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書迷正在閱讀:叔叔,我要和你耍朋友、非常規(guī)情結(jié)診療(高H)、我的爸爸【親父女】、未曾下雪的冬天(h)、你見它聲色犬馬(NP)、情桃(H)、何贖(骨科)、柔枝顫、含欲綻放(高H,1V1)、偽裝sao貨(3PH)
怎麼辦。 那感覺相當(dāng)複雜。 一方面覺得累贅,一方面又覺得,畢竟這人是她費盡氣力拖回來的,當(dāng)初他對那些賊人……也算是救了自己。更別說他長得那麼像她前夫,反正想到這人可能掛掉,杜丹心裡剎時有點慌。 就跟養(yǎng)寵物有點類似,雖然這人幾乎沒清醒的互動過,不過確實讓杜丹產(chǎn)生了一種想抓頭髮的責(zé)任感。 「老實跟你說,原先我的打算是,最多照顧你半個月,你真不醒我也沒轍了?!?/br> 「不過既然你也算幫過我的忙,咱們共患難到現(xiàn)在,也算有點交情了,本來我還得留點盤纏好趕路,這錢我存很久了,自己花無所謂,花不認識的人身上,多了真挺心疼。」 「不過咱們也算共生死的交情,真要把錢全花在你身上我也認了。可先說個準(zhǔn),我就照顧你到錢花光為止,之後的食費路費我自個兒也得再想辦法,真沒法再顧上你,最好是你在我還有餘錢前趕緊醒,這樣對咱們都好……」 沒吹風(fēng)機可用,杜丹每回頭髮都得擦老久,現(xiàn)下又多了個「聽眾」,倒是讓她作業(yè)時不無聊。 「你知道江州在哪嗎?不知道也無關(guān)係,反正挺遠就是,我就是從江州那過來的,我們那冬天不落雪,秋天也算暖和,但這兒才剛秋收就挺涼了,我看再沒多久就會凍人,也不知你怕不怕冷,我就一件厚棉衣,這幾日我街上逛時再替你瞧瞧有沒有便宜的冬衣可買,先替你備著……」 「對了,我跟別人說你也是江州過來的,這兒人膚色偏紅,咱們倆都黑,還是名義上的夫妻,同個地方出身也是應(yīng)該……」 「好了好了,可以睡了。你爭氣點,可別趁我睡時葛屁呀,拜託拜託……」 夜深。 聲音漸低。 最後一點燭光消失,小小院落再度回歸平靜。 如此規(guī)律的照顧病人生活又過幾日。 某人很給面子的沒送杜丹一個「伴屍體共眠」的經(jīng)驗,每天仍乖巧地呼吸著。 這日一早,洪大夫方踏進院子,還沒進屋裡看譚似,就先直奔杜丹身前,滔滔不絕地聊起這段日子來的進度。 「這些日來咱們試了不少方子,多是效用不佳,妳家這位可真是福大,中了這般怪毒一般人可能就活不成了……」 杜丹嘴角略抽,乾笑。 見慣生死,洪大夫也沒覺得說死說活有什麼不對,繼續(xù)往下道: 「雖是沒大進展,但倒是讓咱們幾個老頭想起幾個祖宗留下的解毒方子,這些日咱們師兄弟討論過了,覺得里頭一個方子應(yīng)是能試,里頭的藥七成館里都有,幾種不常見的,問過幾個藥行也能收到,可現(xiàn)在還差了味白靈尾──」 --- 上一章有修。 五十五、上山遇故人 《三夫侍》 ( 拾三果茶) | 6290011 ya 五十五、上山遇故人 《三夫侍》 ( 拾三果茶)五十五、上山遇故人 「白靈尾?」杜丹聽到重點,立即追問。 「是呀,就是那白靈尾。」大概是覺得杜丹會擔(dān)心負擔(dān)不起藥費,于是洪大夫多解釋了句:「那玩意其實也不值幾個錢,只是一般方子極少用,藥行少要,于是采的便少。」 杜丹倒是沒想太多,只問:「洪大夫可知那白靈尾哪兒找得到?」 「哦,那白靈尾白頭山上便有,這玩意兒喜冷,白頭山頂峰一年過半封雪,挺適合這玩意兒生長。」洪大夫說?!钢皇乾F(xiàn)下是茯珍、山赤子的期,白靈尾長得地方又高,采藥的怕是沒人愿意去找……」 言下之意,等吧。 等茯珍、山赤子等藥材采收期過去,就算白靈尾集環(huán)境惡劣和售價不高的缺點于一身,但也是進帳,到時自然有人會采來賣。 等藥材齊了,他們自然就能試那方子的功效。 洪大夫說得清楚,現(xiàn)在就只差那味藥,他們已經(jīng)跟相熟的藥商交待了,有了消息會立即送過來,接下來這段時間不用太折騰譚似,只要每天替他扎針灌藥溫養(yǎng),維持著別讓他翹辮子便行。 洪大夫躍躍欲試,因交通不便,這時代的人對于等待這事早習(xí)以為常。在洪大夫來看,他們藥材九成都已備齊,只要等待自然水到渠成。 杜丹卻不這么想。 在大翼近十年的生活將她急躁性子磨掉不少,但那是沒什么要事的情況下。譚似的清醒與否關(guān)乎她的荷包和接下來的旅途,乍聽這事,她整個人都來了精神。 細想,要等那什么茯珍、山赤子的期過,接下來就是入冬,若不在入冬前收到藥,到時來個大雪封山封路,等藥商收到白靈尾時,搞不好都明年春了。也就是說,她可能得繼續(xù)在這兒空耗個四、五個月甚至更久。 心里算盤一撥,要是還坐得住,她就不是杜丹了。 于是跟洪大夫問了白頭山的資訊,花了兩日準(zhǔn)備吃食衣物,杜丹在洪大夫和幾個伙計充滿了訝異與不解情緒的勸說下,將譚似交待給百草堂,背著救夫好妻子的形象,只身出城去。 天高,風(fēng)涼,尚是秋。 路上已是殘暮般的黃。 白頭山在臨東城北邊,杜丹騎驢子趕路,城門一開便出城,深夜時分,才趕到了白頭山山腳處,一名喚下腳村的地方。 找了戶人家借宿一晚,隔日起床時,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明顯溫差。 此時的白頭山不負其名,山頂已是「白頭」,而杜丹所在之處不過山腳,溫度卻也已經(jīng)比臨冬城冷上許多??梢韵胂裢缴献邥絻鋈恕O履_村內(nèi)大半人家以采藥為生,可惜就同洪大夫說的,現(xiàn)在村里采藥人家全忙著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