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拯救七零小知青(10)
書迷正在閱讀:告白送錯情書之后、我只想當(dāng)個聯(lián)姻工具人、不敗刀狂、凰盟、當(dāng)白月光修仙穿回來后、穿書八零能茍就茍、當(dāng)女帝穿成女扮男裝練習(xí)生、史上最強(qiáng)侯爺、賣慘學(xué)101[快穿]、洪荒之功德天榜
鐵鍋不好買,并且她買的一系列東西都要票,不僅糖票、鹽票、肥皂票、蔬菜票、汗衫票都要票。收藏本站幸好現(xiàn)在有一個政策是知青第一次買東西不要票。 大劉莊村的人干活很麻,第二天就把她的屋頂修復(fù)好了。幾個人站在屋頂上,幾個人站地上。幾十斤重的草墊子一甩就甩到了屋頂,一層層的鋪上去,再蓋上油氈布,平滑漂亮的屋頂就做好了。 隊長說是義務(wù)幫忙,可蘇瑾歌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要給人家什么好,就給了隊長五塊錢。起碼讓那些鄉(xiāng)親們吃一頓好飯,也算她的心意了。 隊長臉色不好看?!敖o你修就給你修了,怎么這么見外呢。冬天又沒什么活兒干,以后你也是咱們大劉莊村的人,給錢算啥?!标犻L還是覺得這小知青手太松了,修一下房子就給五塊錢,五塊錢能買幾十盒煙呢。 小知青手里這么多錢,也不知道她爸媽是愛她還是害她呀。 隊長走了,蘇瑾歌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她生活的社會不說人情冷漠吧,也絕對沒有這么互助。 想來想去心里還是過意不去。把屋里打掃好之后又把李大爺買的東西放好。蘇瑾歌去公社買了幾盒三毛五的大前門煙。 這時候的農(nóng)民抽的都是八分錢一盒的妍,有的在自己地里種點煙葉,成熟之后,用作業(yè)本紙一包也吸的美滋滋。 隊長看見煙眼睛立刻就亮了。臉上表情變了幾回心里進(jìn)行著劇烈的掙扎,嘴上說著不就是換個屋頂嗎,還送什么煙?還是這么貴的煙。然而眼睛卻不停的暼向五盒大前門煙。這一天他只見公社里的干部抽過,當(dāng)時只聞了聞味兒。 不論他說什么蘇瑾歌都笑瞇瞇的,手里捧著大前門遞到隊長眼前,就見隊長越來越掙扎,越來越掙扎,最后終于按捺不住收下了幾盒煙。 然后迫不及待的拆開一盒拿出一支點著,放在嘴里深深一吸,鼻子里噴出幾個煙圈,陶醉的說“大前門就是不一樣?!?/br> 一支煙吸完后才反應(yīng)過來,這是在小知青面前。 “那個啥,沒事兒就回去吧,天挺冷的?!彼逯樥f。 “嗯。”蘇瑾歌轉(zhuǎn)身要走,突然又問了一句“楊紅姐呢?” “跟著你嬸兒去地里看麥苗去了,才來一天手就凍了,你嬸兒給她拔麥苗煮水治凍瘡。” “哦。” 隊長看著小知青傻乎乎的樣子,很替她cao心,朝屋里喊了一聲“二狗!” 二狗同志邁著大步出來了“干啥啊爹!” “去給這位知青同志帶幾捆柴禾,她力氣小,你替她背回去?!?/br> “行?!倍吠就笤鹤呷?。 “謝謝隊長!”蘇瑾歌確實需要,又不知道去哪弄柴禾,說謝謝說的很誠懇。 “謝啥謝啊,應(yīng)該的。” “為人民服務(wù)!”這是背著柴禾雄赳赳氣昂昂的二狗同志。 走在路上,氣氛很尷尬,蘇瑾歌不是個能說會道的人。但是也不能不說。 “二狗同志,請問咱們冬天去哪兒弄柴禾啊?!彼龁?。 “山上多的是,正好山上砍樹,樹枝都用斧頭砍了落在地上,你要是不夠去找我?!倍吠緷饷即笱郏雌饋碇液窭蠈?,是這個時代的主流相貌,性格也很主流,樂于助人。 “不用了,我總得自己去找柴禾的。”蘇瑾歌擺手拒絕又問“二狗同志,你為什么退伍啊?!?/br> 二狗腳步明顯加快,甕聲甕氣的說“因為我受傷了,辦了病退?!?/br> “哦,二狗同志是個英雄啊?!碧K瑾歌贊嘆道。 “那當(dāng)然……”二狗同志眉飛色舞,不過想到了什么又急速的收了話頭?!案『赫f什么……” 那五盒大前門煙讓隊長感到很愧疚,自己就是再想要也不能拿人家小知青的東西,但是這煙他實在是饞。就拿了自家一袋紅薯干和幾斤玉米糝讓二狗送到蘇瑾歌家。 蘇瑾歌自然是千恩萬謝,別看這幾斤玉米糝不算什么,可現(xiàn)在是冬天,農(nóng)民日子過得又困難,一點點糧食都很珍貴,聽說前幾年一袋紅薯就能換人家一棟房子。 晚飯用大鐵鍋做的,玉米糝煮紅薯干,玉米糝有嚼勁,紅薯干又甜又面,蘇瑾歌喝了兩大碗。第一次做飯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食量,還剩下大半鍋。 想起來她來這幾天牛棚都沒有升起炊煙,也不知道那兩個壞分子是怎么過的。聽說是一對夫妻,原先是京大教授。 猶豫再三,不知道怎么才能讓這對夫妻不傷面子的接過這大半鍋的粥。 她跑到牛棚“喂,有人嗎?” “什么事?”一位老人警惕開了牛棚的門,他們住在牛棚,和牲畜住的地方只隔開一道門。不用說也知道環(huán)境不好,可這位老人穿打著補(bǔ)丁洗的發(fā)白的衣服,卻很干凈。 “哦,我初來乍到什么都沒準(zhǔn)備,能不能借你們的盆用一用。” 老頭看看周圍嘆息一聲“你等著?!焙芸炀湍弥芰掀拷o她遞過來。 “謝謝?!碧K瑾歌飛快回到家把溫?zé)岬挠衩准R盛到盆里又飛快的送到牛棚,敲敲門。“盆就給你們放在地上了?!?/br> 她躲在一邊,直到看到老頭兒把盆拿走才回家。 晚上燒水洗澡,把水換成空間水,溫水畢竟沒有熱水舒服。 新買的搪瓷盆,中間印著大紅花,nongnong的七八十年代風(fēng)格,結(jié)實耐用,愛惜用的話,可以當(dāng)傳家寶了。 她手里的三百塊錢還有布票糧票油票各種票都沒有花,買房子買煙買雜七雜八東西的錢都是在知青安置費(fèi)里扣的。 暫時是吃喝不愁了,可是以后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她一定要找到一個副業(yè),維持自己從七三年到七七年的花銷。因為知青每月分四十五斤糧食的優(yōu)勢會很快消失,以后知青和農(nóng)民干一樣的活兒,拿一樣的糧食。 女知青還好,飯量小,每頓飯少吃一點應(yīng)該可以熬下去。男知青就不行了,都是半大小子餓死老子的飯量,餓的狠了肚子里沒油水,簡直是逮著什么吃什么。 正想著怎么致富呢,從遠(yuǎn)處傳來雞飛狗跳的聲音,繼而整個村子里的狗都叫起來。一個凄厲的女聲傳來“我的雞啊,天殺的誰偷了我的雞啊!” 雞蛋是家庭很重要的收入來源,雖然一個只能賣五分錢,不怪她們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了。 大隊長咚咚咚的敲鑼集合,說要趁早找出偷雞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