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你就說我身子不適,不方便見客?!碧K沫可不會慣著弘時的毛病。年氏她是絕對不會見的, 一個小輩的妾室, 有見她的資格嗎。 “是?!惫蟽侯I(lǐng)命而去。 “主子?!?/br> “打發(fā)走了?” “是的,不過奴婢看著他們好像是往正院去了?!?/br> “正院?”難道是要去拜訪福晉。這弘時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典范啊, 哦不對,年氏不是他媳婦。 福晉和李氏是什么關(guān)系,殺子之仇, 福晉為什么被軟禁, 不就是她設(shè)計弘時的命嗎。弘時這為了一個女人是打算和福晉冰釋前嫌了? 李氏這兒子生的, 還不如養(yǎng)塊叉燒。 這后院的女人整天沒有什么事情就是喜歡八卦。弘時阿哥帶著一個妾室去給福晉和慧敏側(cè)福晉請安這樣的消息很快就滿府皆知了。 四爺也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弘時的荒唐之舉。 “爺怎么會生出這么一個孽子!”四爺此時此刻簡直就是希望從來沒有過這么一個兒子。 當(dāng)天,弘時就被禁足在了自己的院子, 罰抄《孝經(jīng)》一千遍。四爺不屑于和兒子的妾室計較, 免得失了身份。 直接把李氏叫來訓(xùn)斥一通, 并且告訴她, 如果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她這個側(cè)福晉之位就不要坐了。 李氏這一輩子最在乎的第一是她唯一的兒子,第二就是她這側(cè)福晉之位。如今這兩樣?xùn)|西都因為年氏這個女人而搖搖欲墜。 李氏簡直是想要生吃了她的心都有了。 于是李氏直接拿出了婆婆的款,讓年氏一天到晚都跟在自己身邊伺候著。一個妾室能伺候婆母那是天大的福分。 年氏不能推脫也不敢推脫。但是她也不是省油的等,李氏想要磋磨她,年氏便讓人傳出話去,年家便開始找李家的麻煩。李氏的父親不在京城。 李氏的兄長知道了自己受刁難的原因,就讓妻子去和李氏訴苦。 就算年家這些年沒落了,但是和李家相比那還是龐然大物。年家在明朝時期就是官宦之家。到了大清那也是世代為官。而李家發(fā)家不過是因為李氏的父親。 李氏因為娘家的緣故對付年氏自然是束手束腳。幸好弘時在禁足,無法和年氏見面。兩個人也就不能再鬧出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四爺連自己的后院都沒有時間管,更何況是兒子的后院。見沒有再鬧出什么丟臉的事情就以為李氏已經(jīng)處理好了。 弘晛對異母弟弟的后院也沒有興趣。但是弘時和年氏打他額娘臉這件事情,弘晛卻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那位巴林氏他是見過她的資料的,絕對是正宗的蒙古貴女。據(jù)說死在她鞭子下面的女奴也不少。年氏這么受弘時喜愛,巴林氏怎么能不知道呢。 蘇沫對于年氏心里的打算不在意,但是她不想現(xiàn)在這樣的局面被打破。年氏嫁進(jìn)來第二天就想著拜見福晉,被拒絕后也時常派人去正院送東西。 李氏因為李家的原因已經(jīng)被年氏壓得死死的。年氏為什么還要接觸福晉。 “正院那邊可傳來什么消息?” “主子,只說福晉這些日子比之前精神很多,具體的消息倒是沒有?!?/br> “看來正院的人已經(jīng)被福晉收買了很多了?!边@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福晉雖然被軟禁,但是她的嫁妝,份例還是有的。收買幾個下人也不是什么難事。 “你去找個機(jī)會把福晉院子里的人都換了吧?!?/br> “是?!?/br> 瓜兒是個聰慧的,她吩咐人去京城各個當(dāng)鋪逛了一圈,果然找到了幾個福晉的首飾和嫁妝單子上的東西。 蘇沫就直接以偷盜的罪名將那些下人全部拿下了。 平寧居 “嘖嘖,這慧敏側(cè)福晉平日里看著是和和氣氣的,但是這一出手就知道絕對不是簡單的?!惫⑹蠈⒆约旱膬鹤颖г趹牙铮弥@個時候好好親近親近。 “是啊。”鈕祜祿氏臉上的表情卻有些僵硬。她想到前些日子收到福晉給她的消息。 如果她能夠幫她走出正院,那么日后福晉都會將她的弘歷認(rèn)做養(yǎng)子。 到時候弘歷的身份就會比府中所有的阿哥都高。以后的前途也許是她不敢想的。 鈕祜祿氏一直都為自己的姓氏而驕傲。她不會像耿氏一樣,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平安長大。 只是她沒想到的是慧敏側(cè)福晉不但下手如此之快,還下手如此之狠。福晉這些年好不容易養(yǎng)出的勢力,頃刻間便灰飛煙滅了一大半。 她現(xiàn)在擔(dān)心的是,她和福晉的秘密不會被側(cè)福晉知道。 “鈕祜祿meimei,你這是怎么了?心不在焉的樣子?!?/br> “哦,沒什么,只是有些走神?!?/br> “那鈕祜祿氏meimei要多注意休息,可別累著了?!惫⑹弦桓庇凶尤f事足的樣子。 她十分感謝爺將自己的兒子和鈕祜祿氏的兒子對調(diào)養(yǎng)著。因為彼此手上都有對方的兒子。所以她和鈕祜祿氏商量好了,不會干涉對方和自己的兒子親近。 這樣,總比兒子被抱養(yǎng)到側(cè)福晉的院子里要好上千倍百倍。耿氏是個知足常樂之人。 她并不怎么受寵,能懷上弘晝那是上天的恩賜。像比她們?nèi)敫绾芏嗟乃问虾臀涫?。那過的是什么日子,無兒無女無寵。每天的日子就像是死水一般波瀾不驚。 有了她們做對比,耿氏是十分的滿足了。畢竟只要她把兒子養(yǎng)大了,那她這后半輩子就有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