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可惜,她是姨娘生的。 事已至此,王夫人不得不出來說些場面話:“探丫頭,和你林jiejie多學(xué)學(xué)?!?/br> 探春仍舊是那副乖順的模樣:“是?!?/br> 當(dāng)下還差一個元春,王夫人面上雖然繃著,卻也悄悄遣人去打聽,元春是被什么東西絆住。 做壽左不過就是那幾樣,家里的女人們說說話,聽一回戲。 外面戲班子進(jìn)來,給老太太和賈母磕過頭,又去布置各樣行頭。 這個空檔,忽而二門外進(jìn)來一個眼生的媳婦,進(jìn)來湊在老太太耳朵旁邊說了幾句話。 賈母見一家老小都看著自己,連忙露出笑容:“沒什么大事,大家好好聽?wèi)?,今天演的是新本子?!?/br> 眾人又做出一派祥和之氣,聽?wèi)蚩椿?,只是心里都不住嘀咕,老太太嘴上說沒事,肯定是有事的。 只等宴席散了,賈母也沒提。 林如海和林璋今日散得晚,只遣了人去給賈赦和崔氏道惱,趕不上席面。 賈敏回到家中,見林如海剛換好家常衣裳,等不及就問: “今日宮中是不是出事了,我見先前時常給二哥傳話的人來過一趟,老太太嘴上說不妨事,但分明就是有事?!?/br> 林如海將今日之事仔細(xì)回想一遍。 “宮里哪一日會清凈,興許是那位甄家太妃身子不太好,傳出來的消息?!?/br> 若說今日能和榮國府牽扯幾分的事,大約只有甄家太妃。 賈敏上露出憂愁:“怎么忽然就不好了……” 林如海記著前世,安慰妻子:“人吃五谷雜糧,總會生病?!?/br> “父親在嗎?我是玉兒?!?/br> 外面?zhèn)鱽眵煊袂宕嗟穆曇?,林如海聽見閨女叫自己,心里的疲倦一掃而光,馬上開門出去,笑瞇瞇的。 “玉兒找爹爹有什么事啊?” 黛玉捧著一份裝訂好的冊子走進(jìn)來。 “今日蔡師傅印出來第一版,我拿來給爹爹看,還想請爹爹幫女兒一個忙!” 黛玉恭恭敬敬把書冊呈給林如海還,林如海拿起來,發(fā)現(xiàn)有兩本,便把另一本給賈敏看。 丫鬟們又點了幾盞燈,把屋子照的亮亮的。 “哎呀呀,我們家玉兒真厲害,比家中好些藏書都做得好!” 賈敏還沒細(xì)讀,只看各色插圖就覺得此書精致。 林如海也點頭:“竟然用套印,將句讀都標(biāo)出來了,果然用心?!?/br> 黛玉連忙道:“父親母親也看看文章,那些只是細(xì)枝末節(jié)?!?/br> 在林如海和賈敏眼中,他們女兒就是天下第一好。 “我們玉兒的文章,當(dāng)然是清麗無雙,文采非凡?!?/br> 黛玉心底一嘆,家中誰都這么說……誰知是不是真的如此。 “既然我寫的這樣好,那……爹爹能不能幫我做個序,然后請朱伯伯、還有蘇家伯伯也幫玉兒寫個序?” 林如海手上一頓,原來閨女在這兒等著呢! 瞧她古靈精怪,不知又在盤算什么。 林如海把書冊放下,笑道: “前兒你不是等著冷先生寫序,如今又打什么鬼主意呢?” 作者有話說: 作者覺得寶釵有野心是好事,她在很努力的利用自己環(huán)境。 所以黛玉也很明白,寶釵有寶釵的難處,自己放到寶釵那個環(huán)境,未必會有寶釵做得好。 不單寶釵有野心,我們黛玉也有野心的哦! ……感謝在2023-10-22 12:08:55~2023-10-22 20:27: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我就是要問為什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181 ? 第 181 章 燭光映得黛玉的眸子亮亮的:“我來找爹爹幫忙, 只是為了……為了沽名釣譽(yù)。” 黛玉笑道:“若是我的書冊能得幾位大人的序言,應(yīng)該會名聲大噪。” 當(dāng)下黛玉已經(jīng)不滿足于只讓冷先生寫序,她也想就著這份契機(jī), 作出點名堂。 賈敏不太明白,冷先生性情古怪, 黛玉平日里和先生一起胡鬧也就罷了,左右她還小,這幾年不拘著她。 當(dāng)下竟然有拉著林如海和幾位朝廷大員一起亂來的念頭,萬萬不妥。 賈敏嗔怪道:“女孩家家的,怎么生了這么多野心思?” 黛玉早料到母親肯定不同意,說出自己的理由來。 黛玉道:“天下熙熙攘攘,都為著名利而來, 何必故作清高姿態(tài),若我有所成,今后必定效仿者更多,有許多人與我做伴,我就不再是那出頭的椽子?!?/br> “我只出幾本冊子,將來若是真起了封王拜相的心思,那些人再來口誅筆伐不遲。” 這話說得有些重,不像平常乖巧的女兒, 林如海聽出一些言外之意,黛玉說的只是能聽得過去的借口, 內(nèi)里肯定還有心思。 賈敏也察覺女兒些許的不快,笑著問她: “誰又惹著咱們玉兒了?” 黛玉不知從何說起, 忽而垂下頭, 憂愁的眉眼里裝著滿腹的心事:“只是今日去外祖母家聽?wèi)? 替女狀元不值?!?/br> 若平常事情, 但見女兒委屈撒嬌的木模樣,林如海肯定當(dāng)場就應(yīng)下了。 可林如海不是一味溺愛孩子的家長。 “此事爹爹不能應(yīng)你,那二位伯伯都不是等閑之輩,當(dāng)慎之又慎。你只憑一本書冊,尚不足以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