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京城中的流言皇帝如何能不知,將此事大肆傳播的目的皇帝也明了,無非是想引得天子猜忌魏王和東平侯府罷了。 常云生上報伊始,皇帝便說過不用管,任其發(fā)酵。 “吾兒若是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皇帝搖搖頭,沒再多說。 對于甚囂塵上的流言蜚語, 東平侯府顯得很低調(diào)。 恰逢年節(jié), 各家走動少不了, 面對或直白或委婉的試探, 東平侯府眾人皆只微笑以對,不回答不承認不否認。 待關(guān)上門只剩自家人時,老夫人再三跟兒子確認:“阿福真的是與魏王兩情相悅?”不是別人胡說八道的? 林尊再三說:“是真的, 阿福在臨去揚州前便同兒說了此事,她說她傾慕魏王?!?/br> “那魏王?” “母親,他們是兩情相悅?!?/br> “哦……”老夫人點點頭,片刻后指責兒子:“你為何知道了卻不告訴我,還要讓我從外人那兒聽到?!?/br> 林尊趕忙把一盞清茶遞到老太太手邊,無奈道:“母親,您也知道咱們家什么情況,阿福又是什么情況,這誰知道他們能不能終成眷屬呢,同您說了不過是憑白讓您跟著一道提心罷了。” 老夫人喝茶的手一頓,放下茶盞,嘆息一聲。 原以為嫁不出去的老大難孫女兒是能嫁出去了,可這么一看,還是嫁不出去。 天家難道能容許上了玉牒的王妃繼續(xù)在前朝為官? 對林福,老太太更是想都沒想就覺得阿福不會放棄現(xiàn)在的一切。 她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多少難聽的流言蜚語,埋頭苦讀科舉,扎在田間地頭,甚至差點兒連命都沒了,才換來了今天的一切,她能放棄?她舍得放棄? 若那孩子只是想嫁一個好人家,身為東平侯唯一嫡女的她什么人嫁不得,就是皇子也能嫁得,但她放棄了所有安逸的路,選了一條最艱難的走。 老太太以前不理解,直到林福去了揚州,二石麥推廣開了,府上農(nóng)莊里的管事喜笑顏開地來送田產(chǎn)說今年如何如何豐收,她雖然還不是全然理解孫女兒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但已不再是從前的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了,甚至會為孫女兒感到自豪。 女孩兒又如何,她的孫女兒照樣科舉為官,撐起家族門楣與榮耀,得天子贊許,得天下百姓愛戴。 “唉……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阿福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吧?!?/br> 林尊:??? 怎么好好的又說到阿福嫁不出去?這不都兩情相悅了? 這個元節(jié),注定是大多數(shù)人都過不好的。 東宮被左右衛(wèi)牢牢看守,太子秦崢幾乎是把自己泡在酒缸里,誰勸都沒用,他的真愛勸也沒用,都會被他吼叫著趕走。 東宮妃們亦瑟瑟,憂心自己的未來,早被貶為奉儀的林嘉蕙更是覺得自己要瘋了,她千方百計嫁給太子,不是要陪他一起死的啊! 唯有太子妃面色淡淡沒有自怨自艾,陪嫁的侍女在她面前哭,她還寬慰道:“萬般皆是命,女子的身家性命全都系在夫婿身上,夫婿不爭氣,我也只能認命。圣人是一位仁慈的帝王,太子總歸是他的兒子,不會要了他的命的,只是今后日子不太好過罷了?!?/br> “奴為太子妃不值?!笔膛曂纯?。 太子妃搖搖頭,轉(zhuǎn)頭望著窗外的白雪紅梅,淡淡一笑,秀逸雍容,宛如一副仕女畫。 吳王秦峻和楚王秦峰也是一腦門官司,腦殼痛得很。 皇帝說要廢太子,卻說完之后就沒有動靜了,這都轉(zhuǎn)年了太子還在東宮——雖然關(guān)著連元日大朝都沒讓出來,但只要一日沒有明詔廢太子,秦崢就還占據(jù)這大義,他們就還得向他俯首稱臣。 還有就是秦崧。 他們以前還真沒把他放在競爭對手之列,就算有父皇寵愛又如何,生母低賤又沒有母族扶持,還是個斷袖,又有什么可值得他們忌憚的? 可萬萬沒想到,秦崧竟是憋了個大招,勾引了林福! 沒有母族又如何,妻族足夠顯赫就行了。 林福沒有賢名不是賢妻人選又如何,娶了她所能得到的好處比起“賢妻良母”要多得多,誰又會在乎那微不足道的賢良名聲呢。 秦峰從一開始就盯上了林福,秦峻雖然擔心會犯了父皇忌諱并沒有對林福表現(xiàn)出多大的興趣來,但他是萬萬不能讓秦峰稱心如意的。 最后就是兩人都沒有稱心如意。 “倒是讓秦崧?lián)炝藗€便宜?!鼻胤逶诟幸а狼旋X,“人人都傳他是斷袖,也不見他出來辯駁,不聲不響擺了本王一道?!?/br> 他是不會讓他順利就得了東平侯的支持的! 秦峻在府中招待來訪的舅舅榮恩侯,榮恩侯說起魏王滿面焦急。 “舅舅不必多言,一切等大兄回京我見過他之后再說。”秦峻讓榮恩侯不要輕舉妄動,“大兄就算是有心爭位也是困難重重,哪怕沒有我,還有小九這個嫡子,老四也不會讓他稱心如意的。想必大兄自己也清楚?!?/br> 榮恩侯還想再說什么,被秦峻擺手示意不用再說,然后耳提面命讓他不要做多余的事情才把人送走。 有這種自以為聰明總是自作主張做些蠢事的舅舅,秦峻也是累得慌。當初舅舅慫恿母后打襄武郡王的主意,把襄武郡王的嫡女給坑了,這其中固然有長平縣主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認舅舅在其中氣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以致于襄武郡王記恨,到現(xiàn)在都對他愛答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