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有山有水,有牛有羊,河岸兩邊還有大片的草坪。還有座有幾百年歷史的石橋。 河岸兩邊,靠著石橋,有不少淺水碼頭,鄉(xiāng)親們還習慣在河邊洗衣服洗大菜。 也有不少人依然在河里挑水吃。 君越只是在村里的村道轉轉,河邊的美風景等幾天再轉。 上午,直播完。 他看了看后臺,沒想到還有人打賞,不多,加起來一共不到三十塊錢。但是好的開始。 他直播的時候全程沒有求刷禮物。 不會也不習慣。 第185章 我不是網(wǎng)紅(02) 幾天的時間, 君越上午直播,下午下地下田給家里的地里澆水, 摻雜了不少靈水在里面。家里的十幾畝水稻田(自家的+租的大伯家里的), 也天天加靈水。 馬上就要雙搶, 田里的水稻差不多可以割, 他最后再努力一把。 看看能不能改善一下,另外一邊育晚稻苗的幾分田里,他特別照顧過, 到時他去省城星城上大學后,晚稻會增產(chǎn),糧食的口感也會不一樣。 他到時去打米廠打好米以后裝袋,一定好賣。 現(xiàn)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以后家里的商品好賣做準備。大學后面的兩年,他肯定會堅持直播,賺取自己的學費生活費, 最好還能多賺那么一丟丟,幫助父母減輕他們的負擔。 家里的菜園, 如今青翠欲滴,園子里的黃瓜,豆角,辣椒,茄子, 苦瓜, 小南瓜, 大南瓜, 冬瓜,全部又在開花,還結了小苞苞,一茬還沒收,另一茬要來了。 下午五點,室外依然炎熱,地面上依然guntang。君越在褲子口袋中放了一枚冰晶,手機在陽光下和熾熱的室外,才不至于guntang。 舉著自拍桿架著手機的人,開始了賣菜的直播。他家的菜園就在房屋的旁邊的荒地,因為土地貧瘠,早年是石子地,潘家父母開荒時,費了好些功夫,把地面還有土地下掩埋的石子都清理了干凈。 二十來年的持續(xù)施農家肥,耕種,土地肥沃了不少。 前幾天,君越找到村里,把那一畝菜園,還有邊上的十畝荒地全租了下來,他已經(jīng)整理了兩畝地。 他承包的可是最高年限,五十年。承諾村委會,說年底交清今年半年和明年一年的承包費。 一個村的,村委會的干部,也不好說什么。那十一畝荒地,除了潘家開荒的一畝菜園以外,其余的閑置著,也沒有人愿意種點什么。 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中年人也很少,大部分都在外做工。到了年底才熱鬧一些,好些人家的地里都荒著。 種地種田不賺錢,大家都外出打工掙錢。一家家的因為打工,都蓋上了新樓房,買上了小轎車。 那十畝地放在那里一點價值也沒有,如今潘家伢子租,讓他租好了,價格也不貴,遲點交也沒啥。 “嗨,又開始直播咯!今天帶著大家看看我家的菜園子,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屏幕右下角點擊進去看看,有沒有什么自家需要的。 價格比市面上的貴兩倍,請慎重購買。今天拍下的,明天一早摘取以后再發(fā)貨。距離很遠的朋友們,慎買蔬菜,但可以選擇瓜果。 先說明,甜瓜,西瓜只有半畝地,數(shù)量有限,想買的,要盡早下手。” 跟在淘寶上買是一樣的。一樣點擊以后進購物車,一樣cao作怎么結賬。 網(wǎng)購達人們,都是熟手,聽了君越的話,拉起好奇心,點擊進去看看。 三倍的價格,一塊一斤變三塊一斤,三塊一斤變九塊一斤。 所有的人,都被這價格弄的還有那么點興趣。 一樣的螺椒菜場最多賣一塊五兩塊一斤,可直播間現(xiàn)在公然標注六塊錢一斤。 屏幕上一下子彈幕飛起: 【嚯,這價格還真是貴啊!】 【可不是,我剛才在網(wǎng)上比較了一下,價格比網(wǎng)上所謂的農家菜也就貴一點點?!?/br> 【其實,只要是真的農家蔬菜,價格貴點也可以理解。】 【菜場上的蔬菜都是大棚種植,或者大面積種植,價格肯定要比農家蔬菜便宜一些】 【我其實理解,看看主播家的菜園,真的長的挺好。一看就是精心侍弄,花費的心思不少,那付出的勞動肯定也不少】 【我也理解,真的,瞧瞧那黃瓜,嫩的喲,恨不得咬一口。想想那汁水到嘴里那清甜的味道】 【我剛剛看到了西瓜,看著個頭好大,感覺每一個都有二三十斤】 【……】 彈幕一條條的飛過,君越也看到了一部分,說什么的都有,但大部分還是能接受價格。 對著一片甜瓜,君越再次說道,“朋友們,我再啰嗦兩句。我家的菜,本不是為了賣,每年夏天,我媽都會曬很多干菜。做很多的腌制壇子菜,我家親戚,朋友都跟著受益。 我媽做的壇子菜味道特別的好,都喜歡吃。 只是今年,我媽身體不好,已經(jīng)兩次住院。現(xiàn)在就在醫(yī)院,我想著,趁他住院的時候,開通直播買一些出去。 免得她出院以后又勞累辛苦,曬干菜做壇子菜。 因為是自家吃的菜,我媽沒有施化肥打農藥,就是菜蟲都是自己用手捉的。 價格是貴點,但大家也能吃的放心?!?/br> 停頓了一會兒,君越繼續(xù)介紹。 他介紹的一會兒功夫,賣出去不少的菜,他都是限制了斤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