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jié)
于是,麗妃在傘蓋上從容作舞。 抱金槽,玉釵纖股,撥龍香柏木,纖長手指慢捻輕拋,更別說如削雪肩,縈臂紅綢。眾大臣不敢再看,只道這位麗妃果真有禍國之姿。 漸漸地,琵琶之音飄如云外,竟蓋過了下面鼓出的笙簫。 麗妃心有所感,忽然回首。 秋水般的眼眸對上了在樹下棲息的一只老龜。 老龜抬眼,樹后則掩映著一片長滿蓮花的小湖。 蓮花搖曳,似在窺視帝王儀駕??吹名愬厥?,紛紛受到驚嚇般縮了回去。 老龜伸長脖子,對著一眾蓮花搖頭。 車隊繼續(xù)行進。過了許久。 麗妃微微一笑,指尖曲調(diào)陡變。 銀甲凄清間,聲聲迸碎燈盞! 聲逐朱弦之中,遠方洛水城上空震蕩漸散。 皇帝悚然而驚,問道:“愛妃可有感念于天?” 蹦! 一指彈破驚飛鳥! 天空拂過一只龐大的金色利爪,有紅羽若云霞。 車隊驟然一停。 眾多護衛(wèi)身上爆發(fā)星光,直撲天上紅羽。 皇帝身后,出現(xiàn)閃爍的仙人身影。 萬籟俱寂中,卻傳來了愈來愈近的噠噠聲。 支離破碎的燈火被清風咽下,燈光黯淡處,突然亮起一簇白光。 在漫長的行進途中,這一抹白色格外地耀眼。 一聲清悅鹿鳴,接上了先前斷了的樂章。 一頭足有兩人高的白鹿,低著頭,從路盡頭的一片黑暗中走出。 呦呦白鹿,毛發(fā)如雪,令人心神皆異的,乃是一對晶瑩剔透的鹿角。 鹿角一長一短,斷處一點艷紅,宛如雪中紅梅。 白鹿緩慢地抬蹄落蹄,竟是毫不畏懼地朝著車馬儀駕而來。 一方是龐大車隊,一方是孤獨白鹿,狹路相逢。 怪異而刺人心的氣氛中,不說大臣不敢輕動,便是皇帝也被攥住了心神。 一如當日在殿內(nèi)見到異象,他又感到了惶惶難安。 “讓開!”他喊。 于是帝駕之前,空出一條容白鹿經(jīng)過的道路。 白鹿之上,坐著一名少年。 少年側(cè)坐,面容不似凡人,靠在白鹿的脖頸上,懷中抱著一朵蓮花。 [朕在殿內(nèi)見到異象,一少年手持蓮花……] 此是異象還是真身到來? 麗妃斜抱琵琶,腳尖在傘蓋上輕輕一轉(zhuǎn),紅綢便脫身而去,宛如天香鳳尾,掛在了白鹿角上。 少年手撫紅綢,經(jīng)過大臣與士兵,旁若無人地笑了起來。 麗妃啟口,唱道: “帝游洛水呀,恍惚冥杳。忽逢少年呀,顏色鮮好。 “乘彼白鹿呀,手翳靈草。我知神異,欲問,是神是妖?” 皇帝猛地坐起來,打翻了桌幾上的香爐。 他問:“你……是神是妖?”停了一會兒,又問:“是仙?” 少年不回答,只是抬頭看了看天色,悠悠然隨著白鹿而走。 皇帝卻和歌詞中一樣恍惚起來。他緊緊盯著少年,心里泛出一絲古怪之感。 “且??!”猛然回過神的他從車內(nèi)伸出了手,一把拉住了從車駕邊經(jīng)過、低伏的鹿角。 這個動作著實失了帝王的矜持與氣度,但皇帝終于聽到少年笑著回答: “從前聽說陛下不敬神明,剛才又聽說陛下喜愛妖,我倒不知道是做神還是做妖了?!?/br> 他在高大的白鹿上微微俯身,一雙淡紫色的眼眸悄然流出些許璀璨金色。 不知為何,皇帝聽這個少年喊自己“陛下”,竟是兩股輕顫,渾身不適。 上一回有這個感覺,是在他還未登基、第一次踏進洛水城而遇到女帝禁制的時候。 ——如遇先皇。 此時,天上鵬鳥、地上人臣、中間女子、遠方仙人,悉聽兩者談話。 少年聲音帶著不盡的笑意,似戲笑,似隨口一說。 他說:“我想做神,卻又想要陛下敬我?!?/br> “——陛下可愿意嗎?” 眾人皆驚。 同時卻有有一點放松。 他們都知道,神明都是不會傷害人類的,縱使是妖做的神,也是一樣的——他們還不知道當今世上已經(jīng)能有朱陋這般惡神了。 他們探出頭去,看到皇帝在車廂內(nèi),慢慢點了下頭。 少年哈哈大笑。 與此同時,一條黑龍咆哮著從皇帝頭頂飛出! 黑龍作出警醒之姿,皇帝驟然松手。 白鹿呦呦鳴叫,清澈的眼眸中微微含淚,搖著頭往后退了幾步。 少年打量著飛出的黑龍,隨著白鹿的后退而后退。 只有那截紅綢還飄在車駕之內(nèi)。 “我來,正要向陛下討一河神神位!”少年昂然四顧,指黑龍而言,“陛下失卻敕封神明的力量,我卻有辦法讓你重掌權(quán)柄!” 人族勢衰,就連人皇也無法敕封神了。 現(xiàn)在卻有一神秘少年,對人皇大言不慚。 鵬鳥重新浮上妖海。 麗妃在傘蓋上盈盈斂袖。 靜待其言。 作者有話要說: 接下來,林行韜:你可以血賺,但我永遠不虧。 皇帝:猶豫就會敗北,果斷就會白給。 忘說了,詩句改自曹植《飛龍篇》。 第161章 神道功德(十九) 當林行韜騎上白鹿的時候, 白鹿便當真只是一只白鹿罷了, 倒是分外溫馴聽話。 “呦呦~” 空中的震蕩令白鹿頗為不安, 一雙清澈的眼眸瞪得老大。 而天上之所以天光溶溶,正是卜果子在與鵬王交手。 林行韜的插手使朱陋無法毀滅洛水城,卜果子的趕來想必也能使妖王的計謀粉碎。 “既要讓自己為妖族做貢獻,又要令人族不能受到太大損傷,這可真難啊?!绷中许w悠悠感嘆,“那些腳踏兩只船的人會有這難嗎?” 白鹿不會回答, 小心地在黑暗中落下蹄子。 忽然, 林行韜聽見了急促的琵琶聲。 那位牡丹妖王借以琵琶聲提醒:[回頭!皇帝在這里?。?/br> 林行韜回答:[為何回頭?正要一見人族帝王。] 他撐著下巴,談笑自若:[我剛才殺了洛王,我在想——] [何不再殺一人皇以揚名天上天下?] 蹦! 琴弦驟斷,牡丹妖王的沉默中, 鵬王從天際探下紅羽。 他固然是在開玩笑, 卻將妖王嚇住了。 [萬萬不可!此行皇帝儀駕雖然簡單,但殺一妖王并不困難!別提皇帝有仙人相助,便是大楚國運也加諸其身,不到大楚滅亡, 他斷然不會、也不能有事!不能殺他?。?/br> 林行韜卻說:[之前人族始皇有異象現(xiàn)于洛水城,廢一神位,卻使得天地間人皇權(quán)柄震蕩。人族帝王,恐怕又能敕封神明了?。?/br> [而我在藏經(jīng)閣中也有所得,斷不能讓人皇得了便宜去——] [妖王何必擔心,且看我奪他龍氣?。?/br> 這番話說得極為清楚, 也極為令妖駭然。 有幾個妖能敏銳地感受到天地間的變化,又有幾個妖須臾間就做出如此決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