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兵行險著
實際上這并不能說是新發(fā)明,因為在此之前德軍就這么干過……1939年,德國就將從捷克繳獲的性能優(yōu)良的47反坦克炮裝在了“一號”坦克底盤上,于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種自行反坦克炮。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 “一號”坦克如果硬性要求要像坦克那樣擁有一個能旋轉(zhuǎn)的炮塔的話,那就只能裝兩挺機槍。 這在戰(zhàn)場上顯然只能對付敵人步兵,面對敵人坦克甚至是輕型坦克都只能等死。 但如果不要求旋轉(zhuǎn)炮塔,甚至不要求有封閉的防護空間,那么就能裝上一門穿透力很強的反坦克炮。 這顯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增強了反坦克炮的作戰(zhàn)能力。 反坦克炮通常需要汽車牽引,于是就會出現(xiàn)越野性不強、目標太大等問題。 更糟的還是它反應(yīng)時間太長:如果碰到敵人,反坦克首先要做的就是停車,然后將反坦克調(diào)頭尋找合適的位置架設(shè),接著準備炮彈等等。 這使反坦克炮通常只能用于防御而無法用于進攻,也就是事先構(gòu)筑好反坦克炮陣地將反坦克炮隱藏起來,等敵人坦克經(jīng)過或是進攻時向目標射擊。 這種作戰(zhàn)方式十分被動,但又無可奈何,因為誰也不會用汽車牽引著反坦克炮朝敵人裝甲部隊進攻,這跟找死沒什么區(qū)別。 自行反坦克就解決了這些問題。 它有很快的反應(yīng)速度,因為反坦克炮時刻炮口向前而且做好了發(fā)射準備。同時也不需要汽車牽引。 甚至從某方面說,它與坦克相比還有很多優(yōu)勢,比如反坦克炮射程、穿深、視野和對外感知能力通常都比坦克好。 更重要的優(yōu)點還是它便宜:只需要把坦克炮焊接在坦克底盤上就可以了,幾乎沒有技術(shù)難度。 事實證明曼施坦因的做法是正確的,第11集團軍僅僅只用了兩小時就突破了基輔防線。 舒爾卡同樣是從麥赫利斯那得到的相關(guān)消息。 自從知道德軍開始進攻基輔防線后,麥赫利斯的指揮部很快就忙了起來。 但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在指揮戰(zhàn)斗……勒熱夫距離基輔十萬八千里,中間甚至還有德第9集團軍阻隔,根本輪不到麥赫利斯指揮。 麥赫利斯是乘著這時候四處向人炫耀,當然是隱性的炫耀。 比如他向基爾波諾斯上將發(fā)電報,詢問:“你們做好準備了嗎?在我已準確的判斷出敵人的進攻意圖并及時提醒你們的情況下,你們應(yīng)該做好準備并將敵人狠狠的打回去!” 另外他還向最高統(tǒng)帥部發(fā)了電報:“事情果然像我想的那樣,德國人進攻了!不過,因為我們事先有所準備,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挫敗他們的進攻!” 另一邊接到電報的斯大林和一眾參謀不由愕然,因為事情的確像麥赫利斯說的那樣,德國人把主攻方向轉(zhuǎn)向了基輔防線。 但形勢卻并不像麥赫利斯說的那么樂觀,因為蘇軍的兵力都集中在莫斯科一帶發(fā)起反攻,同時德軍又對通往南方甚至高加索地區(qū)的俄鐵路線展開了轟炸,使蘇軍無法快速馳援。 “這個麥赫利斯什么時候?qū)W會分析敵情了?”斯大林自言自語的說著。 麥赫利斯在勒熱夫指揮部則興奮得手舞足蹈的,他時而叉著腰像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指揮官沖著部下們一陣訓(xùn)話,時而又命令部下了解最新戰(zhàn)況,就像他能把握住戰(zhàn)場上的一切似的。 這使舒爾卡在第一時間就了解到了基輔防線的狀況。 “他們的空軍分成兩部份!”麥赫利斯指著地圖對舒爾卡說:“一部份用于轟炸格爾洛夫卡以南的鐵路線,這顯然是阻止我們增援克里木地區(qū)!” 格爾洛夫卡在蘇聯(lián)縱深在克里木鐵路網(wǎng)的交匯利,轟炸其南部鐵路當然是這方面的意圖。 “另一部份則用于進攻!”麥赫利斯指著基輔防線說:“它們用戰(zhàn)機摧毀我們的坦克,然后從防線突入縱深越過第聶伯河往縱深推進!” “他們沒有進攻敖德薩?”舒爾卡有些意外。 “當然有!”麥赫利斯回答:“不過他們是用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包圍敖德薩,其主力部隊也就是第11集團軍和意大利遠征軍則只撲克里木!” 曼施坦因這種大膽的作法讓舒爾卡大感意外。 因為就像之前所說的,對于德軍這個計劃來說,敖德薩會是比基輔更重要的一個要地,因為它背靠著黑海實際上無法包圍。 除非德國有海軍進入黑海,否則蘇軍在敖德薩就是進可攻退可守。 另一方面,德第11集團軍主力孤軍深入,一旦基輔與敖德薩之間再來一個像之前舒爾卡做的那樣穿插,德第11集團軍就會被分割包圍。 但舒爾卡卻知道曼施坦因不會這么簡單,他會這么做肯定有他的思考。 舒爾卡想的沒錯,曼施坦因的確考慮到這一點,甚至還遭到參謀的反對。 “將軍,我們至少攻下基輔或是敖德薩兩者之一!”參謀說:“否則我們的后方就暴露在敵人的兩面夾擊之下,我是說……雖然我們能突破他們的防線,但他們能再次把這道防線補上!” “不,艾瑞克!”曼施坦因回答:“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 頓了下,曼施坦因就接著說道:“攻下基輔要多長時間?或是攻下敖德薩要多長時間?一周?一個月?那時即便我們做到了,而且持續(xù)對敵人鐵路實施轟炸,但俄國人依然能在克里木做好準備,到時我們連攻下克里木都困難,就別說進軍高加索劍指巴庫油田了!” “但是現(xiàn)在……”參謀擔(dān)憂的看著地圖。 “這次進攻打的就是時間,明白嗎?”曼施坦因指著地圖說:“時間,只要我們短時間拿下克里木,那么俄國人就無法從克里木向敖德薩提供補給,如果我們再快速進軍高加索并占領(lǐng)那里的港口……俄國人的黑海艦隊就會被我們越逼越遠,于是我們的危險也就不存在了!” 參謀聞言不由點了點頭,這就是“閃電戰(zhàn)”,也是兵行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