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jié)
“媽,我不吃了,不餓。”姚祺年沒胃口。 “不吃哪成啊,你爸還讓你去生產(chǎn)隊,叮囑你把扁擔帶上,我估計是隊里要分稻種,還不知道要折騰到啥時候...”王乃云絮絮叨叨的說著。 一旁的姚祺芳悄悄把最后一碗紅薯粥倒進自己碗里。 等王乃云發(fā)現(xiàn)的時候,小姑娘已經(jīng)咕嚕咕嚕喝下大半碗了。 “哎呦,你個死孩子!你哥還沒喝呢!” 罵歸罵,王乃云還是讓小閨女喝了剩下的粥,手心手背都是rou,閨女她也疼,何況她老來得女,大兒子和小兒子都是二十出頭的大小伙兒了,閨女才十三歲。 見小姑娘胃口好,姚祺年干脆把他剩下的粥也了小姑娘。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說實話,現(xiàn)在這個家除了窮點,姚祺年還挺喜歡這家人的,尤其是他這個小妹,機靈活潑,手腳還特勤快。 姚家現(xiàn)在是兩代同住,戶主是姚四海,也就是姚祺年現(xiàn)在的父親,今年才四十出頭,不過因為常年cao勞,看著像是五十多歲的人。 姚祺年現(xiàn)在的母親叫王乃云,跟姚四海一樣歲數(shù),看著也很顯老,和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婦女一樣,喜歡東家長西家短。 兩口子生了兩男一女,老大姚祺田,二十三歲,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和貢付姐結婚半年多,目前還沒有孩子。 姚祺年是家中老二,比姚祺田小三歲,高中剛畢業(yè),兩個月前跟新老三屆的考生一塊參加了高考,可惜沒能考上。 姚祺芳是家里小妹,剛上小學五年級。 至于族里的其他叔伯,姚祺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認清。 吃過飯,王乃云早早把扁擔拿出來,又拎了兩個笆斗。 “要是分稻種,就裝笆斗里先挑回來,知道不?”王乃云叮囑。 不怪她絮叨,而是小兒子之前一心撲在讀書上,農(nóng)活干得少,家里也巴望他能考上大學吃公家飯,很少打擾他學習,可惜還是沒能考上。 為此,小兒子悶悶不樂了很久。 原本兩口子還擔心他想不開,直到現(xiàn)在見他沒所謂的樣子,這才放心下來。 “好了媽,我知道了?!迸峦跄嗽圃賴Z叨,姚祺年趕緊挑上笆斗去生產(chǎn)大院。 作者有話要說: 日更,晚八點,追過文的妹紙應該都知道,山楂不喜歡坑文,挖一坑填一坑。 感興趣的妹紙可以放心跳坑~ 就是個富二代進化成糙漢子的故事~ 男主視角,不是耽美哈,有女主角的~ 第2章 勸說相親 涇河縣是一山兩水七分田,水田居多,旱地偏少,這里人祖祖輩輩都以種水稻為生。 大圩生產(chǎn)隊有近千畝水田,分地單干后,平攤到每個社員頭上有兩畝三分地。 姚家六口人,共得十三畝八分地,這十三畝八分地里,有十畝水田,三畝多旱地。 丈量地的時候,姚祺年也在場,一畝地長十丈,寬六丈,為了方便確認,每隔十丈和六丈,就會埋一塊長石板做標記,姚家的十幾畝地都是戶主姚四海親手埋下。 地丈量了,眼下生產(chǎn)隊還有公用的農(nóng)具器械沒有分攤。 姚祺年挑著扁擔到生產(chǎn)大院時,大院里已經(jīng)擠滿了社員,姚四海跟大兒子姚祺田站一塊,正交頭接耳說著什么,姚祺年一眼便看到了他們。 “年娃子,我跟你大哥商量了,一會兒你去抓鬮?!币λ暮4甏晔郑瑵M手心的汗。 沒分開單干前,農(nóng)具器械都是從公賬上支錢買的,現(xiàn)在自然要平攤。 不過為了防止大家伙有意見,在抓鬮前,生產(chǎn)隊會計把農(nóng)具器械做了簡單分類。 隊里有一輛手扶拖拉機和一輛小四輪,這兩臺大件器械,肯定要歸為甲類。 除此之外,兩頭牛,兩頭驢,一匹馬,歸為乙類。 再往下,鋤頭、鐵犁、鐵叉、鐵锨、鐮刀之類的小件農(nóng)具,一概被歸為丙類。 像豬、羊、雞、鴨、鵝、魚,都被分到丁類。 至于稻種、麥種、豆種之類,不用抓鬮,每家每戶都會分到。 每個社員有三次抓鬮的機會,這樣一來,大家伙即便抓到的東西有好有差,也不會懸殊太大產(chǎn)生矛盾。 “我手可臭了,要是抓不好,可別賴我?!币髂晟阶畲蟮倪\氣就是投胎成富二代。 “年娃子,咱聽爸的,還是你去抓?!币魈镉X得弟弟好歹念過高中,手氣應該不會太差。 不過念書多怎么就等于手氣好了? 姚祺年當然理解不了他大哥的腦回路,只好排進抓鬮的隊伍里,依次在三個木箱里各抓一個紙棒。 抓鬮之后,姚四海迫不及待讓姚祺年打開看。 “快念念,咱們都分到了什么?” 姚祺年挨個解開,嘴里念道:“手扶拖拉機二十分之一輛,牛三分之一頭,豬二分之一頭,鋤頭一把,鐮刀兩把,鐵叉兩把,魚五斤,大母鵝一只?!?/br> 姚祺田不解道:“二十分之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