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你別咬我耳朵呀、八零年代活神仙、盛世霸寵:一惹撒旦誤終生、和前任他叔流落荒島后、天作不合、校霸的高嶺之花[穿書]、不敵她霸道撩人[電競]、偏執(zhí)迷戀(病態(tài)掠奪)、影后的捉鬼日常、好好讓我疼
噢!原來是這樣??! 第091章 人嘛, 哪個不想過好日子? 假如今個兒溫氏是徑自去尋了王香芹她哥, 那問題就大了。眼下,溫氏只是暗自后悔, 自己把自己給氣病了, 可到底人家也沒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來。于是,背地里講閑話的人有,干脆拿溫氏這事兒當(dāng)笑話說的也有, 可真跑去朱大郎跟前嚼舌根的卻沒有。 要知道, 就算隨著王家貴親上門,老朱家不再是秀水村第一大戶了??蓜e忘了,王家人是要走的,要不是王家老倆口舍不得自家的田產(chǎn)和家畜家禽,人家早就走了。再一個, 就算王家如今不怕老朱家了,別家還是會犯怵的。 只這般,村里雖然有了些閑言碎語, 倒也不曾傳到朱大郎耳中。就連朱母都不知道,朱大伯娘倒是聽到了寧氏的叨逼, 卻也是硬按下了幾個兒媳婦, 不讓她們告知朱母。 像這種事情,一般傳幾天也就不了了之了,尤其王家只怕在秀水村待不了太久了, 等他們一走, 再有個什么新鮮事兒, 就沒人會再提這事兒了。 按說,這種猜測是對的,完全符合正常事情發(fā)展走向,可誰知,又有了意外情況。 還是寧氏那個禍頭子。 她是興沖沖的跑來跟王香芹分享最新八卦,當(dāng)然也想著是不是能從王香芹嘴里套出點(diǎn)兒什么來。她是代入了自己的,要知道當(dāng)年她爹娘給她哥說親時,從頭到尾都沒瞞著她。以己度人,她覺得王香芹怎么著也該聽說一些事兒。 然而,王香芹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二嫂,你跟你哥就差了兩三歲,我跟我哥可是差了八歲呢。他說親的時候,我才多大?再說了,我爹娘壓根就不是跟我提這個事兒,別說我哥的親事了,我自己的親事,我爹娘都沒問過我的意見??!” 王香芹一臉的無辜,這事兒她還真不是瞎扯的。要知道,這年頭尊重兒女的父母是有,但完全不在乎兒女意愿的父母也不少。王家倒不至于完全枉顧兒女的意愿,只是王家爹娘覺得孩子年歲還小,又沒經(jīng)歷過事兒,哪里懂那么多了?尤其是終身大事,可不得由父母幫著拿主意? 就這樣,王家三兄妹的親事都是父母幫著相看的,等最后要決定了,才簡單的支會了一聲。 僅僅是支會一聲,而非商量。 寧氏一開始還沒明白過來,直到她忽的想起王家姐妹易嫁一事,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同王香芹道了歉。王香芹自不會怪她,可也沒多少性質(zhì)說這個事兒。寧氏也不好再在這個事情上糾纏,隨便尋了個借口就走了。 然而,對于一個熱愛八卦事業(yè)的人來說,沒叨逼痛快就被迫退場,那是極為遺憾的。 偏生這個事兒還不是那種隨便找個人就能叨逼的,嗓門大不小心叫人聽了去是一回事兒,上趕著找人說自家的是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寧氏在自家妯娌里轉(zhuǎn)了圈,很快就將目標(biāo)對準(zhǔn)了她表妹牛氏。牛氏倒是愿意聽她說,也會附和,可因為牛氏打小就是寧氏的小跟班,平常吩咐做什么事兒時倒是無所謂,說八卦時,總覺得差了那么點(diǎn)兒味道。 從牛氏家里出來后,寧氏還是覺得意猶未盡,瞅著天色還早,她索性一個轉(zhuǎn)身回了趟娘家。 因為是農(nóng)閑,村里人除非是要外出打短工的,不然都挺清閑的。而寧家那邊,早先寧氏放棄了做燒烤攤兒后,她娘舍不得這個錢,倒是每逢趕集日都必外出賺錢,寧氏她大嫂也會跟著一塊兒去,幫著看個火遞個烤串之類的,收錢的多半是寧父。至于寧氏她大哥,自然就是不二的苦力人選了。 不過今個兒并非趕集日,因此寧家人倒是都在家。 寧大嫂剛好在河邊洗完衣服回了家,正準(zhǔn)備曬呢,就看到小姑子來了。她也不覺得奇怪,畢竟寧氏但凡有空了就往娘家跑。再一個,她剛好有話要問問小姑子。 “夏娘!我剛剛洗衣服的時候,聽人說啊……” 一把拽住寧氏,寧大嫂連衣服都不曬了,急吼吼的就將自己聽到事情說了出來。 饒是寧氏覺得這個事兒遲早要傳開的,也沒想到會那么快。她壓根就沒往自己身上想,而是以為有別人聽到了風(fēng)聲。當(dāng)下,她就將自己知道的那部分也告訴了寧大嫂,姑嫂兩個都沒進(jìn)屋,就站在院壩上聊開了。 半晌,寧父從屋里出來,招呼閨女去里頭說話。 寧氏依言進(jìn)了屋,寧大嫂則吧唧著嘴意猶未盡的曬衣服去了,倆人都沒注意到,剛才寧母的身影一閃而過,去了灶屋那頭。 堂屋里,寧氏又將這事兒同她爹說了一遍。然而,寧父的反應(yīng)卻有些出乎她的意料,總覺得神情有點(diǎn)兒古怪,似乎是想說什么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的那種感覺。問題是,寧家人都是直腸子,把話懟人才是常態(tài),壓根就不會有像這樣欲言又止的情況。 “爹?你咋了?”寧氏瞇著眼睛,細(xì)細(xì)的審視她爹,以她對她爹的了解來看,這里頭肯定有問題。 寧父——寧大河面上閃過一絲古怪,事實上從寧氏進(jìn)屋說八卦的那一刻起,他就表現(xiàn)得很是奇怪。擱在以前,每回聽到閨女說村里的新鮮事兒,他都會主動搭話的。說白了,寧家這邊,寧氏的廚藝雖是隨著她娘,性子卻是完完全全隨著她爹的。 半晌之后,似乎是被閨女那眼神看得渾身不自在,寧大河最終也沒能熬過去,吞吞吐吐的開了口:“那個……王順子啊,他家當(dāng)年不是窮嗎?又是外來人,在本地沒個跟腳,沒叔伯不說,連個親兄弟都沒有,再說他還就一個兒子……” “所以呢?”寧氏難道不清楚王家的情況嗎?不,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是一個八卦愛好者的素質(zhì)! 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后,寧大河一狠心,到底說了出來:“就是他們家吧,以前也跟咱們家提過親!” 哦,原來是這樣?。?/br> 也跟咱們家提過親??! …… 寧氏:??? “啥叫也跟咱們家提過親?我早先問過你,為啥不去王家提親,把我四弟妹說給我哥時,你是咋說的?你說沒有?。 ?/br> “你哥跟王家姐倆差了有十歲呢,傻子才同意!人家是娶不到媳婦,又不是嫁不出去閨女!”寧大河見寧氏還不死心,索性說開了,“當(dāng)年,王順子是替他兒子跟咱們家提親!就是給你說的!” 寧氏聽懂了,敢情她跟溫氏的情況是一毛一樣的?。?/br> 可正因為聽懂了,寧氏才會更懵。 “不是……那王家當(dāng)初到底跟多少人家提過親?我大嫂家,還有咱們家,那是不是其他人家也有?。俊?/br> 寧大河認(rèn)真的回想了一下,隨后才肯定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沒錯啊,就王順子家那個情況,差不多是咱們家給你哥說親時,他們家就開始到處找人說親了。后來你哥娶了你嫂子,你嫂子懷你大侄兒那會兒,咱們家才給你說親的,這時候他們家就來了。這里頭隔了有一年呢,肯定還跟別家提過的。再往后嘛……” 王香芹出嫁時,她嫂子進(jìn)門才兩年呢,而那個時候灶臺都六歲了。再往前推算的話,王家給兒子找媳婦,最起碼也有五年光景了。 五年的時間,足夠他們把十里八鄉(xiāng)所有有適齡姑娘的人家都提一遍親了。 這叫什么? 廣撒網(wǎng)多捕魚? 寧氏目瞪口呆,她簡直沒想到這件事情還能發(fā)展到這個地步。也就是說,她吃個瓜,居然吃到了自己的頭上?她本來也有機(jī)會成為王家媳婦的?能跟著王家一起去鄰縣享福?當(dāng)上官宦人家的少奶奶? 我的天吶?。?/br> 那邊寧大河還在逼逼著:“我其實是無所謂的,王家嘛,條件是不好,不過他們家的人還不錯。你脾氣臭,嫁到別家興許還會跟男人斗氣。他們家別的是不成,可勝在沒底氣,你要是真的嫁過去了,肯定不敢給你臉色看,再說也沒個妯娌啥的。就倆小姑子怕啥呢?遲早要嫁出去的。” “那最后呢?你為啥沒同意?” “這不是你娘死都不同意嗎?一口就給回絕了。她也沒告訴你,還不讓我跟你說,怕你年歲輕沒經(jīng)過事兒,輕易叫人哄了去。畢竟王順子他兒子長相還是不錯的……”寧大河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輕了,指了指灶屋那個方向,“你娘知道了,這不覺得對不住你,就剛才趁你跟你嫂子說話那檔口,偷摸著躲灶屋里去了?!?/br> 寧氏無言以對。 “其實吧,這也不怪你娘,誰能想到后面這事兒呢?王家啊,一家子窮鬼,連個能倚靠的親戚族人都沒有。你娘也是怕你嫁過去以后吃苦受罪,她不就是想讓你嫁個好人家嗎?老朱家就挺好的,二郎他也長得高高大大的,人又老實巴交的,打小就特別會侍弄莊稼地。你看你又是擺小食攤兒,又是準(zhǔn)備買鋪?zhàn)娱_飯館子,他都沒二話,也不差了,是吧?” 說這話時,寧大河小心翼翼的瞅著自家閨女,生怕她一個暴脾氣上來,又搞事情。偏生,這個事兒還不能瞞著,畢竟當(dāng)年就算自家拒絕了,那也沒刻意隱瞞著,回頭萬一哪個親戚想起來了,往寧氏跟前一提,那更糟糕,還不如趁早自己先說了。 出乎意料的是,寧氏并沒有爆發(fā),她只是一臉的恍惚。 稍片刻后,寧母紅著眼圈進(jìn)了堂屋里,身后跟著弄不清楚狀況的寧大嫂。 一進(jìn)屋,寧母就開始抹眼淚:“夏娘啊,是娘對不住你,娘也不知道他們一家子窮鬼居然還能碰上貴親登門這種事兒。我這不是……” 比起寧大河的尷尬,寧母簡直就是痛心疾首。 這也是沒辦法,因為王家眼下這個情況,正正好是寧母心目中的乘龍快婿模樣。她就喜歡閨女嫁到這種人家,吃穿不愁有人伺候,住在城里想吃口啥就吃口啥,而且社會地位還好,不缺錢不用吃苦,冷冷不著熱熱不著,甚至出入還有馬車…… 如今的王家啊,那就是寧母夢寐以求的好人家! 結(jié)果呢? 就因為她一句話,錯過了?。?! 整個老寧家,就數(shù)寧母受到的刺激最大,她難受死了,一見到閨女就忍不住哭:“娘對不住你啊,都怪娘當(dāng)初眼皮子淺,我、我……是我害了你一輩子啊!” 寧氏還沒從驚愕中回過神來,不過比起她,寧大嫂更是震驚,張大的嘴巴幾乎能塞進(jìn)去一整個咸鴨蛋。 半晌,寧氏才面露古怪的掃視了一圈,最終把目光定格在了寧大嫂面上:“大嫂啊,你要不要也回娘家問問看啊,爹說當(dāng)年王家那個跟我大哥是差不多時候開始說親的,萬一他們家也去你娘家提過親呢……” 這話一出,寧大嫂本來張大的嘴巴瞬間合攏,還因為太快了,一下子給咬到了舌尖,疼得她倒抽涼氣,還忙擺手道:“你瞎說啥啊,沒這個事兒!” “也說不準(zhǔn)?!睂幋蠛尤粲兴嫉拿嗣缱?,“王家在本地沒親戚啊,保不準(zhǔn)他們家跟所有人家都提過親。你們想啊,提親又不會少塊rou,萬一成了呢?” 呃,道理是沒錯,可這話聽著咋就那么尷尬呢? 寧氏也沒想到,自己回了一趟娘家還能得到這么震驚的消息。關(guān)鍵吧,她其實就是震驚,一口瓜咬下去,結(jié)果居然是自己的??梢f痛心疾首,還真就沒有。 見親娘還在那兒抹淚花花呢,緩過來的寧氏忙安慰她:“沒啥的,劉神仙不也說了嗎?我就是個發(fā)財?shù)拿0l(fā)財啊,這都發(fā)財了,還管其他做啥?王家是官宦人家,我就一商戶,搭不上的?!?/br> “你不怨我?” “不怨不怨,這哪兒能怪你呢。再說了,你當(dāng)年要是真給我說了這家,我自個兒也不能同意??!”寧家比王家民主多了,再說寧氏還是個暴脾氣,真要擰著性子不愿意嫁,她爹娘還真就沒法子。再說了,她當(dāng)初嫁朱二郎還不情不愿的,總覺得自己還能嫁個更好的,要不然她爹告訴她自家早就吃窮了,她還不樂意呢! 這么一想,寧氏心里就舒坦多了,反正就算她娘說了她也不會嫁的,反正她如今手頭上也有錢了又不靠夫家吃飯的,反正劉神仙說了她以后會發(fā)大財?shù)摹?/br> 安慰好了親娘后,寧氏趕緊離開了娘家,生怕再待下去還會發(fā)生更驚心動魄的事情。 不過,她在快到自家門口前,臨時一個轉(zhuǎn)身,去了相隔不遠(yuǎn)的田氏家:“三弟妹喲,我跟你說個事兒!” 簡單的開場白后,是驚天巨瓜。 寧氏不愧是個稱職的八卦傳播者,她狠起來連自己的瓜都吃。先將前頭那些事兒跟田氏說了一遍,然后就說到自己身上了,末了,寧氏語重心長的對田氏說:“三弟妹,你也回娘家問問唄,沒準(zhǔn)他老王家還去你家提過親呢!” 田氏:…… 可憐她一個身懷六甲的孕婦啊,從開春肚子越來越大之后,她就再沒出過門。外頭的那些事兒,她完全不知道,就連王家來了貴親一事,也只是曾聽她娘提過一嘴,但因為她娘不善言辭,明明是個跌宕起伏的事情,從她娘嘴里過一遍就平淡如水了。 也因此,今個兒她算是大開眼界了。 寧氏那張嘴啊,上下一撥動就是一整出的好戲,比那鎮(zhèn)上飯館里說書的都要強(qiáng)。整個劇情下來,那叫一個驚心動魄,聽得田氏是一愣一愣的,眼珠子也是越瞪越大,再然后…… 居然挺心動的。 要不怎么說不是一家人不進(jìn)一家門呢?田氏沒嫁人之前多乖巧的一姑娘呢,嫁了人之后,跟寧氏雖然只處了兩年就分了家,可倆人關(guān)系還真就挺不錯的。主要吧,田氏這人是縮著的,寧氏又是外放的,在沒有利益沖突的前提下,寧氏跟田氏的感情是不如她跟王香芹和牛氏,然而相處還是挺愉快的。慢慢的,田氏也叫寧氏給帶偏了。 田氏抬頭看了看天色,因為已是初夏,如今天時長著呢,哪怕這會兒都下半晌了,天色都極為亮堂。 見田氏一副心動的表情,寧氏趕緊慫恿她:“你會一趟娘家吧,反正是一個村子的,走一趟又不費(fèi)什么事兒。不然我陪你一塊兒去,回頭再扶你回家來,咋樣?” 頂著個大肚子,田氏多少還是有些不安的,直到聽了寧氏后頭那話,她這才一狠心:“成,那咱們趕緊去,早去早回。” “放心,我扶著你,要是有啥活兒來不及干,我?guī)湍惆?!?/br> 為了能聽到第一手的八卦消息,寧氏也是豁出去了。 妯娌倆很快就出了門,相攜一起去了田家。 熟料,才剛到田家前頭,還沒上院壩呢,就聽到田家人已經(jīng)吵成一團(tuán)了。妯娌倆略一猶豫,就著那此起彼伏的聲音,差不多就把事情聽了個七七八八。 這話要咋說呢?王家沒跟田氏提過親。原因很簡單,田氏她年紀(jì)小啊,她也就比王香芹大了半歲,等她到了能說親的年紀(jì),王家早就娶進(jìn)了媳婦。 可要說寧氏猜錯了話,那也不對。 因為寧氏說的是——沒準(zhǔn)他老王家還去你家提過親呢! 是的,王家的確上田家提過親,卻不是想娶田氏過門,而是田氏的堂姐。 田氏的堂姐早好幾年前就嫁出去了,嫁的雖然不算特別遠(yuǎn),卻不是本村,自然不可能跟溫氏那般消息靈通。事實上,田氏堂姐壓根就不知道這茬事兒,吵起來的也不是她本人,而是田家的長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