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秦綺輕移蓮步,向五個人聚集的地方走去,語調(diào)輕快地說:別急,會讓你們做個明白鬼的。rdquo; 話音剛落,三下清脆的掌聲響起。 癱倒在地的幾個人頓時如夢初醒,秦綺用蜃樓術(shù)逼問他們的記憶都回來了。他們想到秦綺的手段,個個嚇得是魂飛魄散。 秦綺右手高高揚起,露出一段欺霜賽雪的腕子來,一把青色的寶劍憑空出現(xiàn)在她手中。寶劍不知是何種材料做成的,隨著秦綺的動作竟如水波般蕩起漣漪,忽而分散,忽而聚攏。 某種味道難聞的液體從秦松身下冒出,他掙扎著往后爬去,但半天才挪動出兩步的距離。 眼看秦綺越走越近,胡氏強作鎮(zhèn)定地問道:你這是要為母報仇嗎?我們可都是你的嫡親長輩。更別說你后天就要嫁入天家了,你真舍得那大好前程嗎?快把那把劍放下,都是自家人,一切好說。rdquo; 孫氏聲音帶上了哭腔:我什么都沒做,什么都沒做?。《际撬麄兿碌氖?,把你送入廢太子的宮里也是侯爺?shù)闹饕?。別找我,別找我hellip;hellip;rdquo; 段氏已是閉目等死了,有段瑞的事情在前,她知道秦綺不會放過她的。 秦林試圖把弟弟秦松拽到自己前面:是你父親派人給你母親下藥的!是他害死你母親還氣死你祖父的,跟我無關(guān)!rdquo; 秦松似乎是嚇過了勁,說話完全找不到重點:你母親害了我的長子愛妾在先,我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到了閻王爺那邊也能說理。你殺我會有報應(yīng)的!rdquo; 聽到秦松這句話,秦綺高舉長劍向下斬去的動作愣是停滯了一剎那。 她嘆了口氣說:你說的有道理,后宅婦人的手段無非那些,或許當年你通房的死真的是我娘親出的手。我半歲就沒了娘親,其實對她也沒有太多孺慕之情。rdquo; 見事情有門,秦松喜上眉梢,再接再厲地說:好孩子,快把劍放下。我明日就到相國寺里為你母親點上一盞八十一斤燈油的長明燈,日夜供奉。rdquo; 秦綺把水波蕩漾的長劍收到身側(cè),歪著頭笑吟吟地說:所以我今日所為,談不上為母報仇,我是為自己報仇。rdquo; 長劍再次高高舉起,這次劍身通體凝實,再無動蕩之感。 注視著底下五個人或掙扎,或哀求,或閉目等死的表現(xiàn),秦綺笑得極為暢快。 十五年戾氣,今夜一劍斬之。從此了斷塵緣,天地任逍遙。 長劍斬落。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一刻鐘后,沖天的火光從壽陽侯府的西路拔地而起。守夜的下人連聲高呼:走水了,走水了!rdquo; 花白頭發(fā)的老道正在城內(nèi)一處破破爛爛的道觀里面打坐,剎那間心有所感,然后掐指一算。 他起身走到雜草叢生的庭院中,望著遠處的沖天火光仰天大笑:好,好,這一劍斬得好。rdquo; 第25章 尾聲與起始 大火是從侯府西路的宗祠里了燒起來的。負責看管的兩房下人發(fā)現(xiàn)宗祠里面著火后嚇得臉都白了。除了祭祖的日子,宗祠一向是大門緊鎖的,這火源是從哪里來的呢? 這場火來勢洶洶,從西邊向整座宅院蔓延。侯府上下都從睡夢中驚醒,從屋子里匆匆忙忙地跑出來。一半的下人忙著用身邊能取到的各種容器舀水救火,剩余的則趕著去救主子們。 幾位少主子倒是早就被忠心的下人們帶出來了,個個嚇得是驚魂未定。不過以侯府老夫人為首的五位年長的主子和即將成為定王妃的大姑娘卻都沒了蹤影。 侯府世子秦經(jīng)在兄弟姐妹中年紀最長,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引導著眾人往水源充足的后花園方向退去。 這場火一直燒到了天明才被勉強撲滅。 秦經(jīng)派管家清點人數(shù)的時候驚訝地發(fā)現(xiàn),除了家中的長輩和大堂妹,侯府的其他下人們竟一個沒少地從火里逃出來了。 可惜侯府已經(jīng)是燒得不成樣子,秦家的宗祠、胡氏住的榮慶堂、大房二房的院落連帶著侯府的庫房全都灰飛煙滅了。 說來也怪,這火竟然只在壽陽侯府的范圍內(nèi)燒得厲害,旁邊的府邸都沒濺上多少火星。 世子秦經(jīng)發(fā)現(xiàn)長輩們都不見了之后,連忙派人去侯府內(nèi)尋找,結(jié)果在最先燒起來的宗祠里發(fā)現(xiàn)了幾具殘骸。由于被火燒得厲害,只能勉強拼湊成五六個人形。 秦家的幾位小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fā)現(xiàn)彼此臉上都滿是茫然。這可如何是好呢? 這場火災(zāi)不僅讓壽陽侯府的歷代積蓄化為灰燼,也徹底摧毀了侯府的名聲。當侯府火災(zāi)的具體情形通過下人的嘴傳到外面之后,整個京城如同炸了鍋一般。為什么侯府最尊貴的幾位主子,連帶著即將過門的定王妃會在半夜三更來到宗祠里把門反鎖,然后把自己活活燒死呢?除了天罰就沒有別的解釋了。 這件奇事在街頭巷尾被人議論了足有半個月,仍未有停息的跡象。 一個穿著打著五六個補丁道袍的白發(fā)老道走在街上,嘴里哼著不知名的山野村調(diào)。他身后跟著一個十五六歲道童打扮的少年。這個道童長相極為俊美,兼之氣質(zhì)出眾,與老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位出家人如同兩條游魚般穿梭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老道在前面引路,頭也不回地問:可有心愿未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