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jié)
陸清嵐自然明白這一點,她也為蕭好玨而高興:“他害了咱們這么多次,也該付出應有的代價了。” 第二日,蕭少玨和嘉和帝請好了假。因為認親是在下午,兩人一起用過午膳之后才上了馬車。 馬車走到一半,有人騎著快馬追了上來,叫道:“王爺,有要事相報!” 車夫停下馬車,衛(wèi)彬上前來在蕭少玨耳邊低語了幾句。男人的臉色頃刻之間就變了。 “這個卑鄙小人!”他罵了一句。 陸清嵐見他臉色不好,問了一句:“發(fā)生什么事了?” 蕭少玨道:“是老四,又起幺蛾子……”他臉上顯出歉然的表情,“我有要事要處理,不能與你同去長興侯府了?!?/br> “你去吧,爹娘和哥哥那里,我會替你解釋的。”別看平日里她經(jīng)常纏著她不放,可是真正遇見了大事,她是絕不會拖他后腿的。她分得清輕重。 蕭少玨在她額頭上親了一口,囑咐道:“一切小心,認親完了就早些回府。”就匆匆忙忙下了馬車,騎馬帶著衛(wèi)彬和十幾名侍衛(wèi)急匆匆地去了。 陸清嵐只好自己趕去長興侯府,見了新娘子蕭琪難免調(diào)笑幾句,蕭琪已經(jīng)梳了婦人的發(fā)髻,一張笑臉紅撲撲的。她是個聰明的女子,在陸宸和紀氏面前絲毫不擺郡主的架子,一口一個爹娘叫得十分親熱。 陸氏夫婦對這個兒媳婦滿意的不得了。至于陸文廷,更是滿面紅光,那股高興勁兒就差從臉上溢出來了。 “王爺怎么沒來?”他拉過meimei的手問了一句。昨日蕭少玨可是答應的好好的,要過來給他撐場子的。 陸清嵐就把路上的事情和他說了一遍,陸文廷神色微微一動,他對朝中的動向十分關(guān)心,喃喃道:“怕是二皇子的事!” 陸清嵐聽了也不由有幾分擔心起來,認親之后就匆匆返回了王府。一直等到天蒙蒙黑了,蕭少玨才從皇宮里返回。 “出什么事了?”陸清嵐一邊幫他脫掉外裳,一邊有些急切地問。 按說女人是不該管朝中之事的,好在這些事情,他從來都不瞞著她。說道:“老四給父皇上了一道奏折,彈劾老二十大罪狀!” “什么?”陸清嵐聽得一愣,“他們兩個不是一黨的嗎?怎么……” 蕭少玨哼了一聲:“我也沒想到老四這么不要臉。按照原本的計劃,扳倒老二,本該順便把老四一起除掉,哪知他竟然趕在兩位欽差回來之前,先發(fā)制人,犧牲了老二,倒把自己摘干凈了?!?/br> 陸清嵐很快明白了來龍去脈,“他竟然背叛了二皇子。這樣兩面三刀,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就不怕全天下人戳他的脊梁骨,就不怕父皇對他心生鄙夷嗎?” 蕭少玨道:“就算是父皇心里厭了他,也總好過跟著老二一起完蛋。若是他真被老二的事牽扯進去,最少也要削去王爵,怕是從今以后再沒有翻身的余地了??扇缃瘢m然名聲沒了,但至少地位還在,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鳖D了頓,他恨恨地道:“真是小看了他了!” 比起蕭少璟,他更恨蕭少玹,大概是蕭少玹一直對陸清嵐心懷別樣意味的緣故。 蕭少玹本來就是這么卑鄙無恥的人,他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倒是沒有出乎陸清嵐的預料。她道:“就算這次讓他僥幸脫身,可咱們逼得他名聲盡毀,日后誰替他賣命都要考慮考慮會不會被他轉(zhuǎn)頭就給賣了。也算是某種程度的勝利了。” 蕭少玨聽她這么一說,心情果然好了不少。 蕭少玨陪著陸清嵐用過晚飯,就去了懷瑾堂與臧元凱以及一眾幕僚商議對策。 ☆、第251章 出局 第二日,通駙馬和松閣老回到京師,兩位欽差大臣誰都沒見,立即進宮面見了嘉和帝。 建始殿戒備森嚴,偌大的殿堂中,除了一個伺候圣駕的張秀,再沒有旁人,兩位大臣在建始殿呆了一個多時辰,出來的時候全部面色如土,據(jù)說嘉和帝聽完了兩位大臣的匯報,氣得臉都綠了,當場就掀翻了桌子。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朝中表面上沒起什么大的波瀾,暗地里卻是暗流洶涌。很快兩位欽差的調(diào)查報告便經(jīng)由通政司遞到了內(nèi)閣,談紹元固然在衡州胡作非為,攪得天怒人怨,證據(jù)確鑿不說,二皇子包庇談紹元,私自調(diào)兵鎮(zhèn)壓良民,甚至圍捕欽差身份的陸文廷,這諸多事情也全被揭露了出來。 朝中的大臣哪個不是jian猾如狐之輩,因為兩位欽差大臣之前見過皇上,他們敢把這件事寫在正式遞交到通政司的奏折上,就說明了皇帝是打算放棄二皇子了,否則他們也不會把事情說得這么詳盡。 有些事大家心里清楚可以,可一旦放在桌面上,那就必須公事公辦了。所以不用蕭少瑜和蕭少玨鼓動,言官御史們一窩蜂地上書彈劾二皇子,什么貪污受賄、結(jié)黨營私、欺男霸女,亂七八糟的事全都來了。 蕭少瑜和蕭少玨正是幕后cao盤的兩個人物,不過為了避嫌,兩人私下里卻并不見面,只通過陸瀚聯(lián)絡。蕭少玨三天兩頭地帶著陸清嵐回娘家,看望岳父岳母都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陸瀚這個中間人,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大皇子。 一時間,慶王爺盛寵王妃的名聲不脛而走。 想要扳倒一位親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即便是證據(jù)確鑿,而且二皇子又犯下大錯,這件干系重大的案子也拖拖拉拉過了半年多才終于塵埃落定。 皇上下旨,二皇子削去王爵,降為輔國公,命其在王府之內(nèi)閉門讀書,沒有皇命,三年之內(nèi)不得出府一步。至此蕭少璟徹底失去了奪嫡的資格,被踢出局去。 嘉和帝對二皇子還是有幾分感情的,據(jù)說一開始他打算保留二皇子的王位,給他留一個郡王的虛職,后來蕭少玨將雍州狩獵二皇子追殺他的事情稟報了皇帝,又將周尋帶出來作證,皇帝這才一怒之下,徹底褫奪了蕭少璟的王爵。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他留著周尋,等的就是今天。 蕭少璟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消息傳到皇宮里,錢皇后當時就昏死了過去。這次不但蕭少璟倒霉,連帶著之前支持他的重臣,也被蕭少瑜和蕭少玨聯(lián)手羅織了罪名,一一除去。錢通因為燕國之敗,直接被貶為庶人,終生不得再踏入朝廷一步,錢寬也因貪贓枉法,從侯爵被降為伯爵。 錢琳一下子成為了罪臣之女,想要進慶王府的門,更是遙遙無期。 倒是八皇子和清蕙郡主的婚事,并沒有因為二皇子倒臺而取消,還是如約舉行。此前六皇子、七皇子已經(jīng)相繼完婚,兩人因為涉入奪嫡并不深,雖然沒有大皇子和九皇子那般大權(quán)在握,風光無限,但是依舊得封為郡王,婚事也辦得風風光光的。 到了八皇子這里,照舊是一個郡王。 成親那天,蕭少玨帶著陸清嵐親自去王府觀禮。 慶王府的朱輪華蓋車在王府的門前停下,蕭少玨先下了馬車,接著回身扶著陸清嵐的胳膊下車,這一對金童玉女般的夫妻一亮相,立刻招來無數(shù)的目光。眾人看向蕭少玨的目光中充滿了敬畏,二皇子倒臺之后,如今朝中只剩下兩位親王,就是瞎子也知道未來的天子就在大皇子和九皇子之間。 蕭少玨如今已取代了二皇子,成為武將派的代言人。他先后主持燕國之戰(zhàn)與南大營的戰(zhàn)爭,自燕國之戰(zhàn)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后,南大營的戰(zhàn)事也漸漸消弭。大梁本想趁著衡州大亂之際占點便宜,沒想到便宜沒占到,反而損兵折將,加上兩國內(nèi)部斗得也很厲害,只好派大臣到京師來求和。 這正中了齊國的下懷。接連的幾場戰(zhàn)爭,加上賑濟衡州的錢糧,齊國的國庫已經(jīng)十分空虛,打仗打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再這么打下去,齊國也實在堅持不住了。 于是嘉和帝裝模作樣一番,從梁國手里敲詐了一筆銀子,就在梁國求和的國書上簽了字。 南線大戰(zhàn)的首功,當然是南大營的歐陽大統(tǒng)領(lǐng)。但是遠在京師調(diào)度糧草與軍備的蕭少玨也功不可沒,尤其是他在大梁建立起龐大的情報網(wǎng)絡,將軍事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歐陽大統(tǒng)領(lǐng)的手中,這才使得他攻無不克。 八皇子的婚宴上,清蕙郡主像是一個扯線木偶一般任人擺布,只在看到了陸清嵐的時候,雙目射出駭人的光芒,那其中夾雜著nongnong的恨意。 陸清嵐并不以為意。 回到侯府之后,陸清嵐聽說南大營戰(zhàn)事結(jié)束,皇帝論功行賞,李玉又升官了。 陸清嵐也是后來才知道李玉在南線的戰(zhàn)爭中深受重傷。因為傷勢太重,歐陽大統(tǒng)領(lǐng)命人將李玉送回京師治療。嘉和帝聽說之后十分感動,派了十幾位太醫(yī)到南安侯府給李玉治傷,李玉也是命大,竟然奇跡般的活了過來。 南安侯府老太君眼睛都快哭瞎了,再不準李玉去南大營打生打死。南岸侯府為了留住李玉,很快就為他定了一門親事,女方是吏部左侍郎府的千金,不但才華卓著,更是貌若天仙。 李玉十分平靜地接受了這門親事。李玉自打從南大營回到京師,從始至終,一次都沒提過陸清嵐,連打聽都沒打聽一句。就連李延都才不透弟弟的心思,他還以為弟弟經(jīng)歷了生死,把這份感情看淡了。 南安侯府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李玉婚禮,婚期定在十二月。李玉在成親之前一直表現(xiàn)得十分平靜,不像是一個即將結(jié)婚的人那樣興奮,但是也沒有出言反對。 到了成親那日,作為好兄弟,蕭少玨也親自到侯府祝賀。陸清嵐為了避嫌,沒有出席李玉的婚禮。 李玉將新娘子迎入府中,來到來賓席上敬酒。以蕭少玨如今的地位,自然是坐在最尊貴的第一席,李玉端著酒杯走到蕭少玨跟前。蕭少玨起身,含笑道:“阿玉,恭喜了!” 李玉一直對陸清嵐念念不忘,所以蕭少玨是最希望看到李玉成親的那個人。 李玉舉杯道:“還沒恭喜王爺新婚大喜呢!我當時在南大營,不能分、身返回京師喝一杯喜酒,真是失禮了?!?/br> 蕭少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阿玉在南大營倒真是長進了不少,以前這樣的話,你可是不會說的。” 李玉笑了笑,一仰頭把杯中酒喝干,然后把杯底亮了亮給蕭少玨看。 蕭少玨也十分豪爽地一口把杯中酒喝干了。他不知道,李玉忍了又忍,才終于忍住沒有問出一句:“她還好嗎?” 這陣子就算他沒有刻意打聽,可是慶王爺盛寵王妃的事情他還是多多少少聽說了一些。 既然和你有緣無分,那么看著你得到幸福,我也就安心了。 李玉沒在和蕭少玨多說話,便繼續(xù)敬酒去了。 李玉敬酒完畢,有些微醺地回到洞房。 妻子顧蕓已經(jīng)等得有些急了,急忙起身道:“爺回來了。” 李玉點了點頭,顧蕓急忙上前親手幫他除去外裳。李玉擺了擺手:“你們都退下吧!”這話是對著丫鬟們說的,呆在新房內(nèi)的幾個丫鬟立刻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顧蕓臉色微紅,呢喃道:“夫君……” 李玉在床邊坐下,道:“你也坐吧?!?/br> 顧蕓便走過來,挨著李玉坐了下來。李玉一伸手,撫上了她的臉。顧蕓已經(jīng)洗去了臉上的脂粉,這張臉,皮膚細膩光滑,異常精致,都說她是京師出名的美人,果然名不虛傳。 可是再美麗又有什么用,又不是“她”。 顧蕓的臉燙得厲害,卻沒有絲毫的掙扎。嫁進來之前,她聽說李玉的脾氣有些不好,可她還是義無反顧。李玉那樣一個美少年,她完全拒絕不了。其實從前她在宴會上見過李玉,只一眼,便對他一見鐘情。 直到今日,李玉待她一直溫文爾雅,她的心徹底放下了。她鼓起勇氣,低聲道:“爺,歇下吧?!苯袢帐嵌捶炕T夜,當然應該做些最該做的事情。 李玉“嗯”了一聲。顧蕓以為他答應了,便脫了鞋在床上躺好,李玉忽然在她的脖頸上輕輕砍了一記,顧蕓哼都沒哼一聲,便暈了過去。 李玉扯過被子給她蓋好了,轉(zhuǎn)身出了房門,門口守著的丫鬟們?nèi)忌笛哿?。這怎么又出來了? 李玉哼了一聲:“你們都給爺守在這兒,沒有爺?shù)拿?,一步也不許離開?!?/br> 李玉走進廂房,他的小廝正在收拾行李,李玉平靜問道:“好了沒有?” 小廝抬頭看了他一眼,叫了一聲:“爺,咱們……真的要走嗎?” 李玉點了點頭,“快點,再不走,咱們就走不了!” 小廝不敢多說什么,匆忙把行李打包好,然后兩人提著行李去了馬房。 半個時辰之后,李玉離家出走的消息傳到了老太太的耳朵里。李玉留下一封書信,他在信里大意寫道:兄弟們都在南邊打仗,我不能一個人呆在京城,我已遵照長輩的意思成親,算是盡過孝了,請長輩們不要攔阻他去前線盡忠。 ☆、第252章 離心 李玉走得義無反顧,南安侯府派人去追,未必就追不上。不想李玉早就想好了對策,他在走之前,特意給嘉和帝上了一封奏疏,表示新婚之后要立即趕去南邊鎮(zhèn)守。嘉和帝感其忠義,大加贊賞,把他官升一級,并且號召京中的紈绔子弟們都向李玉學習。 皇帝表明了態(tài)度,南安侯府也不好和皇帝唱反調(diào),只好捏著鼻子認了。 陸清嵐聽說了這件事,也唯有一嘆。 天氣越來越冷,眼看著就過年了。這陣子皇帝對蕭少玨愈發(fā)倚重,小兩口的日子也像是蜜里調(diào)油,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膩在一起。過年的時候,宮里少不了各種慶典,蕭少玨帶著陸清嵐,各種花式秀恩愛。 過完年不久,就是皇帝的萬壽節(jié),蕭少玨給皇帝精心準備了禮物,并且在萬壽節(jié)當日上書皇帝,要求進行兵制改革。 這份改革的奏章出自臧元凱之手,洋洋萬言,蕭少玨帶著陸文廷和幕僚們反復研究了小半年才拿出來的成果,皇帝看了之后,只說是事關(guān)重大,要拿到大朝會上去研究。 蕭少玨知道此事的確事關(guān)重大,倒也沒有怎么著急。臧元凱的兵制改革,簡單概括就是四個字——精兵強兵。如今大齊擁有將近百萬軍隊,采用的衛(wèi)所屯田制,簡單點說,就是士兵們分散在各地的衛(wèi)所之中,士兵出自軍戶,軍戶都有屯田可供耕種。平時沒有戰(zhàn)事的時候,士兵就是農(nóng)民,負責耕種土地,朝廷只負責京師戍衛(wèi)部隊的軍餉,其他衛(wèi)所的軍餉概不負責。 太.祖爺創(chuàng)立這個制度的時候,想的是不費一兩銀子,養(yǎng)活百萬軍隊。建國之初,這個制度還能堅持下去??墒请S著君王一代代傳承下去,漸漸生出了許多的弊端。衛(wèi)所的千戶百戶們大量吞并軍戶的土地,軍戶們變成了軍官們的佃農(nóng),日子過得十分清苦,加上平日里疏于訓練,百萬大軍變成了百萬農(nóng)民。沒有絲毫的戰(zhàn)斗力可言,而且真正打起仗來,各個衛(wèi)所根本就提供不了足夠的軍糧器械,還要張開手向朝廷要錢。 算來算去,也就是拱衛(wèi)京師的十幾萬軍隊和南大營的幾萬軍隊有些戰(zhàn)斗力。 臧元凱提出,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改軍戶制為募兵制。所有軍隊統(tǒng)一由國家財政供養(yǎng),提高士兵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并且裁撤冗余的衛(wèi)所和軍隊,將軍戶變?yōu)槊駪?。臧元凱認為,大齊現(xiàn)在的國力,根本養(yǎng)不起百萬軍隊,也不需要那么多軍隊,軍隊若是訓練有素,有二十萬軍隊,足夠橫掃天下了。 當然還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若能執(zhí)行下去,可以說都是利國利民的。 只不過誰都明白改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軍中積弊日久,有識之士早就看得分明,先帝之時就搞過改革,可是因為侵犯了太多大佬的利益,遭到頑固派的極力反對,兵制改革剛開了個頭就不了了之,還導致內(nèi)閣首輔下臺背鍋。 所以這件事能不能推行下去,還要看嘉和帝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