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齋飯
阮蘊安獨自一人回到主廟。 只見林大牛神色焦慮地站在門口走來走去,時不時地抬頭望著通往主廟的路,明顯是在等著她。 看見她的身影,才滿身放松下來,笑吟吟地招呼道:“閨女,冷不冷的?” 這人生路不熟的,怪擔(dān)心的。若不是有個小沙彌陪著,他早就出去找了。 “我不冷的。我在拜惠悟大師那里多花了點時間?!比钐N安稍微解釋了原因:“沒誤事吧?” “你小孩子家家的,能誤什么事?”這雪是越下越大了,林大牛幫忙抖落了她披肩上的雪花,說:“先進里面暖和暖和。” “姑母,表哥,我回來了?!?/br> “冷不冷?”林太后比林大牛要直接多了,直接拉過阮蘊安有點凍僵的手,用自己的雙手捂住。 “沒事,厚實著呢?!比钐N安笑嘻嘻說著,示意自己穿的可是羊毛做的裘衣,格外暖和。 林太后摸摸這裘衣的厚度,確實如她所說的,才轉(zhuǎn)移話題:“惠道主持說是留我們吃過齋飯再走,我答應(yīng)了?!?/br> “這?”她不解地問道。 “再急也不差這會?!绷痔筝p輕地?fù)u頭:“且吃齋飯修福報是佛教之說?!?/br> “好”,阮蘊安順從地應(yīng)著。 該著急的元歷帝,這會是陰沉著臉,阮蘊安猜測,是因為林太后和他意見不符所致? 惠明一直擔(dān)心小施主會亂走,看到了她的身影在這里,才放穩(wěn)心,走進朱廟里。 “幾位施主,我們齋飯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請移步至五觀堂?!?/br> 一般寺廟里吃齋飯的地方可稱為五觀堂,食存五觀。 吃齋飯時也是有規(guī)矩要守,四人也未曾有過這樣的體驗。 走進五觀堂,天馬寺的僧人已經(jīng)端端正正地坐好了,每個人的前面擺放好整齊的飯碗,有四個空位是一起的。 人數(shù)不多,攏共才十人,見有人進來,只好奇地看上一眼,不多言多語??吹贸鰜砥綍r墨守清規(guī)是常態(tài)。 照理說,能夠把一個正在日漸式微的寺廟管理的如此好,惠道真是好色之人?阮蘊安腦中一閃而過這絲疑問。 食齋前念誦《供養(yǎng)偈》是不可少的儀式,阮蘊安等人入鄉(xiāng)隨俗,吃飯的動作都模仿著周邊的僧人,生怕不敬佛祖。 齋畢,一僧人起腔,眾人誦起《結(jié)齋偈》。 簡單的一頓齋飯,向四人展現(xiàn)了佛門的莊嚴(yán),僧團的威儀。 “所謂: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幾位施主應(yīng)是有所感悟了。”惠道微笑地看著眾人說。 “確實如此,多謝大師款待”,林太后附和著,她仿佛真的得到了內(nèi)心的清凈,這一次齋飯,比她獨自研究佛經(jīng),要收獲良多。 “那就好,老衲打點好一切了,這就和施主們?nèi)ゾ├锇伞!被莸劳nD了一下,為難地看著各位:“只是老衲還要帶上一徒弟,好幫我打下手?!?/br> “自然可以?!鼻笕擞星笕说膽B(tài)度,元歷帝好脾氣地答應(yīng)。 “好,這就啟程吧?!碑吘故且M別人的家中,惠道示意背后的徒弟跟眾人問個好。 林太后和元歷帝了然,惠道早就做好安排了。 這人就是何寬,一會的功夫,他就把頭發(fā)給剃,儼然就是遁入空門的僧人,肩上掛著個包袱,低垂著頭,他的表情舉止管理的很成功,不亢不卑地先念佛號,再道了句施主好,眼觀鼻,鼻觀口,素不相識。 他們這方說罷,便率先走出齋堂,往天馬寺門口走去。 林大牛落后幾步,和阮蘊安齊步,看著前面的人走遠了幾步,小聲地詢問到:“閨女,你吃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