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jié)
紀嫣然的武功出自五霸書卷之一的《吳越秘錄》,是春秋末期江東的吳國和越國建立諸侯霸權時所著。 不過那時的武道已經(jīng)比齊桓、晉文、楚莊之世衰落多矣,何況吳越蠻夷之地,底蘊遠差于中原諸國,依靠的就是他國劍圣所助而強國,吳之伍子胥,越之文種、范蠡。 綜合國力不及中原大國的小國,想要壓服大國,只能靠虎狼之兵鋒鎮(zhèn)壓一時,這個霸氣時代是最短的。 亦是從那時起,霸權統(tǒng)治的諸國和平時代結束了,巔峰武力集團的劍圣們對諸國干涉力加強了,開始了圣者居于國上的戰(zhàn)國時代,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事越加慘烈了。 “家傳武學,不能放棄,適應了就好?!奔o嫣然嘆了口氣。這位游戲諸國,追求者滿天下的石才女,心中同樣有著沉重的負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什么時候都是一樣。 “嫣然你雖然生性堅韌不拔,但并不適合這種霸道殺戮的武學,還是改練適合自身心性的俠道勇決之武學。”君莫問殷勤勸道。如果繼續(xù)連這種心性不合的功法,不說武道上再做突破,走火入魔的幾率會很大。 “好了,不說這些了。可惜劍宗太弱了,沒有逼出你真正出手的實力?!奔o嫣然似乎不想談論《吳越秘錄》和她的武功。 又是傳承嗎?這個時代是世家宗族至上,難怪如紀嫣然的開明灑脫亦不能免俗。不過也正是因此,秦始皇才能統(tǒng)一天下,只看后來劉邦勝過項王就知道七國貴族勢力的衰退。 君莫問心中暗自嘆口氣,自動轉換話題,說道:“你要看我真正實力,做什么?” “哼哼,”紀嫣然得意一笑,道:“武道臻至圣境,招數(shù)和招意已經(jīng)密不可分,從招數(shù)劍勢中就可看出對方的心靈品性,幾乎無法隱藏?!?/br> 紀嫣然突然嘆了口氣,繼續(xù)道:“君莫問雖然表面看來是個溫柔的人,實質上內心中卻是一個狠心人。你的心如劍,冷的可怕,殺親,殺愛,殺情,甚至會殺了自己,是一柄斷情絕義的劍?!?/br> 君莫問呆了片刻,哈哈一笑道:“人生所求為何,漫漫求索而已,說到底,焚香問道祈仙路,我輩皆是無情人我輩皆是無情人!我是,你也是。” 紀嫣然的道和君莫問不同,可何嘗不是在大道三千之內,皆是大道無情。 君莫問沒有否認自己的無情,道是多情卻無情,踏上求道之路,許多事情已經(jīng)是身不由己。一如天道,身不由己。 深深看了眼從容自若的紀嫣然,君莫問嘆息,秦夢瑤之后,又一個看透他內心的女子??墒乔貕衄幨莿π耐?,紀嫣然則是心有靈犀了。 紀嫣然拂了下青絲道:“莫問馬上就要回趙國嗎?” “不,我會先去韓國一行?!本獑柕?。 “傳說中的《晉書》么?”紀嫣然道。 君莫問點點頭。 韓國的那部《晉書》殘卷,加上自己手中的三分之二《晉書》,君莫問對使晉國成為百年中原霸主的全卷《晉書》開始垂涎了。有些感嘆起來,難怪會有男人會練《葵花寶典》之類的秘籍,不止因為絕世武力的吸引,秘籍中蘊含的天地哲理對好奇本性的人類更有潛移默化的魅力。 “那你要抓緊時間了,信陵君已經(jīng)借了糧食給韓非公子,他明日就將返回韓國啦?!奔o嫣然說了一個令君莫問有些驚訝的信息。 這信陵君果然千古人杰,在自己離開大梁后仍然吧糧食借給旱災的韓國。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魏無忌開始了他三晉統(tǒng)一的計劃,在解邯鄲之圍時他的聲望已經(jīng)近乎勝過趙王,這次要在韓國提升他的聲望了。 這樣看來,威名德行傳于三晉的魏無忌統(tǒng)一三國還真的有很大可能性! “啊,那不就可以順便和韓非公子交流學問了?!本獑栃Φ?。 “莫問除了劍術外,對治國之道也這么有研究!”紀嫣然驚訝道,如此年輕的劍圣之極,除了天賦之外,更需要努力,真的有時間研習治世之道么? 不知君莫問有兩世時間的紀嫣然只能暗自感嘆,天才也不能天才成這樣! 君莫問微微的一笑,并不言語,他能說自己的前前世職業(yè)不是學劍而是學歷史的嗎! 第二天。 君莫問帶著趙倩登上韓國的運糧船,和韓非一起前往韓都。 他安置好趙倩休息,去找韓非,卻遇到了一個本不該出現(xiàn)這里的人。 “嫣然,你怎么在這里?” 此時的紀嫣然是男裝打扮,唇紅齒白,面如冠玉,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所有的形容詞都用上亦無法表達出她的美公子魅力,潘安、宋玉都弱爆了。 君莫問自問同樣有問鼎當世第一美男子的實力,可面對女扮男裝后的紀嫣然,不由得甘拜下風!心服口服! “某種意義上來說,帥氣的女性比英俊的男子更吸引少女的目光,這從很多傳說中的人物可以看出來,如……”桂雛菊啊,桂雛菊啊,桂雛菊啊什么,大概!” 君莫問有些腹誹,面上卻是歡迎的微笑:“還有,你的打扮實在是,英姿颯爽!”男人公敵啊,不,知道紀嫣然真正身份后,恐怕是男女通殺了。 紀嫣然輕聲一笑,道:“當世兩位大才于此經(jīng)綸天下,嫣然如何可以錯過?!?/br> “那你的族人怎么辦?”君莫問問道。 紀嫣然是越國人,自從越國為楚國所滅后,紀氏一族就流落中原,紀嫣然就是族長,掌握著當年越國從吳國手上得到的五霸書卷最后一冊《吳越秘錄》,才能在弱冠芳齡到劍宗之極。 “我已經(jīng)把他們托付給干爹照顧了,有稷下學宮保護,沒關系的?!奔o嫣然無所謂道。 君莫問聞言突發(fā)奇想,她不會是為了將宗族丟給鄒衍,所以才認鄒衍做干爹吧。不會的,不會的,完美優(yōu)雅的紀嫣然絕對不會這么腹黑的。 韓國的運糧船由濟水可以直入韓都,在韓魏兩國協(xié)力下,僅十幾日就走完了全程。 君莫問本想趁這個機會為韓非打通天地之橋,天人合一之境,他的心境已經(jīng)足夠,若是一切順利,所謂新圣人馬上就要誕生了。學問,武道,之后加上輔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這不就又是一個新圣人了。 君莫問有些諷刺意味地做這件事,可是韓非又把諷刺的意味還給了君莫問。韓非公子居然無視了劍圣的實力,原因竟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還真是附和韓非子的學說啊。 君莫問承認自己失敗了。“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正是韓非圣境精神意志的根本,若是他成為劍圣不就顛覆了自己的道了。 所以,嚴苛法家的韓非子永遠無法得到想孔孟一般實施自己學說的劍圣實力。 失望中的君莫問只能和韓非進行學術上的辯論,古代中央集權政策和現(xiàn)代三權分立思想的碰撞,學術的火花閃爍著光耀歷史的輝光。 這個時候,韓國都城到了。 韓國的都城是新鄭,原來的鄭國的心腹繁華之地,滅國之后成了韓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韓非請君莫問和紀嫣然,趙倩公主在他府暫住,沒有泄露三人的身份。韓非是韓國公子,雖然權勢不大,但作為可與古之圣賢相提并論的 法家學說集大成者,名望同樣不凡,府邸豪華當然不及烏氏,可比起趙雅的公主府就不差分毫了。 到了韓國都城,聽說三大名姬之一的玲瓏美人,玲瓏燕——鳳菲正在此地演出,紀嫣然大感興趣,男扮女裝在韓非介紹下去觀看了鳳菲的表演。 第三十三章 三晉合一 晉國,天下之至強之國。 東壓制齊國使其持續(xù)衰弱,西阻擋秦國東進之路,南敗楚,維護中原諸侯國的正統(tǒng)地位。自晉文以來一直為春秋第一國。 魏國和韓國為晉國三分后而成,雖然某方面上是同胞之國,兄弟之盟,但現(xiàn)實往往和想當然相反,立志三晉統(tǒng)一的趙魏韓三國,對彼此的忌憚反而甚于秦齊楚。 所以這次韓非到魏國借糧食,韓國貴族早已做好了大放血的準備,不過因為魏國被刺殺,信陵君魏無忌開始主政,為他進行三晉合一的偉業(yè)先做鋪墊,決定施恩于韓民,所以韓非借糧事宜毫無波折的完成。 不過,韓國的貴族們絕不會感謝魏無忌的,將這次的功勞全部歸于自己國家公子韓非的無雙辯才,只看韓非公子的著書,就可知道其人才華是多么橫溢。 這次韓非功勞極大,韓國權臣韓闖侯爺親自請當世三大名姬之一的玲瓏美人鳳菲大家表演,設宴為韓非慶功。 韓非應韓闖之約前去赴宴,紀嫣然女扮男裝化名同去,至于君莫問則稱要照顧趙倩沒有前去,他其實準備夜入韓國王宮,竊取韓國的一部《晉書》。 韓國的王宮建筑和魏國、趙國一脈相承,雖然經(jīng)過和其他小國兼容并包后有些差異,但都是先代晉國的文化遺傳,大氣威嚴中有著各自獨特的典雅之處。 君莫問很輕易的避過宮廷護衛(wèi),進入王宮深處,韓王和其妃嬪的宮殿。 “奇怪,王宮怎么沒有,難道韓國的《晉書》也不在韓王手中?!?/br> 君莫問有些奇怪的自語。他感知了王宮中的武道氣息,居然沒有《晉書》一卷的氣息。 《晉書》是晉文公重耳成為天下霸主后,召集天下百家劍圣、劍宗之極的宗師匯編而成,里面雖然記載了無數(shù)奇功絕學,但其中心思想仍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劍圣晉文公的武道為主。 所謂春秋五霸,就是當時被天下武者普遍認為是天下第一人的存在。 百家諸子,精神修為圣境,著書記說流傳世間,是否有劍圣戰(zhàn)力不重要。 劍圣,通常意義上的武道巔峰存在,劍圣戰(zhàn)力,近乎可以戰(zhàn)國。 霸主級的高手,首先要在修為上臻至劍圣極致到天下第一,其次要有統(tǒng)領諸侯的圣王之風,為百家諸子所推崇。 所以即使曹秋道斬殺七國劍圣,也只能算得上劍圣之極,立天下第一還差得遠,更不用說春秋五霸這種真正霸主存在。破碎虛空下真正的至高無上。 《晉書》為晉文公重耳親筆所書,他的武道意念就在字里行間中滲透字中,通常情況中絲毫不會顯露武道光輝。 可是如果有人可以在附近施展晉文公武學真意,其中的武道烙印和武學意志就會在天地間一種神秘的莫名偉力下產(chǎn)生不可言述的共鳴。 君莫問方才就以超越世俗想象的精神修為模擬出真正晉文公武道意志,在韓國王宮中施展出來,想以此感應出《晉書》所在。 沒有劍圣的韓國宮城,這種天人交感級的武道意志共鳴幾乎不會被人發(fā)覺,但到了晉文公的境界,武道意志可以依托介質千年不散,他于《晉書》文字中殘留的武道烙印卻會發(fā)覺。 這就是劍圣和劍宗的差距,生與死的差距,生的劍宗甚至比不上死去的劍圣。 “再試一試!” 君莫問并指為劍,在虛空之中隨意劃了幾道,一股莫大威壓出現(xiàn),如連綿群山,起伏不絕,厚重巍然。 這就是晉文公重耳的劍意,厚重如泰山,巍峨陡峭。 春秋五霸都是千年不遇的奇才,卻在大爭之世的幾百年間接連出現(xiàn),無論是開辟春秋霸權主義和平的齊桓公,還是大器晚成、確立了齊桓的尊王攘夷的諸侯之首體制的晉文,甚至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的楚莊王,等等。 霸主級劍圣的成長都是天命人事糾纏的驚心動魄歷程。齊桓和管子的九合諸侯,楚莊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其中以晉文公最不可思議,因為他是四十歲后才成為劍圣的。 早前說過,這個世界的武道體系發(fā)展了近千年,比起現(xiàn)代僅僅不到五百年的科學體系,年代差距幾乎一倍,甚至可以說比科學體系更加嚴謹。 即便先天高手,一過四十,體內真元、生命元氣都將開始衰弱,已經(jīng)不能抵擋天地元氣對自身的侵蝕,劍圣之路已絕。 可是晉文重耳打破了這個天地規(guī)則,就像牛頓的萬有引力學說產(chǎn)生了破綻一般,重耳成圣就是對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的武道體系挑戰(zhàn)了。對于當時的武學界既是值得慶賀的大喜事,亦是對權威的諷刺。 雖說當時重耳是依靠《武典》殘篇突破劍圣的,可是就算《武典》所載亦無法使人突破身體界限,所以對重耳來說,《武典》不過是打開他自身潛力的鑰匙。 正因為晉文公是四十歲后成圣,大器晚成,久經(jīng)磨礪的劍意已經(jīng)鋒芒內斂,劍意如山,鎮(zhèn)壓天地萬物。 隨著君莫問施展晉文公的山岳劍意,王宮上空的武道意念如連綿群山,波瀾起伏,仿佛天空中的云山云海一般。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君莫問一時亦被自己所展現(xiàn)的劍意群山氣象所動容,低聲輕吟。 “在哪里!”君莫問雙喜臨門,找到了《晉書》的痕跡。它確實不在王宮之中,而是出了宮城。 “難怪韓國王宮找不到《晉書》,原來是有同道中人搶先一步盜走了,可惜不是劍圣!”君莫問有些惋惜。 其實在衰落的三晉之地,奪取《晉書》對劍圣級數(shù)并不困難,只是收藏地點難以尋找,何況古之武道霸主意念通靈,沒有緣分即便劍圣也難以窺視。 在君莫問將劍意群山波及宮城之外,一道沖天長虹貫穿寰宇,如通天之路,和劍意云海交相輝映,共鳴起來。一道墨衣身影由此從黑衣中顯露,那道黑影似乎剛剛從王宮潛出,穿梭于王公貴族府邸之間,正要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 對方雖然只有劍宗修為,可是共鳴狀態(tài)的《晉書》武道意念的波動太過強烈,幾乎有種字在放光的異象,別說劍宗了,就是普通人都能感覺不對了。 所以黑衣人發(fā)現(xiàn)自己暴露了,輕功速度立刻提升了三成,如一道幻影般消失于黑夜。 君莫問看著黑影消失的背景笑笑,已經(jīng)脫離了色相感知,到了直視靈魂本源的境界。 君莫問已經(jīng)記住了對方氣息,三千世界都沒有那個人可藏之處,何必馬上追蹤,慢慢按圖索驥就行啦。 今晚夜色如墨,星光暗淡,沒有可觀賞的地方。君莫問左右望了望,心中有些無聊,看到《晉書》韓卷之前,他行事是雷厲風行,想要試試三晉合一的游戲。 可是在一切都于他掌握之中時,卻又有點意興索然起來。他最終覺得還是去賊喊捉賊吧。 通過精神領域感知到確切地點,君莫問以一條直線前進的方式直朝目的地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