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楊沂中在千里鏡中看到韓常所帶的金兵正沿著河岸滾滾而來。雖然這些金兵都禿頂結辮,但與金兵打過多年交道的楊沂中知道,這些兵卒并非女真韃子兵,除了一些百夫長,千夫長等頭目外,基本上都是漢人兵卒組成的“簽軍”。 看到這,楊沂中冷笑一聲:“二韃子韓常,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倍蠓愿老氯ィ骸皞魑臆娏睿羞M攻陣形?!?/br> 漢軍迅速將行軍隊列變換成進攻陣形,在連天的鼓號聲中向韓常的金兵殺去。 此時,韓常卻下令停止了前進,反而讓金兵步卒變換成防御陣型。楊沂中的一個參將提醒到:“啟稟將軍,這金軍之中未見騎兵,太反常了。一般來說金軍無論在何處駐屯,多少都會配置騎兵。即使不配置拐子馬和鐵浮屠,普通騎兵也會配置。他們不會在兩軍步卒交鋒之時用已遠伏在外圍的騎兵突擊我側背?” 楊沂中聽了這話,覺得有些道理,便傳下去兩條軍令,一是派出數(shù)十偵騎在外圍五里范圍內(nèi)偵查警戒,二是要在進攻時軍陣后方的火槍手不得開槍,保留住手中火槍已裝填好的彈藥。 韓??吹綕h軍越行越近,心情就像看著一個正走向自己陷阱的野獸。雙方相距不到百步時,兩軍陣前的空中出現(xiàn)密集的箭矢來回飛梭著。漢軍前方的火槍手將背上的大盾早就持于手中,現(xiàn)在舉盾于身前。后方的背嵬卒已策馬向右翼展開,一方面規(guī)避箭矢,另一方面企圖迂回到金兵左翼側面突擊。 漢軍長槍手身上那被沖床冷軋出來成型的類哥特鎧在初夏的陽光照射下閃閃發(fā)光,照的人睜不開眼。韓常對如此精良甲胄也是吃了一驚。他心里叫道:【打造如此一套甲胄得需要多高技藝水準的工匠,得耗費他多長時間。漢軍哪來這么多技藝高超的工匠?!?/br> 兩軍相距不到百步時,漢軍軍陣突然停止前進,前方的兵卒打開大盾支架端放在地上,而后齊齊蹲坐在地上,將火槍架在大盾之上。 韓常正納悶漢軍要耍什么花樣時,那些大盾后猛然騰起一陣白煙,而后一連串清脆的巨響在韓常耳邊轟然而鳴,將韓常嚇了一跳。自己陣前第一列的不少刀盾手像是隔空被人推了一把,向后摔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爬起來。但是他們身前的櫓盾拼起的盾墻似乎完好無損。 韓常驚叫道:“南蠻子用了什么巫術?!”站在陣后的他自然是看不見那些櫓盾上突現(xiàn)的小孔。金兵陣中頓時慌亂了起來,幸運的是漢軍這樣的“魔法”沒有連續(xù)施放下去,火槍手放完槍后,漢軍繼續(xù)停駐在原地,等待他們裝填彈藥。混亂的金兵軍陣漸漸恢復了平靜。 但是片刻后,白煙巨響和刺鼻的硝煙味再次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金軍陣前的櫓盾后又倒下去不少金軍兵士。剛剛恢復正常的金兵軍陣再次混亂起來。 參將提醒還處于震驚狀態(tài)的韓常:“都統(tǒng),南蠻子的騎隊從我們左翼抄上來了。”韓常這才恢復了正常,喝令道:“全軍環(huán)形防御,我們只需堵住他們的前方,鐵浮屠和拐子馬將包抄他們的右翼和后側,而他們的左邊是淮水。只要我們的鐵騎及時趕來,就是這些南蠻子的末日!” 他說這話的同時,對面漢軍軍陣后,一名偵騎飛馬而來,離楊沂中還有數(shù)仗遠,就高喊道:“報!…三里外發(fā)現(xiàn)大量金兵鐵騎,正向我軍馳來!” “說清楚,什么金兵鐵騎?是普通的金國簽軍騎兵還是韃子的拐子馬和鐵浮屠?多少兵力?” “都有,共計三四千騎!其中拐子馬和鐵浮屠約占一半!” 楊沂中的面色頓時陰沉了下去,他立刻下令火槍兵裝彈后停止射擊,將撒出去的背嵬迅速招回。然后,他再次舉起千里鏡觀察周邊地形,試圖找一處易于防守的地點。 韓常看著在鑼聲中退去的漢軍背嵬騎兵,心中驚訝道:【難道楊沂中發(fā)現(xiàn)我軍鐵騎了?不過無所謂了,到這個時間,自己的拐子馬和鐵浮屠應該已殺至不到三里處,楊沂中已是插翅難飛!】接著他發(fā)現(xiàn)漢軍正向一個易于防守的地勢較高處移動,顯然楊沂中企圖在這高地上擺出防御陣型固守。 “快,全軍前進,截住他們,不要讓他們成陣。”韓常匆忙下令道。但此時,這些金兵混亂的軍陣還沒完全恢復正常,在各級將官頭目催促下,才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最終,在金軍趕來前,漢軍已變換為空心方陣,只有約兩百的背嵬騎兵還未來的及退入方陣之中。他們舉刀策馬沖殺,一下就突入到剛剛將漢軍圍攏的金軍軍陣之中,揮刀左砍右劈試圖殺開一條血路。 這些背嵬騎兵沖入金軍陣中后,被大量金兵攔截,失去速度的他們一個接著一個被亂槍亂矛挑于馬下,亂刀砍死。 楊沂中一看不好,連忙指示令旗兵發(fā)出旗語信號,要這些背嵬騎兵自行向其它方向撤退。但亂軍之中,這些背嵬騎兵哪有機會能看的到這個軍令。 幸虧一名百夫長隨機應變,他雖沒看到楊沂中的軍令,但當機立斷,自行做主下達撤退指令。百余名背嵬騎在一聲接著一聲的尖嘯竹哨聲中向淮水上游快速撤去。 不久北邊的天際線上塵土飛揚,遠伏在外圍的金軍鐵騎殺到。韓強讓三面圍著楊沂中的金兵散開一面,給金兵鐵騎沖擊漢軍軍陣讓出通道,其余兩面步卒列盾固守。 看著滾滾而至的金軍鐵騎,負責正面防御的火槍手的一名百夫長下令他這一面的火槍手準備三段射。但是迅速被方陣千夫長否決了,后者要求密集齊射。 他的理由很簡單,現(xiàn)在陣面很寬,而正面的火槍手相對于這個陣面寬度人數(shù)并不多。那么三段射就沒有實際意義。一排打死三十個人和分三次打死三十個人沒區(qū)別,相反前者對敵人心理上的威懾力相對于后者可能更大些。 此時,人馬具甲的鐵浮屠一馬當先,如同一排鐵塔壓向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