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義忠王走后,太后把另一個兒子找來:“老二沒個像樣的主母,孩子有誰教養(yǎng)?” 皇帝陛下也要處理家事,他都覺得猝不及防,本來想給弟弟找個好人家,皇帝也說不清楚,他這回真沒動手腳,只能勉力寬慰: “母后不必?fù)?dān)心,朕一定會為侄兒尋好先生,將來再長大些,就把他接來與皇孫們一塊讀書?!?/br> 太后娘娘聽著,神色一變,旋即恢復(fù)正常,拍怕皇帝的手:“讓他自己去找你,圣上日理萬機(jī),他是當(dāng)?shù)模阕鲂珠L的總不能將什么事都包圓了,知道你疼你兄弟,長兄如父,可你不能真將他當(dāng)兒子養(yǎng)!” 這話聽得皇帝心里高興,母親也不是一味偏著義忠王。 義忠王的親事就這么被擱置下來,京城里議論過幾日,馬上又開始嚼其它人家的舌根。 林如海的差事定下來,內(nèi)閣學(xué)士兼任禮部侍郎,從二品的官職,歷來外任進(jìn)京壓一二級,他也不例外,不算什么要命的差使,沒去兵部就好,林如海還挺滿意。 入冬后天一日一變,冬日里京城氣候難熬,林如海頂風(fēng)冒雪的回來。 裹著一身冷氣。 賈敏上前給他寬衣:“今日怎么回來這樣早?” 林如海脫掉斗篷,伸手在暖爐上烘熱:“黃大人病重,像是不成,你把衣裳預(yù)備好?!?/br> 黛玉穿著一個小紅襖子,頭上罩著一個觀音兜,觀音外圈是濃密的白狐毛,把她裹成圓滾滾紅彤彤的小娃娃。 黛玉身體小,自己就從簾子里鉆出來,抱著林如海的大腿,仰著頭:“爹爹?!?/br> 林如海喜歡的要命,趕緊換上另一件常服,把女兒抱起來:“我的玉兒今天在家做什么?!?/br> 黛玉勾著他的脖子把腦袋湊過去貼貼:“想爹爹?!?/br> 要不是今天實在有事,林如海才舍不得出去,只和黛玉說:“一會兒爹爹出去有事,玉兒還小?!?/br> 黛玉一本正經(jīng)的點點頭,rourou的小手摸摸臉,再摸摸腦袋:“我長大了?!?/br> 父親母親都不搭話,黛玉又一次摸摸圓鼓鼓的腦袋表示自己長高,又鄭重其事:“我長大了?!?/br> 林如海一面點頭,一面抱著孩子進(jìn)去內(nèi)間:“好好好,你長大,我們玉兒乖乖長大了要去找乳母?!?/br> 父女倆演了好幾出,黛玉被乳母們抱著,眼巴巴的望著父親和母親換上大衣裳,淚汪汪的小模樣悲傷極了,仿佛他爹他娘要出遠(yuǎn)門,看得人心軟。 賈敏無奈,這樣的情景,她早上已經(jīng)看過兩次。 林璋和林珺出去讀書時,黛玉也是這樣可憐巴巴的送人,要是再配上幾句送別詩,就更對味兒! 賈敏笑道:“只出一個門,就這樣依依不舍的,你們真是一日里能演好幾出?!?/br> 林如海夫妻去到黃家,黃家大門外掛起白燈籠,顯然人已經(jīng)走了。 林如海進(jìn)去拜見過,想不到太子殿下也來致哀。 “夫人節(jié)哀?!?/br> 林如海小聲和妻子說道:“好大面子,太子殿下親自吊唁?!?/br> 這是在朝幾十年的老尚書,太子當(dāng)然要給他面子。 尚書家的喪事,排場不敢像當(dāng)年寧國府給孫媳婦出殯時候那么大,但賓客絡(luò)繹,一刻來往不停。 林如海和賈敏回來已經(jīng)將近三更天,小黛玉居然就熬著不睡,看見母親和父親回來,眼淚汪汪撲過去:“爹爹,我長大了,我要去。 ” 林如海見孩子眼睛都熬紅了,肯定半道哭過,心疼得很,抱著黛玉搖了搖:“好,玉兒乖乖睡,明天就長大了?!?/br> 小黛玉馬上及睡著了。 臘月要到底,林如海例行問候家里的冷二先生,在京城冬日腿疾可有犯。 冷二先生十分客氣:“都是托大人的福,老夫還能上京一回?!?/br> 林如海道:“京城天寒,大人身上若有不適只管支使小兒?!?/br> 外面林珺領(lǐng)著黛玉在房檐下看雪,紛紛揚揚,一片又一片。 小黛玉忽而就感嘆起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br> 天真稚氣的語調(diào),念出了十分的哀怨。 黛玉還不忘和哥哥顯擺,這首詩是什么:“賣炭翁?!?/br> 林珺高興極了,看著廊下問:“玉兒會背詩了,能和我們一起進(jìn)學(xué)嗎?” 林家老大披著斗篷,頂著風(fēng)雪走過來,一伸手就給弟弟砸了一個雪球:“這才哪兒到哪兒?!?/br> 林老二一個激靈,被哥哥偷襲,馬上就沖下去加入戰(zhàn)場。 黛玉急的在廊上直跺腳,小臉皺皺的,指著院子:“我要,我要去!我也去玩雪!” 大冷天的,乳母們不敢給她去玩,都抬眼來看林如海。 林如海頷首:“把靴子穿好就去。” 黛玉又手舞足蹈,握著小拳拳,沖著嬤嬤焦急得很:“靴子、靴子?!?/br> 嬤嬤拿來鹿皮小靴,給她戴上鹿皮手套,領(lǐng)著黛玉去下面踩雪玩。 一時門房來,說外面有人下帖子請,林如海出去料理事情。 林璋領(lǐng)著小妹走過幾圈,在雪地上踩出大大小小的腳印,又把meimei扔給老二,讓他領(lǐng)著黛玉去暖閣,再玩下去恐黛玉生病。 賈敏也沒閑著,臨近年關(guān),來往送禮就不是個小數(shù)目。 義忠王府上來人:“我們王爺獵得一份狐裘,不大不小,讓小的送來給姑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