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yàn)
殿中簾幕低垂,滿綴珠珰,描金熏爐里燃著紫述香,煙氣繚繞。 朱瑩謝了恩,起身站在下首,捧著圣旨,心中猶疑不定,只垂眸盯著地上石磚的花紋。 皇帝的目光長久的停留在她身上。 朱瑩心頭群鹿亂撞,不知皇帝把她挪到鸞儀宮來,又升她為賢妃,到底有何用意。 跟幽客宮在杜氏亡故前,一直由寵妃居住一樣,鸞儀宮的意義,也很不一般。 從太宗開始,鸞儀宮一向是皇貴妃的居所。 到了哲宗朝時,沒有皇貴妃,只有一個淑妃娘娘賢良有才智,幫助哲宗良多,賜居鸞儀宮。 哲宗朝以后,鸞儀宮便一直由幫助皇帝,出力頗多的妃子居住,待皇帝封了皇貴妃后,再遷居他處,把宮殿讓出來。 兩者俱無的時候,鸞儀宮一向是空置的,只偏殿或許會住一些低位妃嬪。 然而,不論是原主還是朱瑩,都既不是皇貴妃,也不是給皇帝出過大力的妃嬪。 如果皇帝對柳貴妃沒那么真心實(shí)意的話,或許原主勉強(qiáng)能算? 可惜世上沒什么如果。因?yàn)榻野l(fā)貴妃,原主還獲了罪,直接導(dǎo)致朱瑩穿來后,皇帝一直厭惡她。 那么,皇帝使她遷居鸞儀宮,到底有什么用意?朱瑩百思不得其解。 · 正猜測著,從偏殿走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健壯婦人,手中抱著個裹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的襁褓。 她給皇帝行禮后,在皇帝的示意下,將襁褓抱給朱瑩。 朱瑩小心的接了。 楊固檢此時才開口道:“這是德妃生下的皇兒,你看看吧?!?/br> 朱瑩輕輕揭起襁褓,露出一張嬰兒的臉。 許是李充儀……不,李德妃難產(chǎn),孩子在母體中難以呼吸,或者謀害皇嗣之人做了什么手腳,襁褓中的嬰兒面,透著些微的紫黑。 朱瑩仔細(xì)的看他。 和夢中的男孩相仿,他頭發(fā)細(xì)軟,又微微發(fā)黃,眉毛淺淡,只是身體比夢里那個孩子要小上許多,閉著眼,睡得很沉。 想起被人害死的李德妃,朱瑩心情沉重。 她抱著孩子的手微微發(fā)顫,旁邊乳母見了,連忙接過孩子,退出正殿去了。 朱瑩低聲道:“圣上……德妃娘娘她……” 楊固檢卻問:“朕來時,你不在宮中,到何處去了?” 雖然是問句,他語氣里卻并無詢問的意思。 朱瑩慘然回答:“妾身去祭拜德妃娘娘了?!?/br> 楊固檢了然一笑:“是個有情義的。德妃故去前,請求朕與皇后,要將孩子交于你撫養(yǎng),今日你也看了,這孩子,你便暫時先養(yǎng)著吧。” 暫時? 朱瑩不敢問,連忙謝恩。 皇帝特地跑來鸞儀宮,目的自然不是送子。 他抬手,周圍宮人們迅速退下,只剩下兩個貼身侍奉的小童。 皇帝說道:“謀害皇嗣,害死德妃,又加害于你的人,朕已知曉了。想必你心里也明白?!?/br> 他問:“朕還沒有處理他們,你看如何?” 這便是詢問朱瑩的意見了。 越過皇后,插手宮務(wù),加上其中摻和上皇嗣,便和政事又有牽扯……這簡直就是一道送命題。 朱瑩心里咯噔一下,本能的就想拒絕。 只是…… 她轉(zhuǎn)念一想,感覺皇帝問話,應(yīng)該不會單純的詢問這一件事。 不然,他如何會親自來到鸞儀宮呢,直接宣她去思正宮,照樣能問……對,還有鸞儀宮! 朱瑩豁然開朗! 她迅速在心中分析了一下。 害皇嗣的是顧昭容,毋庸置疑。她在內(nèi)太醫(yī)院安插了人,使手段,想讓孩子胎死腹中。 估計(jì)是覺得她察覺到了她的謀劃,又或者是為了斬草除根,顧昭容便派心腹,對她下手。 人都說懷胎十月,李德妃七月便生產(chǎn),未免早了些。而御醫(yī)們?nèi)杖赵\脈,不可能都毫無察覺。 況且那天李德妃精神健旺,身體也還好,根本不像快要生產(chǎn)的樣子。 那么,只能說明,在她離開長慶宮后,李德妃受到了什么刺激,或者是有誰打了她,導(dǎo)致她突然早產(chǎn)。 且不說長慶宮防守森嚴(yán),除非像阿九那樣防不勝防的人,才能偷偷摸摸下毒。 在那以后,宮中核查更緊了,一般人還真沒法對德妃動手。 況且……還有內(nèi)衛(wèi)在呢。內(nèi)衛(wèi)可是隸屬于御馬監(jiān)的! 可德妃仍然出事了。 這只能說明,以顧昭容一人之力,不可能完成這些事。 她勢必和內(nèi)廷官員有聯(lián)系,內(nèi)衛(wèi)里頭,恐怕也干凈不到哪里去。 陳太監(jiān)一直封鎖著內(nèi)宮,等閑不可輕易進(jìn)出。那么,與顧昭容相勾結(jié)的,官職不會低。 更險(xiǎn)惡的想的話,沒準(zhǔn)外廷也有人在伸手呢。 朱瑩記起,自己被那些人扔進(jìn)井里之前,曾聽到一句模模糊糊的話,說某人背后靠山是什么監(jiān)。 監(jiān)……內(nèi)廷衙門有十二監(jiān)。 內(nèi)廷官職有太監(jiān)、少監(jiān)等高官,當(dāng)然,外廷也有帶“監(jiān)”的官職…… 她死死的攥緊了拳頭。 知道了范圍,到底是誰和顧昭容勾結(jié),只要好好的查,總歸會有些蛛絲馬跡在,到時候連根拔起,也不是什么難事。 但這真是皇帝想要的回答嗎? · 朱瑩想得時間很長。楊固檢沒有任何表示,坐在椅子上,極有耐心的等。 朱瑩咬了咬牙,說道:“圣上……妾身之前出事,隱約聽人說什么監(jiān),妾身斗膽,猜測昭容娘娘與內(nèi)廷有些聯(lián)系?!?/br> 皇帝點(diǎn)頭。 她又道:“圣上問妾身怎么想的話,妾身自然是想,把昭容娘娘處死,以慰德妃娘娘的在天之靈。只是……” 朱瑩說得越多,心里便越是悲涼。 她想起顧昭容的父兄,正是最得用的時候,顧家又是個大世家,勢頭蒸蒸日上。 內(nèi)宮里的娘娘,外廷里的臣子,地方上的世家家族,緊密的連在一起。 殺掉顧昭容不要緊,她的父兄,會甘心得到這樣一個結(jié)果嗎? 如果不甘心,顧家攪風(fēng)攪雨,大齊這個千瘡百孔的王朝,經(jīng)得起這番動蕩嗎? ――經(jīng)不起。她明白。 所以顧昭容不能死。 而李德妃與腹中皇嗣遇害,最終做母親的悲慘死去,同宮的朱瑩也被人打成重傷,昏迷多日。 這么嚴(yán)重的事情,內(nèi)外臣子,皇親國戚們,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如今一定在逼迫皇帝和皇后娘娘拿出個結(jié)論來,如此,必然要推出個人,把這件事抹消掉。 并非世家出身的高位妃嬪,本來是最好的選擇。 可從皇帝的角度想,他應(yīng)該不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非世家的臣子并不多。 每一個,皇帝都很珍惜,這是他跟世家對著干的班底,只有壯大的,沒有拿來做擋箭牌毀了的。 這樣分析的話,替罪羊,用謝昭儀最為合適。 她拈酸吃醋,招貓惹狗,在宮里人緣差到極點(diǎn),這事兒連外廷官員都知道。 謝昭儀還來長慶宮找過李德妃的麻煩,想往她身上貼罪名,易如反掌。 她背后的謝氏,正和顧氏不對付,勢力又略有衰落之相,朝中謝氏官員,又并非皇帝倚重之人。 之前地方上謝知州的所作所為,也早就為王詠揭發(fā),傳開了,很多大臣都曾上書要求嚴(yán)懲他。 因此,處置了整個謝家…… 不僅可以拔除皇帝的眼中釘,鏟斷部分地方上的世家勢力,間接掃清謝氏中,為數(shù)不少吸取民脂民膏的官員。 還理由充沛,不會引起其他世家的警惕,又能借機(jī)表達(dá)對顧家的拉攏。 她輕聲道:“妾身以為,為德妃娘娘報(bào)仇雖重要,卻重不過圣上的江山社稷。昭容娘娘不能處置,妾身覺得,可以歸罪于昭儀娘娘?!?/br> 楊固檢面無表情的看著她,神色間瞧不出真實(shí)的意圖。 朱瑩與他對視,又很快移開目光。 她問自己,悲哀嗎? 然后又很快回答,悲哀,這樣的生活,太悲哀了。 · 她曾經(jīng)哪里想過,自己會受重傷,會和人拼命搏斗,會垂死掙扎,只為活下來,給皇帝報(bào)個信。 但是她經(jīng)歷了。 她曾經(jīng)哪里想過,讓這個死,讓那個生,只是想在宮中好好活下去,做一個史書都未必會記下名字的普通人。 但是現(xiàn)實(shí)不允許。 朱瑩咬著唇,淚光于眼里閃爍。 她來到大齊不過幾個月,就已經(jīng)變得與從前的自己,大不相同了。 她可以滿心里念著,為死去的李德妃討個公道,殺死顧昭容。 也可以冷靜的想著,為了大局,讓謝昭儀頂罪,鏟除整個謝家,暫時留下顧昭容。 大概是那日,在鬼門關(guān)上過了一遭后,她便迅速長大成熟了吧。 楊固檢等了一會兒,見朱瑩沒什么要說的了,便提醒道:“不要忘了陶興葉家?!?/br> 朱瑩悚然一驚。 她囁嚅問道:“圣上為何……” 楊固檢聲音很平靜,顯然,這是他深思熟慮多日后的結(jié)果,就連詢問朱瑩的意見,也不過是試探:“謝昭儀曾在離開長慶宮后,立刻到明信宮里‘密謀’?!?/br> 他解釋:“葉氏雖然衰落,畢竟是個世家,不除它,便有東山再起之日。朕既然得了機(jī)會,便不能放過?!?/br> 朱瑩瞠目結(jié)舌的望著他。 楊固檢卻結(jié)束了這個話題,還算滿意的吩咐道:“朕近來身體不適,皇后又掌管宮務(wù),平素事忙,你便代她,每日到思正宮侍奉吧?!?/br> ※※※※※※※※※※※※※※※※※※※※ 感謝不言小天使的營養(yǎng)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