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jié)
文帝頂著太后懷疑的眼神,臉色不變,信誓旦旦道:“母后,你放心吧,有皇弟在那里,不會出什么事的,這要是換了其他地方,周愛卿沒背景沒人手的,朕才該擔心了。” 見皇帝注意已定,太后也不好說什么,畢竟是她開口要把人放出去的,“對了,黍地苦寒,想必周卿家的家眷不會跟著一起吧,這頂梁柱不在家,難免有人落井下石,皇兒,你看著不要讓人受欺負了?!?/br> 文帝見太后開口了,笑道:“母后放心,朕知曉。” 打定注意,文帝就叫過吏部跟內(nèi)閣一起來商議,定下這群新科進士的去處。 不過新科探花郎的去向,卻是讓人大吃一驚。這周堯成竟然被派到了鎮(zhèn)北王的封地去了。雖然由從七品編修到升從五品知州,這是明升暗貶啊。你看那江編修也是外放,同樣是知州,一個是邊疆苦寒地,一個是繁華油水豐富的地方。 誰不知道邊疆那地方民風彪悍,而且那地方風沙大不怎么種出糧食,要不無論是先皇還是皇帝都放心鎮(zhèn)北王呢,還不是因為這糧草問題。 難不成探花郎還有辦法種出糧食不成,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了。 雖然有人嫉妒周堯成升官升的快,但想到待在京城,說不定一兩年就能上去了,而周堯成說不定就要一輩子待在黍安了。 就算是五品官又如何,在黍安那地方一不小心就會沒命了。 在眾人驚訝起疑的神色中,周堯成坦然的受了調令圣旨。 周堯成不是世家出生,在朝中又毫無根基,這五品官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別看皇帝對他的印象不錯,在下次會試的時候他如果還只是個七品官,說不定皇帝就會忘了他。 雖然黍安這地方和別的地方比條件是差了點,但畢竟官職擺在那兒,除非他犯下大錯才會降職,不然這一輩子最差也就是做知州了。 翰林院有人對周堯成比較輕慢,還擔心他抱上皇帝這條大腿后算賬,結果聽到皇帝下的圣旨松了口氣,災樂禍的上前寬慰周堯成。 對著其他人眼里的同情,周堯成絲毫不放在眼里,他能從大林村那偏遠的地方走到京城朝堂,這么多年他都熬過來了。這未嘗不是個機會,正是因為黍安這地方條件太差,等他做出了成果,這功績才更讓人震撼。 而且他聽說這鎮(zhèn)北王是個愛民如子的,想必高高在上的王爺也不至于搶奪他的功勞。 對周堯成這次外放的地方,百官議論紛紛。江宥霖也在和他爹討論這事,“伯華,對這事你怎么看?” 江宥霖嘆了口氣道:“恐怕皇帝對周兄寄予厚望吧,他是做實事的人才,而只有越窮的越難治理的地方才更容易出政績?!辈幌袼夥诺牡胤椒比A,但內(nèi)里地方豪強勾結,即使他被靠江家也不能輕易動,強龍不壓地頭蛇。 江海滿意的點點頭,他最得意的不是做上刑部尚書,而且有江宥霖這個嫡長子,江家后續(xù)有人了。世家又如何,沒有令人信服的領頭羊,再強大也只能令人宰割。 “不錯,你看的明白。也是為父拖累了你,有我在,陛下肯定是不能讓你輕易出頭的。不過這樣也好,這代表陛下還看中江家?!敝挥斜菹逻€愿意重用江家,才不會讓他們在朝堂上當個靶子。 “如今江家這樣正好?!苯读匕櫭?,不到迫不得已,他是不愿意踏入皇子們的斗爭中的。 除了那些了解文帝的老臣們,知道文帝這是對周堯成抱有期待,雖然他們也不知道皇帝怎么就看上一個探花郎了。 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等著看周堯成的笑話,尤其是羨慕周堯成一步登天的人,畢竟有的在翰林院待了幾年都沒有升過一次官,而周堯成這次卻是連跳兩三級,讓他們?nèi)绾尾患刀省?/br> 而周堯成要外放的消息在周家也是炸開了鍋。 “啥?四兒要到黍安當官?那不是打仗的地方嗎?你一個文官又不能帶兵打仗去做什么呀?”宋氏聽了急的團團轉。 “要不四兒你不做官了吧,這在京城當官多好啊,怎么就外放呢?而且還是那么個地方?”宋氏有點猶豫,那打仗的地能是什么好地方啊,一不小心說不定命就沒了。 周堯成失笑,皇帝都已經(jīng)下了圣旨,誰敢抗旨?何況如果這樣他就貪生怕死,那他何必科考做官呢。 “沒事的,娘。我這又不是去邊疆帶兵打仗的,況且邊疆有鎮(zhèn)北王坐鎮(zhèn),安全的很。而且我要是做出政績,將來還是有希望回京城的?!边@幾年邊境穩(wěn)定,起碼暫時是不會有事發(fā)生的。 “唉,這也沒辦法了。那小葡萄怎么辦?”宋氏看著兒媳婦抱著的孫子突然說道,她也知道這事是她想當然了,只是看樣子她兒子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不管是把小葡萄帶著去還是留在京城都不好。 這老天爺是不是見不得他們老周家好,好不容易苦盡甘來,又遇到這個糟心事! 周堯成看了他媳婦一眼,“娘,阿予和兒子肯定是要和我一起走的。你和爹要不就留在京城吧,如果不習慣也可以回大林村,大哥他們會照顧好的?!彼@一去至少也得要幾年,怎么也得把媳婦兒子帶上,不然他孤身一人怎么過? 宋氏兩口子面面相覷,嘆了口氣,“我和你爹在大林村生活慣了,要不是有你和兒媳婦還有小葡萄,我們怎么會來京城?” 他們來這已有京城一段時間了,出個門就能碰到個當大官的,一直小心翼翼就怕得罪大人物給兒子添麻煩。這兒子走了他們就更不敢待在這里了,在京城膽戰(zhàn)心驚的還不如跟著兒子一起。 “四郎你要是不嫌棄,我們就跟著一路,我和你爹身體好著呢,還能幫你干活。”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他們兩口子一起去就是幫著吵架都還多有兩張嘴呢。 就在外人看熱鬧時,一道圣旨傳到周家。 周堯成一家下跪聽旨。 只聽內(nèi)侍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誥曰:黍安知州周堯成之母宋氏,端淑恭儉……茲特封爾為宜人……”原來是這圣旨是給周堯成之母和妻子赫封誥命的。 雖說上了品級的官員,其家眷都會封誥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有的。這誥命一種是官員可以自己請求,然后看皇帝是否批準。另一種就是皇帝主動親自賜封的。 周堯成知道這大概是皇帝的補償,但外人不知情,除了周堯成,其余外放的新科進士沒有一個得到皇帝頒賞的。 這周堯成可是頭一份啊,哪個當官的不是做了大事或者政績十分突出,再不就是熬了十幾年,才請旨給自家夫人或老娘誥命的,再不就是皇帝下旨獎賞的。 而周家,宋氏捧著自己的詔書又哭又笑的,她一個泥腿子出身,托四兒子的福,封誥命了,也是有品級的人了。 五品誥命!宜人吶! 但又想到她兒子馬上就要去黍安那地方,又悲從心來。宋氏情愿不要這誥命,只希望她兒子平平安安的。 晏青予也挺感動,有誥命和沒誥命是不一樣的,就是她出門和官夫人們打交道都得高看她一眼,畢竟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愿意給自己的原配請封誥命的。 “高興嗎?”周堯成看著晏青予,眼底是滿滿的柔情。 晏青予揚起一個笑容,道:“當然高興了。” “只要你高興就好,以后我會親自為你請封的?!敝軋虺尚睦镉悬c遺憾。 “好啊?!?/br> 第七十六章 京中諸事都安排妥當之后,周堯成率家人離京。 京中認識的好友來送行,眾人敬過踐行酒,一飲而盡。 江宥霖走過來祝愿道:“周兄,這一路途遙遠,愿你此去一帆風順?!?/br> 孟修然道:“周兄,我在京城等著你早日歸來?!?/br> 這是他在京城認識的好友,周堯成鄭重的點點頭對著二人道別?;蛟S將來有一天,他們也會走向不一樣的路,但是現(xiàn)在他們的初心是一樣的。 離家遠行,宋氏心情有幾分低落,她已經(jīng)在京城習慣了,也認識了幾個老姐妹,這一去有生之年還不知道有沒有再回來的一天。 大概這離京的人只有小葡萄是沒心沒肺的,趴在他娘親的懷里,一雙清澈的大眼睛往車外看去,眼里滿是好奇。小葡萄自從到了京城以后,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院子里,晏青予很少帶他出來。 “早知道有今天,我就該帶小葡萄出去逛逛的。”晏青予看著活潑好動的小葡萄,眼底有著憐惜。他們大人去黍安那苦寒的地方到是還能忍受,就是小葡萄這么小她有點不忍。 周堯成聞言看著車外熱鬧的場景,又低頭看著小葡萄滿臉好氣的神色,眼眸一暗,隨即又恢復平靜道:“總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的?!?/br> 從京城到黍安路途遙遠,如果一路都走陸路,不說山路崎嶇,還要經(jīng)過深山老林也不太安全。因此周堯成選擇前半段可以走水路,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 上了船,小葡萄也不害怕,每日都趴著窗邊看魚,或者待在周堯成身邊看他釣魚。因此在船上倒是也不顯得寂寞,很快就到了寧平府城。 周堯成讓晏青予她們在船上等著,自己帶著陳柏下去找鏢局,誰知剛走上碼頭,就看見隱約覺得熟悉的人在遠處站著,看見他便露出一個笑容來。 周堯成看著比以前更加灑脫的杜東,想起以前在書院苦讀的日子,露出一個笑容來,拱手說道:“杜兄,好久不見!” 杜東揚起笑容,走上前來抱了抱周堯成道:“周大哥,好久不見!我打聽到消息就猜到你近日會到寧平府,還好今日沒有錯過?!?/br> 因沒有時間在府城停留,周堯成就婉拒了去杜府拜訪,杜東也知道周堯成如今要趕著去任職,也沒有強求,兩人來到一家碼頭不遠的酒樓續(xù)舊。 “周大哥如今是從五品知州了,恭喜恭喜!雖然是要去黍安任職,但我相信周大哥的能力,一定會給黍安帶來不一樣的變化的?!倍艝|還是以前一樣對周堯成充滿信心,他是親眼看著周堯成從一個農(nóng)家子到如今的五品大官,像他這樣的人,早晚都會一飛沖天。 別看黍安這地方苦寒,比起其他繁華的地方寒酸的很,但好歹也是五品大官,有多少人一輩子也做不到五品官! 周堯成嘴角一勾,“借賢弟一言,希望三年以后我們能同堂共事?!?/br> 杜東笑了笑,端起桌上的一杯酒,朗聲說道:“今日一別,三年后再見只希望如愿所求?!?/br> 周堯成也跟著笑起來,一同舉起桌上的一杯酒一飲而盡,道:“賢弟可知道哪里有鏢局?你也知道這前往黍安路途遙遠,這人生地不熟的,又帶著婦孺老少,沒有人手不安心。” “大哥,如果不介意可以和蘭家商隊隨行?!?/br> “蘭家,哪一個蘭家?”周堯成自然是不介意和商隊一起,他對黍安一無所知,說不定日后還有需要商隊幫忙的地方,要是和蘭家人認識,也是一件好事。 “自然是漢陽蘭家,我與蘭家大少爺相識,每年他們蘭家都前往黍地收皮貨,這路都是走慣了的,也不用擔心安全。若是能與周大哥同行,他們是求之不得。” 蘭家是大夏有名的晉商,在民間也有好名聲。蘭家每年都要走一趟黍地,但路途關卡很多,蘭家每年要打點的銀子也不少,大部分都會給蘭家面子,但也有壓不住的地頭蛇。 但有周堯成一路隨行又不一樣了,他是朝廷賜封的黍安知州,周家家眷也封了誥命,可見是圣寵在身。在這當頭,除非有人腦子進水了才會上趕著得罪人。 周堯成一聽是有名的蘭家就同意了,這臨時去找的鏢局到底沒有蘭家有保障,笑著說道:“賢弟有心了,多謝!” 跟蘭家同行,起碼安全上有保證了,他們一行人又沒去過黍地,真要碰上什么事,就他帶的一些家丁根本不管用。 吃完這頓飯,杜東帶著周堯成去了一趟蘭家別院,蘭家早就做好了準備,就等著杜東這邊的消息。 蘭奇見杜東帶來一個俊郎非凡的青年,就知道此人新科進士探花郎,如今外放黍安的從五品知州周堯成。蘭奇急忙上前幾步拱手行禮,朗聲笑道:“原來是貴客進門,蘭某見過周大人,杜兄,兩位請?!?/br> 蘭奇長著一副柔弱書生的樣子,相貌堂堂,要不是周堯成知道他站的這地方是蘭家別院,見的人是蘭家大少爺。這要是換了其他地方,說這人是讀書人都有可能,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周堯成笑著說道:“蘭少爺客氣了,蘭少爺是杜賢弟的朋友,有緣相識一場,不用這么客套?!?/br> 蘭奇仔細打量周堯成的神色,又見杜東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周兄了?!?/br> 周堯成拱手:“蘭兄客氣,這一路還請?zhí)m兄多多照顧?!?/br> 杜東見狀笑道:“兩位哥哥也不用謝來謝去,看著還挺有趣的。蘭家聲名在外,是信的過的,而我這大哥也是為人豪爽。 其余兩人一聽相視而笑,周堯成對蘭家很有好感,每次大夏遇到災害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蘭家都會出手相助。而且蘭家每年都會買這些糧種送給那些貧困農(nóng)戶,不知養(yǎng)活了多少人,所以即使蘭家是商人,在百姓心中也是好的。 說定了這事兒,周堯成就起身告辭,他還得回去將宋氏他們接過來。蘭奇一聽,立刻讓下人跟著一塊兒去搬行李。 宋氏等人在船上等了半天,才看見周堯成帶著人來,這邊蘭家的人幫忙搬行李,另一邊,晏青予抱著小葡萄看著這人來人往,問道:“夫君,你這是請了什么鏢局?” 周堯成搖頭把遇到杜東的事情說了,又說這是杜東牽線和蘭家商隊隨行。晏青予聽周堯成說這是晉商大族,放下心來,笑著說了一句:“還是多虧了杜兄弟,你以后可得好好感謝人家,雖然說這是咱們兩家互惠互利,但杜兄弟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這是自然?!?/br> 馬車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 為趕時間又走的快了些,坐在車里頭顛簸的人都想吐了,周堯成做了半天馬車實在受不了,就干脆騎馬而行。 “爹,爹,騎馬?!毙∑咸蜒郯桶偷目粗軋虺沈T在大馬上,羨慕極了。 小葡萄是晏青予抱著的,倒是沒有受什么罪,只是可憐他們幾個大人坐在馬車里顛簸的成了兩半,尤其是屁股受了大罪,就是坐著也痛。 “哈哈,小葡萄,等你長大了爹再教你騎馬。”周堯成騎著馬到了馬車旁邊,見晏青予也眼巴巴的看著他,心中一動。 “媳婦,你要不要來試試?” 晏青予搖搖頭,即使坐馬車不舒服,她也不想出去曬太陽。這離黍地越近,天氣也就越發(fā)炎熱,連野外的草木變得矮小稀疏起來。 “夫君,這外面日頭那么大,可別曬暈了。”晏青予看著周堯成面色發(fā)紅有點擔心。 周堯成笑道:“沒事兒,我再騎一會兒,這坐馬車實在太悶了?!?/br> 周堯成騎著馬又溜達了一圈兒,他在京城的時候也只有去翰林院的時候騎馬,平時沒時間,這會兒一時還得了趣,興奮的很吶。 黍地這地方天氣比其他地方要熱很多,前半程路還算穩(wěn)當, 越是靠近黍安, 這山路是越是崎嶇更加難走,讓人無端生出一股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