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豪門殘疾大叔的逃婚男妻、抱走男主他哥[娛樂圈]、偏偏只想嬌縱你、快穿之二次攻略、為妾、攻略吧,少年(快穿)、殊途同歸:仙君,放了我、美人傾城(快穿)、特種兵之麻辣女兵王、那些年,被搶走一切的白月光[快穿]
然而他們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世界時間線卻不一樣。 三百年前一定有什么橫空出世,破壞了規(guī)則,所以不平事和千歲隨之出現(xiàn)在魔道中,蕭漸羽也跳脫原著,出現(xiàn)在了蕭家。 遭到破壞的規(guī)則已不像先前那樣難以反抗,縱然神尊兩次嘗試扼殺楚佑都慘遭失敗,但他依然沒放棄嘗試。 所以神尊將蕭姚收入麾下—— 也有了他們?nèi)缃竦囊幌盗惺虑椤?/br> 哦對,似乎那位只聞其名的前魔尊,也是在三百年前驚鴻一現(xiàn),留下哀嚎遍野和血流成河。 葉非折垂下眼睛,盡量使自己不動聲色,以免被看出內(nèi)心的翻涌起伏。 他不能夠確定三百年前規(guī)則遭到的第一次破壞,和自己到底有沒有關(guān)系。 但有一件事情,葉非折基本可以確定。 在神尊口中,不平事加上禍世血,可以斬開世界規(guī)則,斬出飛升之路。 連到仙界的飛升之路都可以斬出來,更何況是到葉非折那個原生世界? 想到此處,葉非折飛快掃一眼四周,想看看旁人作何反應(yīng)。 他不掃則已,一掃就僵住了。 葉非折看楚佑覺得熟悉,看千歲覺得熟悉,看宿不平覺得熟悉,看四方宗主也覺得他熟悉。 如果說楚佑葉非折還能理解,但是剩下三個—— 夢里的熟悉嗎??? 他在自己多思多想,和其他三人統(tǒng)統(tǒng)是熟悉中左右搖擺不定。 這時候,葉非折撞上了其他四人的眼神。 驚疑,警惕,又困惑。 他們五人互相對視,交換視線,通過對方那一頭霧水的表情,仿佛看到了鏡子里的自己。 葉非折最終,長長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一定是自己因為自己和楚佑都在場的原因,太過疑神疑鬼,看誰都覺得可疑,看誰都覺得有故事。 在場的,撇開蕭姚和神尊,一共就那么五個人,哪能那么巧全撞上呢?” 楚佑最終,也慢慢地,慢慢地移開目光。 一定是因為自己在場的原因,難免防備心重,容易疑神疑鬼,看誰都覺得像是埋伏。 在場的,撇開神尊,一共就那么六個人,他怎么可能認識呢? 宿不平和四方宗主反應(yīng)過來時,各自也都不再多想,暗自搖了搖頭。 一定是因為自己喬裝進來的緣故,難免加倍小心,格外疑神疑鬼,看誰都像是披著馬甲。 他們交游本來也不廣,和山洞中的守衛(wèi)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哪能那么巧,和五個人全部有舊呢? 只有千歲,脊背挺直,神色驕傲,在一群心里有鬼的人中看著格外鶴立雞群,格外正直清流。 他不屑地冷笑一聲。 自己覺得山洞里全是智障,果然沒想錯。 可不是來現(xiàn)場表演了嗎? 葉非折拋掉自己腦內(nèi)亂七八糟的雜念,不再多想,轉(zhuǎn)口便問道:“不知尊上,打算如何著手此事呢?” 這可是大問題。 要不是想著人家神尊死都快死在他不平事下,人死之前就該物盡其用,葉非折這會兒都要出刀了。 其他五人精神頓時為之一震,目光炯炯! 對,太大意了,竟然讓一個小小守衛(wèi)比了下去! 這種大問題,怎可以輕易放過! 于是在場眾人,皆見到一副難以言喻的奇觀。 只見禍世本世,親自開口問詢神尊道:“不知尊上,想如何對付禍事?” 只見不平事本刀,親自開口詢問神尊道:“不知尊上,想如何對付不平事?” 只見仙首本首,親自開口問詢神尊道:“不知尊上,想如何破壞規(guī)則?” 說罷,他們不顧白光的灼眼,抬頭直視著神尊,目光之熱切赤誠,仿佛一絲一毫都不肯錯過!??! 神尊瞬間被感動了。 他的下屬是何等的熱情,是何等的cao心,又是何等的擁戴他,才能不畏懼這閃瞎眼的白光,不畏懼這懸殊如云泥般的身份地位之差,這樣殷勤的詢問他,監(jiān)督他? 是物理意義上閃瞎眼的白光。 畢竟神尊本人已經(jīng)是物理意義上的眼瞎。 就連蕭姚戴上易容站在他面前,他也沒發(fā)現(xiàn)蕭姚比起往昔來,臉上有任何不對勁之處。 神尊沉吟著想要開口,想要給他的下屬們一個盡善盡美的答案,才可以不辜負他們的忠心耿耿。 但是當要開口時,神尊茫然了。 對啊,他打算怎么搞禍世,怎么搞不平事,怎么搞規(guī)則來著? 他只知道他得搞禍世,得搞不平事,得搞規(guī)則。 但是怎么入手,如何入手,該用什么激禍世現(xiàn)身,該用什么讓不平事自投羅網(wǎng),神尊毫無頭緒。 或者說根本沒思考過更為恰當。 這種事情,難道不是直接打就可以的嘛??? 但是,面對著下屬一個比一個更盼望的眼神,這種不負責任的話,神尊說不出來。 畢竟說出這種不負責任話的,一聽,就是個不負責任的領(lǐng)導人。 他只能清清嗓子,為掩飾尷尬,亡羊補牢一般表揚蕭姚道:“阿姚,你做得很好?!?/br> 自己屬下,是多么死氣沉沉的一潭死水,神尊是知道的。 他從來沒有指望過能從自己屬下身上聽到吹捧,聽到鼓勵,聽到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