓道:“哦,就讓他說這一回吧。” “咦?” 祝纓笑笑:“你不能指望著所有打交道的人都利利索索的,得會應(yīng)付粘乎的?!敝钢诌叺淖雷幼屗?,幫著辦一點文書的事情。 顧同在桌子后面辦好,一邊研墨一邊問:“老師要我寫什么?” “行文思城縣?!?/br> 扯皮嘛,誰不會? 思城縣說人證、物證不能交過來,還要讓把案子移交過去。祝纓避開了前者,只讓顧同起草個文書,寫案子得歸福祿縣管。 顧同雖不明白,仍是開始擬搞,寫完了交給祝纓看,祝纓將稿子又改了改,道:“說事就說事,不要扯旁的,只說這一件事?!?/br> 其實,她要不扯也是有個殺手锏的——我審我能對結(jié)果負責,你要說你對結(jié)果負責,那我就給你。 一般而言,有這一句話對方扯的力度就會大大地減弱。 但是她現(xiàn)在不肯用,只管教學生怎么擬公文。慢慢地讓顧同跟裘縣令在那兒扯皮,她自己著手準備著縣里的諸般事務(wù)。 她在河岸邊選址,命人打下地基建起一處院落,地基打得很實在,上面起的建筑卻是一座竹樓。主樓有三層,梁柱用木,其余用竹,連同家具都用竹器。地基打好之后,建得就非常的快。兩邊拖出兩座二層竹樓,附近又有一些竹屋。 造價比那種磚石土木的便宜不少,大家都不知道她要干什么。要說享樂,高樓大廈的,應(yīng)該用料結(jié)實、裝飾華美不是?不享樂,這是要干嘛? 有這一件事,又沖淡了一些對黃十二郎的議論。有年紀的人對小輩說:“你們不記得了,官府干事就是這樣的,咱們這兒以前也差不離,祝大人利落才是少見的。如今與思城縣扯皮,慢慢看吧,甭想睡一覺就有結(jié)果。” 黃十二郎這事兒也確實容易扯皮,依照管轄的原則,裘縣令說得也有道理。但是祝纓也不是沒有道理——狀紙是遞到她手上的。顧同轉(zhuǎn)了明法科,裘縣令卻不是這方面的出身,兩個一來一回的扯。 這一回思城縣的文書來得快了一點,仍是不肯松口,更加討要案子。顧同從童立手中取過文書遞給祝纓,道:“他們還是嘴硬嗎?” 祝纓指著童立道:“你看他的臉就知道了。” 童立耷拉著臉:“大人,小人都沒臉去報賬了?!?/br> 祝纓道:“你已經(jīng)罵過他們了,以后不要再罵?!?/br> “是。” 祝纓道:“歇兩天你再去。” 童立長出了一口氣:“是。” 祝纓又寫了張條子,讓賬上再給童立等三人每人撥一匹布??蓱z,來回來的跑,布鞋被腳趾都頂出大洞來了。 顧同文書都擬了兩封了,事情還沒個結(jié)果,時間也準準進了六月下旬。項樂回來了。 ………… 項樂離開一、兩天沒人發(fā)現(xiàn),三、五天沒人在意,時間一長便有人在背后嘀咕。項家因有他的話,也沒有找,項母問女兒:“衙門里什么事兒,叫他當值這么久?衣服也不拿回家里來洗換?” 項安道:“衙門里的事兒,別問。”其實她也不知道,只是不想讓母親擔心。 誰也不敢問到祝纓面上,項安便也同林家母女一樣走了后衙的路子,她找杜大姐打聽,杜大姐什么也不知道,卻將這事兒告訴了花姐?;ń闳栕@t,祝纓道:“他的事兒不能叫人知道?!?/br> 花姐就不問了。 如今項樂終于回來了,他風塵仆仆,還有點青澀的臉上冒出胡渣,出門時好好的衣服也破了幾個洞,上面打了幾塊刺眼的補丁。他駕一輛驢車,車后跟著幾個衣衫破舊的男子,一行人進縣城也沒人在意。他將車停到了縣衙的偏門,道:“到了?!?/br> 車簾撩起,一個老婦人道:“二郎,這就是縣衙了嗎?我家大郎和福姐……” “在里頭了,你們等等,我叫他們通報一聲?!?/br> 看門的聽了動靜也過來了,說:“哎,別在這兒停,有事兒去大門……咦?項二?” “是我,勞煩稟告大人,我?guī)藖砹恕!?/br> 童立在思城縣衙熬時間,項樂跑得鞋底都要磨穿了,他打聽完了黃十二郎的種種劣跡。期間聽到了點傳聞,說是黃家管家親自去縣城送禮,打點了縣衙上下。心道:要糟。 于是搶在他們前面說動了李家人到福祿縣來。說服李家人還是不太困難的:“要么信我們大人,求一線生機,要么就這么熬到死?!?/br> 李家人聽不懂“一線生機”,他只好又解釋了一下:“你們眼下就這一條道兒。要么認命,你們就當兒子、閨女都死了,要么不認命,跟我去拼一把。你們有多少田?一年有多少收成?這一年的莊稼收成,我給你們錢。” 他家境尚可,手上也有些錢使,目前無妻無子,一戶貧農(nóng)家一年的收成是他拿得出來又不會讓他覺得很rou疼的數(shù)目,許諾的時候也就格外的大方。祝纓給他的錢袋還沒花完,當場拿了一塊銀子當定錢。 然后雇了輛驢車,將這家老小塞車里,青壯跟車走。李家?guī)讉€兄弟,只有頭兩個娶上了媳婦。家眷倒是不多,一輛車將將裝下。 為防著萬一有人攔截,他又繞了點路多耽誤了幾天才將李家人帶回。一路上他也沒閑著,跟李家人閑聊時又聽到了一些別人不對他講的黃十二郎家的惡事。 他們在偏門等不多會兒,里面侯五出來:“過來,跟我走?!?/br> 將他們引到一處偏院,這里是縣衙內(nèi)仵作的地方,一般人不往這兒走,這在兒見李家人可真是個天才的主意。 項樂一路已與李家人混熟了,低聲囑咐他們說:“黃十二已到了縣城,咱們得避著點兒人。這里已經(jīng)是縣衙了,一會兒不要怕,問什么就說什么。” 李家人互相依偎,跟在他們身后走進了院子。侯五帶他們進了屋子,最近沒命案,里面也沒尸體,只有一個修長清秀的年輕人。祝纓一身便服見了他們,李家人的相貌都比較相似,一望便知。 項樂先抱拳,道:“大人?!?/br> 祝纓點點頭:“一路辛苦,你的事等會兒再說。這就是李大的家人了?” 一家人也不懂什么禮,就知道見官磕頭。磕完了頭就開始哭著喊冤,項樂趕緊給制止了:“小聲些!”他是暗線,祝纓沒公開的時候他這條線上的一線就都得是沉默的。 祝纓道:“你們的兒女都在我這里了,你們也且在這兒住下吧?!?/br> 她先命人把李大、李福姐給帶了來,一家子人見面又是一種悲喜交加。李老娘見兒子比離家的時候胖了一圈兒也白了一些,愈發(fā)相信福祿縣比思城縣好。再看女兒,臉上的笑也有點在家時的模樣了,邊擦眼淚邊說:“可算有盼頭了?!?/br> 翻身給祝纓磕頭,求祝纓給她家做主,他們就是要奪回女兒,一家人過活。祝纓道:“這事兒不太好辦,你們得忍耐一陣兒?!?/br> 李老爹道:“都聽大人的。” 他們告了許多回狀,就沒一次跟現(xiàn)在一樣的。項二郎說的對,眼下只有這條路。打定了注意就走下去! 祝纓道:“那行,你們一塊兒去牢里住幾天?!?/br> “啥?!” 李福姐比他們都明白一點,道:“沒事兒,這里大牢比家里住著還好呢!在外頭還要受欺負的。你們來,我同你們說?!?/br> 一家人往大牢里一住,祝纓對項樂說:“你辛苦啦。” 項樂道:“也沒比跑買賣辛苦到哪兒。大人,大人神機妙算,黃十二郎果然私設(shè)公堂,此外又有強買強賣、欺田霸女……” 他說了許多,又描述了黃家“仿官樣”是怎么回事兒,罵道:“咱們正經(jīng)的衙門都沒有水牢,他倒有!” 侯五一時沒管住嘴:“就是不正經(jīng)的才有?!闭f完趕緊往后退了半步。 項樂來得雖晚,也知道他的嘴,對他笑笑,重新起頭:“大人怎么知道他……” 祝纓道:“猜的?!?/br> 這也沒什么難猜的,看黃十二郎那個樣子,在她面前裝孫子、實則沒有多少尊重的意思,這樣的人扭頭出去必得把剛才失去的威風找補回來,怎么丟的怎么找。再結(jié)合小江主仆二人從李福姐那里聽到的那些事就能推斷出,黃十二郎極有可能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場所或者固定的流程來維系其暴力的威權(quán)。 就像是兩座房子之間的一塊荒地,從甲到乙,開始是零零星星有人走,走多了,就能踩出一條路來。黃家維系權(quán)威也是一樣的道理。時間一長,欺負的人多了,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找個固定的地方辦這種事。黃十二郎言談、生活又挺愛擺譜,可能性就更大了。 “福祿縣有沒有這樣的地方?”祝纓問。 項樂道:“小人沒有聽說過。” “這么老實?怎么也沒有一家能像黃十二在思城縣那樣一家獨大的呢?” 項樂也是一臉的疑惑:“這個小人也不知道了。”他以前也沒想過這個事,現(xiàn)在記下了這件事,打算等會兒回家打聽打聽。 祝纓道:“切記保密,賬先不能報,先攏個數(shù)?;丶倚菹滋煸倩貋怼!?/br> “是。”項樂將一個有點卷邊的本子遞給祝纓,上面都是他記的一些黃十二郎的劣跡,寫得比江舟的那本清楚多了。 那些人證他都沒帶回來,不過數(shù)目這么多,只要拿準李家這一件辦實了,又或是私設(shè)公堂的名目,不管哪一個只要黃十二郎栽了,就會有無數(shù)的人證自己冒出來,不必現(xiàn)在費力不討好。 祝纓道:“休息幾日,咱們一道去州城。” 項樂回來之前,黃十二郎不再往縣衙送禮的原因也找到了,人家只是不往福祿縣送了,思城縣可沒落下。估計他正在后悔遷戶籍遷得太草率了。 祝纓忍耐許久,終于等到項樂將差事辦妥回來,時間也差不多了,是時候去見冷云了。 ………… 去州城之前,她先往南府去,不將扯皮的公文落在字紙上。扯皮一旦跟上司扯上關(guān)系,無論哪一層的上司,如果他決定“給思城縣”,白紙黑字,完蛋。 只要思城縣不往上頭報,她也不報。 她與裘縣令在府城見面的時候,兩人還有說有笑。裘縣令還在說著:“麥種可要給我多留一點?!币慌酝蹩h令又爭:“是我先說的,怎么也得我多些。” 等等。 到了私底下她才與裘縣令提了一句:“有些事兒還是面談更方便些——那件案子?!?/br> “什么案子?哦!黃十二郎的?那也該是我的案子吧?” “都到我手上了?!?/br> 兩人又將公文間的扯皮當面扯了一回,都沒太認真扯也沒扯出個結(jié)果來,最后兩人約定:“回來再慢慢說?!?/br> 斷案的向來是不急的,刀不砍到自己身上也是不疼的。一般只要不是什么謀反、惡逆之類的,案子只要不重,都是不緊不慢的。就算是大案,也有拖很久的。像當年龔劼案,大理寺牽頭還干了好長時間呢。 一行人又往州城去。 這一路上再沒人向祝纓打聽冷云了,時至今日,大家多少知道一些新刺史的本事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他自己好像沒多少本事,但是卻會放幕僚來對付大家。這些幕僚除了煩點兒,有耐心點兒,并不比魯刺史更可怕。 這就是個不蠢的貴胄紈绔,說不蠢,是因為他不自己胡亂拿主意,知道用人。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冷刺史喜歡精美奢華的東西,聽曲兒,□□致的飲食。不是很貪,也不很嚴苛,總的來說,跟他離得比較遠就比較好相處,因為他懶得多管。聽說離得近的日子就不太好過,苗縣令那么個精明強干的人,他嫌人家“腦子是個漏勺,總能漏點兒什么,太不周全”。 他還嫌別人笨! 活見了鬼了,不知道他在京城的時候誰給伺候的?太懷疑有沒有人能合他的意了! 還好,咱們不跟他打太多的交道。 到了州城,驛館一住,拜帖一投,各府縣官員排著隊的給刺史府送禮。 祝纓也不例外,她比別人好的地方就在于她是被刺史府派人迎進去的。 小吳一臉企盼地進了驛館,熟門熟路地到了祝纓的住處,見面先跪下來就要抱住祝纓的腿:“大人!可想死我了!” 祝纓蹬了他肩膀一腳,低聲喝道:“出息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