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美艷反派[快穿、一切為了投胎[快穿]、扮演惡毒女配[快穿]、(快穿)綁定逆襲系統(tǒng)之后、攻略反派有點甜[快穿]、快穿之殊色、與女主的塑料愛情[快穿]、逆襲之旅[快穿]、傲嬌帝少,強勢寵!、逆轉人生
他突然想起來,當初和趙書平有婚約的并不是許君瑞,而是他才對。許君瑞搶走了他的姻緣,他才會嫁給了沈義軒那個不舉又心狠手辣的男人! 他的命,還有孩子的命,都死于沈義軒之手。 重活一世,他要向所有對不起他的人復仇!首當其沖的便是許君瑞??诳诼暵曊f疼他,卻轉頭搶走了他的婚約,根本就是一個大混帳!他要讓許君瑞經(jīng)歷一遍他所經(jīng)歷的痛苦,不,要比他痛苦一萬倍! 還有沈義軒,他要他生不如死,讓整個沈家萬劫不復,以償還他和孩子的命! 于是,重生的許君怡將屬于自己的婚約拿了回來,如愿以償?shù)募藿o了趙書平,而許君瑞則嫁入了沈家,但在當晚就被休棄,重回了許家。 然后在許君怡的勸說下,許爺爺把許君瑞馬上又嫁給了一個看起來非常忠厚老實的鰥夫。此人娶過兩個雙兒,卻都意外身亡了。 但這個“意外身亡”只是鰥夫的說法,許君怡知道他的兩任妻子都是被鰥夫活活打死的。這人表面看起來忠厚,其實是個賭癮很強的賭棍。手里有錢就會去城里大賭特賭,賭輸了就回來打媳婦出氣。因為他住在村子的最邊上,掩飾又非常好,因此一直沒被村里人察覺出惡劣的本性。直到后來將第三任妻子打死了,對方家里人報了官,才暴露了出來。 許君瑞嫁給鰥夫后會有的生活可想而知。 果然,不到三年,許君瑞就死在了鰥夫的拳頭之下。而許君怡則像是上輩子的許君瑞一樣。成了狀元夫人,風光無限。 接著,沈家成了他下一個報復目標。 他仗著狀元男妻的身份指使縣衙以莫須有的罪名查抄了沈家,將沈義軒壓入大牢,每日嚴刑伺候。然后逼迫沈義軒極為疼愛的小妹沈月茹嫁給了一個有特殊嗜好的老頭子為妾,整日被虐待打罵,生不如死 沒多久,沈義軒在獄中被折磨致死,沈家小妹不堪受辱,自縊身亡,沈父沈母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不到一個月也雙雙離世。 許君怡終于稱心如意了,滿足的離開了小村莊,跟隨趙書平入了京,并且在陰差陽錯之下救了皇帝,得到了誥命的封號,舒暢的活到了壽終正寢。 沐心來到的時間正是許君瑞與沈義軒成親這一天,兩人此前曾有過一面之緣,但雙方并無愛慕之情。根據(jù)原身的記憶,許君怡所謂的被許君瑞搶走了姻緣完全是無稽之談。 不過,沈義軒本是許君瑞的未婚夫倒是確實不假。 許君瑞和許君怡兩人自小就美貌無雙,年紀尚幼之時便有許多人上門求親,希望盡早定下這兩個漂亮寶貝。 許爺爺經(jīng)過精挑細選,選中了條件最好的沈家和趙家。將許君瑞許給了當時家境稍差一些的沈家,而許君怡則許給了書香世家的趙家。 待兩人到了適婚年齡,當年的沈家從小地主變成了當?shù)氐拇蠛兰潱抑墟酒统扇?,十分奢華。而趙家卻已然敗落,趙父早逝,趙母臥病在床,家中一貧如洗,乃是村中最貧困的破落戶。 未重生前,許君怡曾說過此生絕不會嫁給趙書平,他要嫁到家大業(yè)大的沈家里享清福。若是爺爺強迫他入趙家的門,他就跳河死去。 許爺爺本來就偏心于他,一口答應會把兩人的婚約換了。許君瑞就是想反對都反對不了。何況他并無反對之意。 他與趙書平乃是青梅竹馬,兩人互有好感。趙書平喜歡許君瑞的漂亮、能干,而許君瑞則欣賞對方的勤奮刻苦,覺得趙書平一定會有所成就。但是礙于雙方身上的婚約,兩人從不敢逾矩半步。 知道自己會嫁給趙書平后,許君瑞只覺得高興,馬上把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對方,并且與他商定等自己滿了十六歲,趙書平就去請媒人正式上門提親。他不要任何聘禮,只要趙書平親寫的一首詩就足矣。 可萬萬沒想到,趙書平請來的媒人上門的時候,當初信誓旦旦不愿意嫁的許君怡突然反悔了,把婚約又要了回去,并讓許爺爺主動和沈家換了庚帖,接了人家下給許君瑞的聘禮。 等到許君瑞知道這件事時,他和沈義軒的婚書都已經(jīng)發(fā)放下來,成親的日子也定好了,就在半個月后。 兩人的婚事板上釘釘,無可更改。 即便并非出自心甘情愿,半個月后,許君瑞還是順從的穿上沈家送來的喜服坐進了轎子。上轎前,他看到了隱在人群中的趙書平,想到兩人有緣無份,心中大為悲痛,于是情不自禁的哭了一路,哭腫了眼睛。 “為了那么一個男人哭成這樣,實在難看?!?/br> 沐心冷笑著撇了撇嘴,用手蓋住了腫起的眼皮。結合三三傳來的資料,很容易就能看出來,那個趙書平可不是什么好東西。 原身對他相思成疾,而人家卻馬上歡天喜地的迎娶了許君怡。兩人你儂我儂,花前月下,十分愜意,哪里還記得為他肝腸寸斷的許君瑞? 中了狀元后,一邊表示不能忘掉家中男妻,派人大張旗鼓的去迎接,另外一邊又尚了公主,成了駙馬,坐享齊人之福,明顯人渣一個。 反而被許君怡評為心狠手辣又沒用的沈義軒是個難得的大丈夫。 原身嫁入沈家的當晚也得到了一封休書,只是對方并無惡意,直言娶他乃是婚雙方約在身,不得已而為之,其實自己心中另有所愛,希望原身能夠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