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jié)
雨聲紛繁,書生突然問道:“林師兄,離開南淵后,你過得開心嗎?” 林渡之:“悲歡匆匆,行走世間,聞思修行,無所謂在不在學院。” 書生扯出一抹苦笑:“當年我在南山后院讀書、辯難,何等意氣風發(fā),紙上談兵指點江山,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只等時運一至,便乘風而起,做一番大事業(yè),名垂青史。亂世忽至,大家離開學院出去闖蕩,有修為的從軍掙功名,或做了漂泊散修,沒有修為的拜入別人門下做幕僚,出謀劃策,成全人家的功業(yè)……” “經年沉浮,才知道大事業(yè)沒那么容易成,自己也沒什么了不起。誰能掌握命運,做翻云覆雨手,到頭來不得不接受,我本就是個平凡的普通人?!?/br> “師兄道高,自然與我們不同,或許不懂……” 林渡之認真聽完,說道:“有什么不同。” “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遭受苦痛,我即使不眠不休,也無法救治所有人。我治好的人,或許第二天就會死于戰(zhàn)火、死于橫禍,但我還是每天行醫(yī)。百舸爭流,我不想做船,也不想做掌控船只的水流。我在岸上走自己的路,比乘船辛苦,卻讓我感到內心滿足?!?/br> “有來有往,有破有立。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br> 書生聽罷鄭重行禮,長揖及地:“受教了?!?/br> 林渡之隨之起身,還他半禮:“不敢當。” 天光微亮時,春雨漸漸停歇,書生向林渡之辭行,才發(fā)現(xiàn)他身后縮著一個小孩子,裹著一件林渡之的披風。約莫六七歲,很不起眼,令他原本以為那是一包行李。 玉雪可愛的小孩睡醒了,伸出腦袋,揉著眼睛。 蒙蒙亮的晨光中,他似乎看到了一雙淺金色瞳孔。 再看卻是尋常黑色,心想是自己一夜未眠,神思恍惚,產生錯覺了。 昨夜廟里躲雨的旅人們陸續(xù)離開,只剩林渡之和小孩。 “休息好了嗎?” 孩子軟糯糯地答:“嗯,我們也走吧。” 林渡之取出一條三指寬的白絹,為他系在眼前。 孩子伸出小手,拉著他的衣角站起來。 林渡之將竹杖遞給他:“走?!?/br> 朝陽初升。 他帶著撿來的可憐孩子,向東邊走去,路上繼續(xù)行醫(yī)治病,也與人聊天,答疑解惑。 孩子跟在他身后,看他行醫(yī)、看他講經、發(fā)愿、開示眾生。 心想這就是轉世佛子嗎,看起來真的好弱啊。 像雪域上的長毛兔子,明明一根手指就能摁死,卻偏喜歡看它們滿地打滾撒歡。 作者有話要說: ps:“道不虛行只在人”出自宋代邵雍的《觀易吟》 第105章 你快活嗎 林渡之撿到孩子時, 恰逢魔王的死訊傳開, 市井間熱鬧喜氣,人們暫時忘卻戰(zhàn)亂苦痛, 奔走慶祝。他們以為, 最為可怕、永生不死的魔王都已經死去, 東境的戰(zhàn)爭很快就會結束,又回到太平年歲好日子。從此往后, 人族再不受魔族侵害。 文人墨客甚至開始酒樓集會, 寫詩作賦,歌頌首輔偉大功績:人族戰(zhàn)勝異獸之后, 又將戰(zhàn)勝魔族, 成為這片大陸唯一的主宰、最后的贏家。 魔族終將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像如今瀕臨滅絕的異獸那樣。 就連乞丐和地痞也感到快樂,他們表達快樂的方式,是拿別人取樂。比如欺負更弱小、無力反抗的人。 被圍堵戲弄、丟石塊和泥巴的小孩拼命逃跑,一頭撞在青衣修士身上。 一雙干凈修長的手扶他起來, 身后追趕他的人見狀一哄而散。 林渡之本沒有在意這件事, 低頭時忽然一怔。他看見了這孩子的眼睛。 小孩瑟縮地退后兩步。 “生來便是如此嗎?” 孩子說話聲音軟糯可憐:“是, 我的眼睛不好?!?/br> “哪里不好?” “與別人不一樣,就是不好?!?/br> “你的家人呢?” “我沒有家人。” 林渡之俯身道:“這不是你的錯?!?/br> 他還沒有去過雪域,對于魔族的了解,大多來自于經書、典籍、世人傳說。 他想,自己遇到的,應該是高等魔族與人族的混血, 所以瞳孔有時會變成淺金色。 “你不該在這里。你應該去東邊?!?/br> 在這里受人欺負,哪天激起血脈里的魔性,必然后患無窮。就像病弱的老虎崽子混入羊群,羊群尚且渾然不知。 換成其他修行者,多半已經痛下殺手。 林渡之回憶起與顧雪絳分別那夜,校場上尸首分離的小孩。直到今天,他依然不同意顧雪絳的觀念——有些存在即原罪。 他做不到殺死一個尚無善惡之分,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 小孩顯然不明白他的意思:“是,在這里我會被人打死的。哥哥愿意帶著我嗎?我什么都會做?!?/br> 林渡之搖頭:“我的年紀,已經可以當你父親了?!?/br> 孩子立刻改口:“阿爹?!?/br> “不,還是叫名字吧。我名林渡之,你叫什么?” “我沒有名字。您能給我取名嗎?” “我教你讀書寫字,以后你可以取自己喜歡的名字?!绷侄芍粗贿h處一間廟門:“我與你廟前相遇,暫且叫你‘小廟’,你愿意嗎?” “好??!”孩子拍手笑起來:“我就叫林小廟。” 林渡之也笑,一個名字就能讓他如此開心滿足。可見本性是個好孩子。 林小廟當然開心。 這一點他不曾說謊,他確實沒有名字。 人們稱他魔王,魔族稱他‘波旬’,是魔語中神王的意思。他以前不需要名字,沒人會叫他、或者說敢叫他名字。 佛子可真有趣啊。 林渡之原本打算將孩子送到東邊,最好是雪域邊緣,既然不能下手殺他,就送他回到該去的地方。 但小廟非常懂事,見他行醫(yī),便學習照顧病人,風餐露宿不覺得辛苦,隨他一同茹素也十分滿足。 每晚睡前,小廟安靜地聽他講佛經故事,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這使得林渡之愈發(fā)相信,世間眾生本性并無善惡之分,后天的教化與成長環(huán)境使他們不同。 小廟是人與高等魔族的混血,有魔性也有人性,可以成為魔,也可以成為人。 波旬跟隨林渡之學佛理。林渡之因為忙于救人,修行境界進益緩慢,但每日都滿足喜樂。 起初他不明白,這有什么可開心的呢? 他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萬千子民的敬畏,都不曾比林渡之開心過。 漸漸他看什么都新鮮。 萬年不往人間去,人間已換了模樣。 蕓蕓眾生跳不出生老病死的輪回,圣人修成真仙,破碎虛空,離開此方世界。只有魔王永遠存在,千年萬年,孤獨的永生。 不管這是天道的恩賜還是懲罰,總之無趣至極,所以他常年沉睡在宮殿里。 有人借天地之力來殺他,他正好趁此脫身,去尋轉世佛子。 不曾想與佛子為伴樂趣無窮。 那我不殺你了,你也不要去成佛。我們一直這樣,似乎沒什么不好。 *** 興靈二百七十年。初春。 天下宗門結盟,揮師東去。 四萬八千位修行者浩浩蕩蕩,兵分六路,分批乘坐各門派飛行法器,前往白雪關。 飛行法器在云層間投下巨大的陰影,劍閣再次展露出第一宗門的實力。 慈恩寺燃燈法會那夜,傅克己乘坐云船,帶著澹山劍陣,從天而降來解程千仞之危。這次還有另一座更巍峨、更氣勢宏偉的龐然大物,轟隆隆地從后山起飛。 鳥獸奔走,地動山搖。 程千仞第一次看到它時,也嚇了一跳。 邱北解釋道:“這是顧雪絳訂做的云船,甲板能跑開六匹戰(zhàn)馬,船頭兩座箭樓,弓弩手可以射箭,也可以打火銃。船艙三十座火炮炮臺。前天剛完工,我們先替他試用?!?/br> 程千仞:“你之前說,做這個工期很長?!?/br> “一回生二回熟,我在進步?!鼻癖甭掏棠贸鲆粡堅靸r清單:“顧神將現(xiàn)在應該非常富有,所以不能再賒賬了??丛谒悄闩笥训姆萆希医o他打過折?!?/br> 程千仞掃了一眼,貴得嚇人。 云船凌空飛渡,逐流站在甲板欄桿邊向下眺望,許多弟子來找他搭話。 “這是劍閣的飛行法器,很厲害吧!” “船艙里有擴音陣,當初程山主繼任的消息,就是由它告知天下,你要看看嗎?” 逐流態(tài)度親善隨和,與他們談笑,不知不覺聊到程千仞。他問南淵弟子:“聽說哥哥在南央城文思街買了宅子,和朋友們同住,鄰居也都很好……” 南淵弟子露出‘你懂我懂’的眼神:“鄰居當然好啦!詩詞歌舞,吹拉彈唱?!?/br>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br> 逐流一臉不諳世事:“好熱鬧啊?!?/br> 程千仞板起面孔走上前:“與魔族大戰(zhàn)在即,竟不思進取,聚眾談天,程逐流回你房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