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救的人想要上我怎么辦(1v1,H)、發(fā)情期(NPH)、快穿之星眼醉、善枯(高H)、醉春風(1V1)、寵媳無邊(1v1h)、滋味(高H)、活色生香的約炮之旅(NP高H)、入套、馴奴記
她看了看講臺上的唐陳。 唐陳正悠閑地坐在椅子上,看著他們做題。 她在唐陳班上待了這么久,對唐陳的脾氣也有些了解。 如果他在看著同學做題,那么就說明,這題目并沒有那么簡單。 難道說,還有更方便的方法? 冉稚抿了抿唇,又一次低下頭,仔細閱讀著題。 當她好不容易抓住點思路時,冉稚看了下手表。 已經(jīng)過去八分鐘了,她快沒有時間了。 冉稚立馬提筆,先將幾何方法做了出來。 隨后她邊解題,邊做題,試探著用除了幾何法和計算法外的第三種方法。 “時間還有一分鐘?!?/br> 唐陳的聲音響起。 冉稚加快了筆速。 “3,2,1,時間到。停筆吧?!?/br> 同學們紛紛放下了筆。 冉稚也寫完了最后一個字。 她靠在椅背上,略有些喘。 這兩遍,她做出來的答案都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答案肯定是對的。 但是過程,是不是老師心中所想,且最認可的那個答案呢? 冉稚不知道,她只能看著唐陳。 唐陳走下講臺,他繞著教室走了一圈,看了每個同學寫的最后一道題后,隨后站上講臺。 他面色是一如既往的平常,學生們也看不出來他是否滿意。 唐陳道:“接下來,我們可以開始將最后一道題了?!?/br> “首先,我們請冉稚,和崔安明同學上來,講一講他們的思路。” 崔安明,就是那個提早交卷的男生。 冉稚有些好奇地看了他一眼。 這個男生的臉,冉稚不怎么認識,但是他的名字,冉稚卻一直都有聽說。 因為他在之前兩年的考試中,名次一直都是年級第一。 直到這個學期,冉稚才逐漸地超越了他。 但是他的能力之強,冉稚是有所體會的。 原來他就是十二班的那個崔安明啊。 崔安明高高瘦瘦,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看上去略有些古板不易近人,但是講起題和寫起板書來,卻頭頭是道。 冉稚站在一旁聽著,也覺得他的方法有些道理。 “接下來,冉稚,你來和我們說說你的方法?!?/br> 冉稚走上了講臺。 她和崔安明有著一定的相似點,比如第一個方法都是幾何方法,第二個方法的思路,都是計算法加幾何法的思路。 但是他們又有著一定的不同。 冉稚的切入點和崔安明相比,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她找到了試卷上一個很小的點作為切入點。 冉稚邊講著,邊在黑板上寫下了板書。 當她講完時,也寫完了。 她的板書和崔安明的板書一對比,很明顯,冉稚這邊的步驟和思路要更清晰,也更簡略些。 崔安明講完之后就回到自己位置上了,他看著冉稚的板書,在講臺下輕輕點了點頭,隨后臉上一副沉思狀,不知在想些什么。 兩人講完后,唐陳才走上講臺。 “這兩位學生做題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又有著幾分不同。不過正是這幾點不同,才導致了他們后續(xù)所走的路也不同。思考得多些,做題就能更精煉些……” 唐陳在上面說著,冉稚在下面認真地聽著。 一節(jié)兩個小時數(shù)學課很快過去。 冉稚光是上了這一節(jié)數(shù)學課,她心里對學校的補課有了一定的了解。 語文和英語的授課老師,節(jié)奏估計會和唐陳差不多。 至于講義內(nèi)容…… 冉稚看了眼手中剛做完的試卷。 一定不會簡單。 —— 一天結(jié)束,到了自習的時間。 冉稚看著手中語數(shù)外留下的自習題目,只覺得有些頭疼。 唐陳給他們出了四道難度頗大的數(shù)學題,語文老師給他們出的是背誦內(nèi)容,背完需要一一到老師那兒背,英語則出了三篇閱讀和一篇作文。 英語閱讀難度堪比英語專八,冉稚看一段,就能挑出一兩個她不認識的生詞。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她能夠完成嗎? 冉稚先挑了語文背誦和英語閱讀與寫作。 她的語文背誦能力一向還不錯。 冉稚坐在座位上,雙手插住耳朵,專心地默讀了數(shù)遍,然后嘗試著背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沒過一會兒,她便將背誦內(nèi)容全都背了出來。 接下來她開始寫著英語閱讀。 雖然閱讀讓她感到很生澀,但是只要找清句子,分析句子,冉稚做起閱讀題,速度還算挺快的。 冉稚的英語作文能力向來不錯,所以她很快便寫完了一篇。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一半了。 冉稚看向了四道數(shù)學題。 這四道數(shù)學題,看上去絕對不簡單。 冉稚深吸了一口氣。 但是,她就是喜歡做難度高的數(shù)學題。 上了一半的自習課,教室內(nèi),有許多學生已經(jīng)力不從心了。 他們有人走到教室外面,散散步,休息一下,也有人三三兩兩地閑聊,還有人干脆坐在一起,輕聲討論起題目。 因為教室很大,動靜不大,所以冉稚也沒受到什么影響。 她現(xiàn)在,一心只想寫完數(shù)學而已。 正當冉稚做著最后一道數(shù)學題時,一個人走到了她的面前。 崔安明:“你是冉稚,對吧?” 冉稚抬頭:“有什么事嗎?” 崔安明伸出手,指了指第四題:“這道題,你有思路了?” 冉稚點點頭。 “那你教教我吧。” 崔安明見到冉稚左手邊已經(jīng)坐著連星元,他便順勢坐到了冉稚的右手邊。 他的語氣十分自然,絲毫沒有發(fā)現(xiàn)教室內(nèi)有著一瞬間的安靜。 能考進年級前二十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實驗班的同學。 作為實驗班,他們看向崔安明的目光,宛若看到了學神。 因為崔安明能夠幾乎一直保持著年級第一的名頭,足以證明了他的能力。 在平時,崔安明一直都是一個人在教室里坐著,重復(fù)著解題,做題,復(fù)習這三道工序。 幾乎從來沒有同學見到他離開座位,去找其它學生進行過交流,頂多見他詢問老師幾道數(shù)學題而已。 而這次,他居然在一個沖刺班里,問著一個普通班的學生數(shù)學題。 這讓實驗班的同學,尤其是十二班的同學,感到驚訝。 要說最驚訝的,正是萬夢佳。 不知為何,她上了高二之后,學習成績一直沒有進步,只有退步。 她覺得自己努力了,但是沒有絲毫的結(jié)果。 而那個從前成績不穩(wěn)定的冉稚,卻像是開了竅一樣,成績逐步提升,甚至一度爬到了年級第一的位置上去。 萬夢佳很不甘心,但是她又感到無可奈何。 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學校,都是一個弱rou強食,適者生存的地方。 只有成績好,才能獲得同學的羨慕,老師的贊揚。 從她內(nèi)心深處,她對冉稚是羨慕的。 她羨慕冉稚能夠逆風翻盤,甚至在面對轉(zhuǎn)科這一系列的阻礙時,都能一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