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jié)
完全一副清純少年不堪受辱急欲上吊的自閉表情。 蘇紛紛看著一身狼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西恒王,一臉震驚的想,難道太后對西恒王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把人給逼成這樣了? 第48章 “說話!”高鳳年不耐煩的瞥了一眼西恒王。 西恒王哼哼唧唧道:“太后她,她要當我娘?!?/br> 蘇紛紛:…… 高鳳年:“……太后本來就是你娘?!?/br> “不,她沒有,她不是!” 西恒王聲嘶力竭的抱著鐵籠子晃,一副深受打擊的模樣。 高鳳年緩了緩神,示意蘇紛紛去把門關上。 屋子的門關上了。 高鳳年坐在榻上,看著躲在籠子里自閉的西恒王。 “太后是你親母的事情,她與你說了?” 西恒王捏著鐵欄桿,點頭。 然后突然抬頭,神色怔怔的看向高鳳年,“你早知道了?” 高鳳年沒有說話。 西恒王又瘋了。 “你早知道了,那你為什么不告訴我?” “告訴你如何,不告訴你又如何?” 高鳳年被西恒王粗魯?shù)陌粗绨蜃サ絺凇?/br> 他皺了皺眉,揮開西恒王的手,捂住滲血的傷口,稍稍往后退一步。 西恒王頹喪的低頭,“是啊,告訴我如何,不告訴我又如何……我這個廢物,就算知道了,那又怎么樣呢……” 西恒王自嘲的笑了笑,伸手環(huán)抱住自己,可憐兮兮的模樣。 “她是我親母,她要殺你……她圖什么呢?” 西恒王神色迷蒙的抬頭看向高鳳年。 高鳳年反問他,“是啊,她圖什么呢?” 西恒王搖頭,他不知道。 他活了這么多年,依舊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 他不懂朝堂政事。 他只知道,高鳳年是個好人。 太后也是個好人。 她對他極好。 西恒王一直以為那是太后心善。畢竟這本來就是位慈名在外的太后。 可是現(xiàn)在,西恒王不確定了。 她對他好,只是因為他是她的親生子嗎? 西恒王失魂落魄的去了。 蘇紛紛看著高鳳年坐在那里處理傷口。 那簪子上有毒。 但高鳳年的身體卻百毒不侵。 所以他并沒有中毒,只是那傷卻是真的。 “過來?!?/br> 一只手極其不方便的高鳳年朝蘇紛紛瞥了一眼。 蘇紛紛躲在角落,磨磨蹭蹭的走過來。 “替我上藥。” 高鳳年把手里的藥遞給蘇紛紛。 蘇紛紛拿著藥,“這個,要怎么弄啊?” “笨手笨腳的……直接倒就行了?!?/br> 蘇紛紛小心翼翼的拿著白瓷瓶往高鳳年的傷口上倒。 簪子尾端被磨得很尖,扎的有些深。 蘇紛紛能看到一些皮rou外翻,傷口像一個小洞一樣在流血。 這藥似乎是止血的。 蘇紛紛倒上去以后血被止住了。 不過因為她倒的有些多,所以那粉末就堆在那里,糊著血。 蘇紛紛手忙腳亂的伸手去抹,不小心碰到高鳳年的傷,惹得男人低哼一聲。 “我,我不是故意的……” 蘇紛紛有些緊張。 她本來就笨手笨腳的,做不好事情…… 男人皺眉抿唇,似乎是疼得有些厲害。 “疼嗎?”蘇紛紛滿臉心虛。 畢竟這傷是自己弄的,現(xiàn)在上個藥,她又把人給戳疼了。 高鳳年垂著眉眼,看不清表情。 他的視線落到那只拿著小白瓷瓶的小手上。 指尖粉嫩,因為用力而泛白。似乎是因為太緊張,所以微微發(fā)顫。 高鳳年的聲音很輕,羽毛似得飄過來。 “你給我吹吹,就不疼了?!?/br> 蘇紛紛一愣,紅了臉。 這話怎么聽著……那么奇怪啊…… 不過她還是乖巧的微微蹲下身子,給高鳳年吹了吹。 小姑娘柔軟又纖細,青絲烏發(fā)垂肩,露出半張漂亮的小臉蛋。 站在他身邊,噘著嘴,給他吹傷口。 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 男人瞇起眼,突然伸手掐住她的下顎,然后俯身親了上去。 蘇紛紛還保持著噘著小嘴的姿勢。 高鳳年稍觸即逝,并沒有深入。 蘇紛紛呆呆盯著他,一副被嚇到了的小表情。 男人面色不變,耳尖發(fā)紅。 他舔了舔唇,道:“滾回籠子里去?!?/br> 蘇紛紛立刻哆哆嗦嗦的滾回了籠子里。 還貼心的把自己栓好。 他,他剛才是要吃她嗎? 就跟吃那些風干雞一樣…… 屋子門口,賈方前來稟告,“廠公,刑部尚書大人求見?!?/br> 高鳳年皺了皺眉,胡亂裹好傷口,躺回榻上,然后看一眼還坐在籠子里的蘇紛紛。 “去內(nèi)室躲著?!?/br> 蘇紛紛立刻滾出來爬進內(nèi)室。 片刻后,賈方將刑部尚書引了進來。 刑部尚書是來查案了。這查案當然是要先見一見當事人,然后再把肇事人拿回去審問的。 刑部把這案子剝開了,寫了一份案件陳情,拿到高鳳年面前。 高鳳年“病”的起不來身,人躺在那里,穿著單薄的衣物,裹著繃帶,滿屋子藥味,一臉虛弱,似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刑部尚書看一眼這位昔日的掌權(quán)閹狗,沒忍住挺了挺腰板,然后一板一眼的站在床邊跟他說話,說要提了桂滿月去問話。 蘇紛紛躲在內(nèi)室里,聽到那刑部尚書的話,聯(lián)想到一連串的逼供刑具,立刻就嚇哭了。 刑部尚書早就聽說高鳳年已經(jīng)病得起不來身了。 只差一口氣就會去了。 因此,站在那里越發(fā)囂張。 只等公事公辦的說完幾句話,就把人帶走,卻不想這個“病得馬上就要升天”的男人躺在褥子里,緩慢睜開了眼。 依舊是那雙凌厲的鳳眸,只是虛虛一瞥,就將刑部尚書嚇得跪倒在地。 “給給給廠公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