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家小丑婦,王爺追不停、信息素缺失報告、民國棄婦逆襲、穿成花瓶美人后我爆紅全網(wǎng)、醫(yī)道圣手、NTR指南、初禮、比克斯魔方、替身女演員總是被cao(1V1,SC)、一世寂寞梨花白
長安大街。海軍總部。 今日來訪的二十余國使者將向朱棣遞交國書,所以他們這些人從鴻臚寺出來的時候,就受到無數(shù)大明民眾的圍觀。 坐在海軍總部里面的朱瞻基,隔著圍墻雖然看不到大街上的情形,但是也能猜到外面發(fā)生了些什么事。 單調(diào)的生活,讓這個時代的人對任何一點稀奇古怪的新鮮事都有極大的熱情。 特別是這樣的時候,各國侍者都會把自己打扮的稀奇古怪,然后帶著貴重的禮物覲見皇上。 為了讓人們幫他們宣揚,他們也往往會把各種黃金,珠寶等貴重的禮物擺出來。 他在這里走神,但是王景弘與劉江的談判卻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干擾,兩個人圍繞著組建第二支船隊,進行著周密的計劃。 以如今的鄭和船隊為例,整個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 舟師就是后世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zhàn)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后營、中營、左營、右營。 兩棲部隊用于登陸行動,并且執(zhí)行一些搜尋,偵查任務(wù),而儀仗隊擔任近衛(wèi)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 按照出使的任務(wù),鄭和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mào)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 指揮部分: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mào)易、作戰(zhàn)等進行指揮決策。鄭和職務(wù)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jiān),全權(quán)負責大局。 航海部分分成航海業(yè)務(wù)、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人員占了整個人數(shù)的將近一半,主要由舟師負責。 而外交貿(mào)易部分分為外交禮儀的、進行貿(mào)易的、聯(lián)絡(luò)翻譯的。這一部分人員主要是禮部,鴻臚寺,通政司和內(nèi)監(jiān)的人員組成, 后勤保障部分又分為管理財務(wù)的、后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yī)務(wù)人員等。這一部分的人員也是最雜的,幾乎各個部門的人員都有。 軍事護航部分主要就是水師人員,他們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幾次大型的軍事行動,也都是由他們完成。 因為有著細致的分工,所以要組建第二支船隊,并不僅僅是硬件設(shè)施的準備,更要對隨船人員進行充分的考慮,讓整個隊伍具有相當高的戰(zhàn)斗力。 王景弘對于這次自己能夠單獨領(lǐng)軍,也是激動不已的。他雖然是鄭和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人往高處走,從一個副使變成正使,也是他一直渴望的。 在朱瞻基的心里,他比鄭和年輕,也更有闖勁,其實是比鄭和更適合探尋美洲與澳洲的人選。 鄭和已經(jīng)成為了大明外交方面的一塊金字招牌,任何一點行為都能被無限放大。所以,他也不是干黑活,臟活的人選。 但是王景弘不同,讓他對澳洲那些野人舉起屠刀,他想必也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而且,這次朱瞻基也不準備給王景弘太大的權(quán)力,最少在海軍里面,他準備安插一個鷹派將領(lǐng)。 而這個人選就是追隨鄭和多次出使西洋的水師都指揮使唐敬。 唐敬此人多次隨大軍出征,作戰(zhàn)勇猛,進退有度。第三次出使的途中,協(xié)助鄭和攻破錫蘭國都,生擒其國王亞烈苦奈兒。 第四次出使途中,途徑蘇門答臘島,當時偽王蘇干剌竊國,鄭和奉帝命統(tǒng)率官兵追剿,唐敬又生擒蘇干剌送京伏誅。 選擇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此人與他的屬下都是經(jīng)歷過大??简灥?,不怕他們暈船。 不過,唐敬他剛出使歸來,大部分將士如今都在泉州休整,此人本人也在接受了朱棣的獎勵之后,在京休養(yǎng)。所以朱瞻基只是有這個想法,還沒有召見他。 現(xiàn)在開始組建船隊,出海最早也在年底了,所以朱瞻基暫時不急。 “殿下,錦衣衛(wèi)紀指揮使求見?!?/br> 大廳里議論的聲音一下子停止了,眾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端坐在長桌一頭的朱瞻基身上。 朱瞻基擺了擺手笑道:“諸位繼續(xù),我去去就來?!?/br> 剛走出大殿,一位年輕的海軍守備擋在了朱瞻基的身前,俯身抱拳道:“殿下,臣黃淵有一事相求?!?/br> 黃淵乃是如今的交趾布政使黃福的大公子,他原本是作為海軍與交趾磋商改制海軍的聯(lián)絡(luò)人被派駐到京師, 但是現(xiàn)在交趾的局勢大變,朝廷有了將張輔封于此地的計劃,只等這次戰(zhàn)事結(jié)束,就會有一個結(jié)果。 現(xiàn)在就連黃福都要調(diào)回來,所以黃淵的身份就有些尷尬了。 不過此人也算年輕有為,得了劉江看重,將他由千總提升到副守備,留在了海軍總部當差。 如今的海軍處處在改制,海軍總部也組建了六個督軍使,其實就相當于后世的改制小組,分赴各地監(jiān)督水師到海軍的改制。 抽調(diào)各地精兵強將,組建專門的戰(zhàn)斗艦隊。統(tǒng)一將海軍各地的資產(chǎn)做一統(tǒng)計,然后統(tǒng)一訓練,統(tǒng)一供應。 黃淵五月就被派到了膠東半島,返回京師不到十日。如今天氣炎熱,他有來回奔波,削瘦了許多。 不過他原本有些微胖,如今瘦了一些,加上膚色也曬的黝黑,倒是沒有了原本的書生氣,有了一絲將領(lǐng)的威嚴。 朱瞻基對黃福有很高的期望,因為這人是大明少數(shù)真正的干吏。不管什么職位上,他都能做的井井有條,挑不出半點不是。 因此他對黃淵也是另眼相看,海軍諸將無不知在年輕一代將領(lǐng)中,朱瞻基非常欣賞黃淵。 也因為是他,所以眾侍衛(wèi)才沒有阻攔,任他直接攔到了朱瞻基的身前。 朱瞻基和聲和氣笑道:“黃守備何事相求?” 黃淵沉聲說道:“臣聞知殿下如今欲建第三支使團,故自告奮勇,想在使團中謀一職位?!?/br> “黃守備不喜京師繁華?” “非也,京師繁華臣甚喜,但是臣投筆從戎為的就是欲揚威于海外,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每天與地方將領(lǐng)為一點利益錙銖必較?!?/br> 雖然他的話說的直白,但是卻更讓朱瞻基喜歡。作為改制小組的一員,每天面對的事務(wù)就是跟地方將領(lǐng)相互算計,相互妥協(xié)。 朱瞻基雖然沒有具體參與,但是也知道每天面對的都是狗屁倒灶的煩心事。 黃淵既然是投筆從戎,當然是懷著建功立業(yè)的想法,不然的話,從文官入職,會比當一個武將更安逸,也更清貴一些。 對黃淵的毛遂自薦,朱瞻基還是很高興的,點了點頭說道:“潛九既然有如此抱負,孤定不會讓你失望,你就做好吃苦頭的準備吧!” 黃淵大喜,長揖到地道:“潛九定不辱使命,為大明開疆拓土,弘揚國威?!?/br> 黃淵雖然不從父命,從文臣變成了武將,但是其乃胸中自有溝壑,而非年少偏激。 自朱瞻基永樂七年開始組建幼軍,當時還在京師備考,欲中進士的黃淵。就看到了這個大明公認的繼承人,跟如今的皇上一樣,重武輕文。 黃福雖然能力出眾,但是官路并不順暢,數(shù)次差些就徹底栽了。 黃淵看的清楚,文官當?shù)脑俸茫惨椿噬鲜欠裣矚g你,而且在這條路上,陰謀詭計比武將更多。 他若從文,會自然地被劃進父子一系,父親若倒,黃家必倒。 所以他才想到了投筆從戎,在軍中闖出一番事業(yè),與父親一文一武,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 更不會將家族安危系于父親一身。 他的確也賭對了,朱瞻基年紀越長,偏愛武事就越發(fā)明顯。更讓黃淵慶幸的是,他竟然還成了海軍的總司令,統(tǒng)管大明海軍。 黃淵當初進水師,那是因為交趾大軍大都在張輔的率領(lǐng)下,黃福這個文官是絲毫使不上力的。 所以將黃淵安排進了自己有一絲影響力的水師,如今卻是歪打正著。 黃淵學富五車,又勤奮好學,能吃的了苦,在水師這幾年,雖然還沒有機會發(fā)揮,但是積累已經(jīng)足夠。 如今來到京師,一遇太孫,也就有了化龍的機會。 身在海軍總部,要組建以王景弘為首的第三支使團早就不是秘密,能夠隨王景弘出使,雖然路途危險,但是遠離朝堂紛爭,更能有機會建功立業(yè),比待在大明更有前途。 何況他也打聽過了,王景弘這支艦隊,主要出使的是一些生番地區(qū),而這些地區(qū),絕對少不了建功立業(yè)的機會。 朱瞻基當然不知道這個黃淵已經(jīng)將他摸透,迎合著自己的喜好。不過他即使知道,也不會在意,因為他更重視的是他有沒有能力。 一個擅長布局,擅長思考,并且有能力去實施的人,會讓他更喜歡。 海軍大院的門口處,興建了一片會廳,來海軍辦事的其他衙門的人員,都是在這里進行接待。 一號會廳內(nèi),紀綱帶著莊敬坐在長桌前,安坐如鐘。 這間會室與后世的會廳相差不大,有休閑聊天區(qū),有一個長桌方便談判。 看著這與其他衙門完全不同的布置,心里沒有絲毫懷疑,這一定是出自殿下的手筆。 如今的其他衙門也都興起了一股向海軍學習的風氣,還別說,這樣一來,任何公務(wù)都變的容易溝通起來,還不會影響本部的工作。 (新書成績撲街了,昨天有些失落,所以更新晚了,今天跟大家說聲抱歉。我會盡快調(diào)整好心情與情節(jié),以更精彩的內(nèi)容奉獻給大家。今天保底兩更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