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真贏家_分節(jié)閱讀_26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星際之蝸牛聯(lián)盟、[綜+劍三]武安天下、城郊四十四號 完結(jié)+番外、攻略者,請留下[快穿]、住在對門的老板想倒貼、[紅樓]攻略人生、全紅樓都在圍觀賈赦鬧上進、[綜武俠]目標:富甲天下!
將宴席氣氛推倒頂點的,是來送禮的曹福祥。 替皇帝送禮。 皇帝賞了甄應嘉一套筆墨紙硯,一樣的東西,在不同人口里,翻出的花樣也不一樣,曹福祥就是個特別會說的人。 “陛下說了,這雖不是什么名貴的筆墨紙硯,不過卻是殿試之時發(fā)下來答卷用的?!辈芨O橐贿呎f,一邊看著周圍人羨慕的眼神,又強調(diào)道:“咱家提前祝您高中了。” 一陣熱烈的掌聲,離主桌距離不遠的王公子看了這場景,越發(fā)的嫉妒了。在他看來,這案首就是甄應嘉試了什么手段從他手里奪去的,甚至這一套筆墨紙硯也該是賞給他的。 王公子酒喝得太多有點上頭,惡意的想問問若是沒中呢。 只是沒等他說出來,曹福祥又大笑了兩聲,道:“當然陛下早就將東西賞下了,專門讓咱家等著放榜之后再送來?!?/br> 他得意的看了看甄應嘉,又道:“還有一句話。若是您沒中,”曹福祥咳嗽兩聲,換了個威嚴的聲音,“好好讀書,這東西就是拿來給你看看的!” 哄堂大笑。 王公子的怒火燒得眼睛都紅了。 曹福祥隱晦得跟康和使了個眼色,意思是:都是真的,甄大人果真被圣上放在心里了。 康和看著他身邊喝酒已經(jīng)喝到有點面泛桃花的甄應嘉,皇祖父花在他身上的心思,堪比皇子了,虧得他沒什么皇室血統(tǒng),不然要擔心的人又多了一個。 不過現(xiàn)在,這人是他的幫手了。 等到酒席結(jié)束,甄應嘉將最后一個客人送走,站在凝翠園門口看著里面忙忙碌碌收拾東西的下人,滿意的一聲長嘆。 還有一千分就能升到三級了。 “府衙貼了告示出來,四月初三院試!”李達濟很有中氣的聲音響起,“快來看書!一天都耽誤不得!” 第22章 離府試不過一月時間,這一個月,甄應嘉過得實在是太充實了。 跟縣試不同,府試的不僅要考八股文,要是想考中,還得寫出來有文采的八股文,所以這靠前的整整一個月,甄應嘉基本是被李達濟關了禁閉了。 也許是李達濟想在自己手上出來一個小三元,又或者是對甄應嘉高規(guī)格嚴要求,總之這一個月,甄應嘉連自己兒女都沒見到,每天早中晚各三篇八股文做著。 不過效果也挺好,至少在青松書院里當過考官的教員們眼里,這個水平去參加鄉(xiāng)試也是妥妥的夠了。 跟別的人家不同,他們這些住在金陵城里的學子們是不用提前出門趕路的,又因為甄應嘉現(xiàn)在已經(jīng)脫了馬甲,這次青松書院里所有參加府試的學子們,都于四月初二晚上到了甄府借住。 當然待遇最好的還是康和,他被接到了甄應嘉的小書房里住著。 子時剛過,甄應嘉便起身了,雖說考試只考一白天,不過依舊要提前去考場,除了搜身還得找考棚。 這時候跟現(xiàn)在提前看考場熟悉考場不一樣,為了防止作弊,知府都恨不得讓這些參加考試的學子們蒙著眼睛進考場,所以只有到了現(xiàn)場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也只有到了考場才知道自己的鄰居究竟是誰。 青松書院這次參加府試的學子一共一百出頭,全部坐在甄家的馬車上往考場里去。 甄應嘉一路笑瞇瞇的翻著自己的金手指,看得坐在他對面的康和覺得很是好笑。 五天前那條動態(tài):本次科考的學子都可在我家里借住。 這一條有五百多人點贊,還有一百多人轉(zhuǎn)發(fā)。 前天那條動態(tài):四月初三去考場由甄家出馬車相送。 這一條點贊的人有一百多條,轉(zhuǎn)發(fā)三十余條。 而且還在不停的上漲。 突然間甄應嘉腦海里閃過一條消息,然后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你怎么了?”康和看著一瞬間僵硬的甄應嘉,還以為出了什么事情,擔心的問道。 甄應嘉回過味來,看著康和搖了搖頭,“沒事,就是覺得這次過了府試之后,還有個院試,想要參加鄉(xiāng)試還得三年,稍微有點遺憾?!?/br> 康和笑了笑,安慰道:“就算你三年之后才中,也算是速度快的了?!?/br> 甄應嘉卻沒搭話,康和以為他在擔心考試,便安安靜靜的沒有打擾。 但是甄應嘉卻不是為了這個。 他升級了,就在今天早上,就在方才,那條消息就是說他升到了三級。 自從甄應嘉拿到這個金手指,他就覺得三級是個分水嶺。 三級以下的金手指基本沒什么用,只有升到三級,這東西才有了價值。 三級的時候可以看見別人的主頁,可以看見別人的動態(tài),而且從三級開始,積攢的積分可以換一個大V加持,說話的可信度增加30%。 這三成對于一個打算混跡官場的人來說,簡直太重要了。 不過……甄應嘉臉上突然閃過一絲遺憾,考題是知府出的,要是再早兩天……他說不定就能看見考題了。 他搖了搖頭,也不算太過遺憾。 畢竟他就算得了考題,也不能真拿這個去跟李達濟請教,事后會不會被他檢舉揭發(fā)了還兩說呢。 只是提前知道題目,自己私下揣摩揣摩也好。 不過現(xiàn)在也差不了多少,甄應嘉又滿意的笑了笑。 考試前的特訓,其實做得就是李達濟猜到的題目。 雖然不知道考題,但是大范圍是有的:四書五經(jīng)。 然后根據(jù)知府的學派,對這些經(jīng)書的熟悉程度,他的政治見解等等,再去掉近些年考過的題目,剩下的就差不多了。 甄應嘉翻著手上一共八十七篇八股文,腦子里卻還是沒忍住戳進去了知府的主頁。 “第三十八篇。”甄應嘉道,這便是他從知府主頁里看見的考題了。然后……不管是提醒還是顯擺,他也較為婉轉(zhuǎn)的跟康和說了。 他們兩個手上是一模一樣的習題集,他大概也能猜到原因,康和這種身份,萬一要是成績不太好,丟的可是皇帝的臉,一個是教兩個也是教,還是穩(wěn)妥著來吧。 至于他跟康和漏題,是因為他想到了自己的路線。 萬一科舉路線走不通……他其實還可以走神棍路線的啊。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話,狀元三年一個。至于神棍?三個皇帝都不一定能找個一個。 經(jīng)歷了幾乎跟縣試一模一樣程序,甄應嘉坐在了考場上,驗證了自己的岳祖父和金手指一樣的靠譜。 康和答題也是一樣的順利,甚至在答完題之后還抽空走了個神。 比方這次的考題。 李達濟給他劃定的范圍,是八十七篇,然后呢?甄應嘉今天早上直接就給縮短到一篇了。 不過這消息他是從哪里來的? 據(jù)康和所知,考題出得不會太早,一般都是考試前三天出來的。當然也不能排除知府事先跟人商量好了,就出這道題,這種情況下,題目是多久前出的就不一定了。 不過……甄應嘉他是什么時候跟知府有了接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