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zhí)狂太子暗戀我(重生)、后宮調(diào)教日常(弄月宮)、余生我們不走丟、六零嫁海歸、絕命狙擊、大jian雄、嘉年(1V1)、(重生)交錯的世界(NP)、她登基后渣公公回來了、[清穿]九福晉駕到
初七宮宴,建安帝同皇后一同出席,帝后同坐首座,客居左側,往下依次是呼延于戈和呼延歸蓼以及一眾郕國使臣。 太子居右首座,五皇子楚王居次之,接著是各部大臣。 庭上美酒歌舞不休,呼延于戈從席間站立,行了個郕國國禮,雙手舉杯朝上,“尊敬的魏國陛下,我呼延氏此次前來,有意同陛下簽訂友好盟約” “兩國比鄰而居,本應互助共扶,然邊境卻時有摩擦,多因易物而起,故我等此次前來有意想與貴國重通邊境商關 ,以修兩國邊境安寧?!?/br> 呼延于戈說完,郕國使臣便站出把郕國國君親手所書的國書奉上。 宮侍取了國書垂首高奉轉呈至建安帝面前,建安帝收下國書,展開細讀須臾后合上,朝呼延大皇子朗聲開口:“國君之意,朕已知,但邊境通商之事干系重大,此事還需經(jīng)朝議后,朕方能回復于你” “自是如此,在下就恭候陛下佳音了”呼延于戈極是恭敬。 建安帝頷首舉杯,底下眾人皆舉杯而起,一飲而盡,庭中歌舞又起。 因郕國提議重開邊境商關一事,朝廷初八就開朝了,百官就邊境互商之事激烈爭議。 □□皇帝時期魏國與郕國當時兩國邊境并未禁商,但隨著后來郕國政權更替,也就是這一任郕國國君登基后,立馬對魏國用兵。 當時兩國交戰(zhàn),郕國來勢洶洶,但那時魏國已休養(yǎng)生息多年,朝中國庫充盈,兵強馬壯的。 且領兵的是當時極善兵法那時還是鎮(zhèn)國將軍的宋國公,那一戰(zhàn)郕國并未討到什么便宜,但自那以后邊境互商就永久的關閉了。 邊境互商利弊同在,郕國國君在國書言只要魏國同意互商之事,郕國愿每年向魏國出售八百匹青林馬場的駿馬,而魏國僅需以綢緞珠寶易之。 魏國國內(nèi)富庶,有那魚米之鄉(xiāng)的南方洞庭,也有富產(chǎn)銅鐵的河西之地。 卻在戰(zhàn)馬這塊有所不及,魏國國內(nèi)的馬匹不及郕國的矯健,甚至就連個頭也要比之遜色 而郕國的青林馬場上郕國三大馬場之一,里面的駿馬多是送往戰(zhàn)場的健壯戰(zhàn)馬,這一點對建安帝來說確實是很大的吸引力。 且互商后邊境居民生活也會改善不少,可穩(wěn)邊境安寧,促兩國和平相交,利國利民。 但也有弊端,互市后邊城勢必人員雜亂,難以管理,且郕國向來野心昭著,此番突然如此示好,建安帝不得不懷疑他幕后是否有其他企圖。 朝臣們就此吵了多日,也沒吵出個所以然來了,但朝中風向顯然是贊同互市的大臣們居多。 因邊境總是摩擦不斷,朝中早就有人提過重開互商之道的事。 加之此次郕國主動示好,他們完全可以把握住機會,掌握主動權,趁此提出有利于魏國的條件。 又是一番爭論,卻仍是沒個結果。 元宵花燈節(jié)這日,一大早的二夫人就派人來懷遠街請何為安和明蓁回賀府吃團圓宴。 因何為安還未把老家親人接入京中,是以凡是過年過節(jié)的小夫妻二人都是去的賀府。 晚宴過后,明博便一直黏糊在姐夫的身旁,使勁朝他使眼色。 何為安接收到了來自妻弟的信號,加之自己明日就要去庶常館了,往后大約是有沒有什么時間陪妻子了,便同意了明博的請求。 低頭問妻子:“想不想去逛街市?” 明蓁知道是弟弟纏著他想去,但自己也確實是好久未曾出去了,且上元花燈一年也只有一次,毫不猶豫的點頭說想去。 每逢佳節(jié)人擠人,今年亦是不例外,明蓁牽著弟弟,何為安走在她們身側。 明蓁見滿街的花燈,忽然想起來去年何為安送弟弟的那個獅子燈,想起那道讓眾人都鎩羽而歸的燈謎。 那燈后來既然在他手中,想來他定是猜出了那謎底,忽地問他:“去年你贏的那盞獅子燈,當時的謎底是什么呀?” 何為安楞了一下,想起她口中的那獅子燈,眼睛微微向下,回想了一番,開口:“是燈籠” “燈籠?” 明蓁凝眉思索,須臾眼睛驀地睜大了,“對哦,我當時怎么就沒想到呢,那攤主也真是藝高膽大,這么明晃晃的把答案掛著,我們竟也沒猜到” 明博此時像是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奇的東西,拉著jiejie的手快步朝前走。 原是看見賣糖葫蘆的商販了,明蓁正準備讓雨霏掏錢給這個小饞鬼買一串解饞。 發(fā)現(xiàn)何為安已經(jīng)付過銅板了,拿了兩串下來,一串給明博,一串遞給了自己。 明蓁呆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還給自己也買了一串,慢慢伸手接下,還未吃,心里就有些甜絲絲的了。 撕開外面的包著的糖衣,咬了一口果然很甜,里面她向來不喜歡吃的山楂竟都不覺得酸了。 明蓁一連吃了三個才終于覺得有點酸了,把還剩下的半串糖葫蘆拿在手中。 何為安看她手中拿著糖葫蘆不吃了,低聲問她:“不喜歡吃這個嗎?” 明蓁還未答,明博便先幫她回了:“我jiejie她一點酸的都不吃的,更不喜歡吃山楂,我覺得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 明蓁尷尬的笑笑,不自然的說:“別聽明博瞎說,其實今天的這個山楂還挺甜的,就是我晚膳食的多了些,現(xiàn)在有些吃不下” “沒事的,是我不好,應該先問過你的,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勉強自己”何為安輕笑著回她。 “我倒是許久都未曾吃過糖葫蘆了,不知夫人可舍得將剩余的給我” 明蓁知道他是在幫自己找臺階下,但那串糖葫蘆是自己吃過的,明蓁有些不好意思,他又這么說了,不給顯得自己太小氣了。 猶疑了片刻,紅著臉龐還是把手中那半串糖葫蘆給了他。 何為安接過,不過幾口就解決了,他吃的快,動作卻不顯粗魯。 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明蓁問他是不是也和明博一樣真的喜歡吃這酸酸甜甜的糖葫蘆。 何為安笑了下,開口道:“我也不知道喜不喜歡,小時候和明博一樣,每次看見賣糖葫蘆的商販就走不動路了” “但那時家里窮,又因要供我上學館,根本再無其他余錢再讓我買零嘴了” “每次都只能遠遠的看著其他孩子高高興興的去買糖葫蘆,而我只能返回家中繼續(xù)背書,久而久之也就沒那么想吃了,但總覺得那是最好吃的東西” 說完看著走在前頭肆意歡稚的明博,眼中染了笑意卻又似有別的深意。 明蓁知他家中不富裕,但不知幼時竟拮據(jù)到連想買串糖葫蘆都困難的地步。 在明蓁看來不過兩三個銅板而已,雨霏和雨雪每個月的月例銀子都有三兩銀子。 在她的認知中,想象不出來究竟要是什么樣的家境,才能連買串糖葫蘆也那么難。 此時見他毫不遮掩的說出來,知道他是不在乎了,但明蓁想著還是覺得心疼,心疼的想抱抱他。 她悄悄的伸手過握了一下他的手,又飛快的松開收回縮回袖子中,然后若無其事的繼續(xù)朝前走。 何為安看著妻子這一系列掩耳盜鈴的動作,心中失笑,卻也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看著她的背影默默跟了上去。 走著走著明蓁又看見了去年的那個獅子燈的攤主,實在他所做的花燈比之旁人要更為精巧些,加之那盞獅子燈太過驚艷,明蓁便記住了他,今年一眼就認出他來了。 今年他的攤前依舊圍了許多人,但再無像去年那盞那么讓人難忘的獅子花燈了。 明蓁見他這里的燈謎都挺有意思的,便隨意挑了個來猜,凝思了一會兒,終于想出來答案來了,高興的轉頭道:“我猜出來了” 只是身后的人卻不是何為安了,是一個陌生的男子,身量比其他人要都更高大些。 驟然與那人四目相對,明蓁的笑容僵在了臉上,慢慢的放下了揚起的嘴角,垂首避開了那人的目光,轉頭去尋何為安的身影。 何為安方才見明博忽然朝對面跑去,怕街上人多待會走散了,便跟了上去,此時見妻子在找自己,朝她揚了揚手。 卻不經(jīng)意的發(fā)現(xiàn)妻子身后,有道視線一直追隨著她的背影,待看清楚那人的面容和他身邊的人后,他眼中迅速閃過一縷陰郁。 他朝前走了幾步,牽過妻子的手,把她拉至自己的身前,完全擋住了背后的那道目光。 明博在攤前買了兩個相依偎的彩繪木偶娃娃,見jiejie和姐夫也都過來了。 忙把娃娃小心的藏在衣袖里面,這可是他準備今年送jiejie的生辰賀禮,可不能提前讓她給發(fā)現(xiàn)了。 方才他一見這兩個娃娃便覺得像極了jiejie和姐夫。 明博因袖子里藏了東西怕被發(fā)現(xiàn),也知自己今日出來逛了許久了,jiejie姐夫送自己回去后,還要趕回懷遠街,不好耽擱的太晚,便說自己玩累了,想回了。 何為安見對面那人依舊肆無忌憚的朝著這邊望來,眉頭微皺,帶著妻子和明博回了。 呼延于戈直直看著美人離去的背影,朝身邊的侍從使了個眼神。 他今日不過是聽說這魏國的花燈節(jié)熱鬧,便想出來隨便走走,竟不知還有此等艷遇。 方才那女子笑著朝他轉過頭來時,那一瞬間他竟覺得眼前晃過一道白光耀目璀璨,現(xiàn)在想來腦海中還滿是她那張笑顏嬌面,心癢難耐。 第15章 庶常館一開館,何為安又開始了早出晚歸的日子。 驛館內(nèi),呼延歸蓼面上掛著輕快的笑意,走進兄長的房間,眉頭一挑,打趣道:“聽聞兄長近來又看中一貌美女子,還派人去日日跟著了,要不弟弟去幫您把人弄來” 呼延于戈派人去跟著那小婦人這種節(jié)外生枝的事,本也沒想瞞著使團,他們此行的目的本就不善,這種小事而已,本就不必顧忌。 呼延于戈嘴角漾起一抹壞笑,“不急,別把我人給嚇著了” 說著面容一肅問:“你那邊都安排妥當了嗎?這畢竟是在上京,動手的時候謹慎些,我不希望看到任何意外,明白嗎?” “皇兄放心,事情已經(jīng)辦妥了,消息今晚就會傳出去”呼延歸蓼垂首恭敬道,極是尊重這個兄長。 呼延于戈看著自己這個異母弟弟,歸蓼的母親不過是郕國宮中一階宮女而已,一夕得了父皇的寵幸有了他。 母子二人為在那明爭暗斗的后宮中活下來,依附于自己的母妃,而他也自小跟在自己身后,對自己唯命是從。 若不是自己去年偶然得知了他自己身后做的那些小動作,他還真差點相信了這個跟在自己身后多年的弟弟,真如他面上那般純善了。 在眾人面前裝了這么多年,也真是辛苦他了。 “不錯,事成后回郕國,我必會在父皇那里為你請功的”呼延于戈欣慰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多謝皇兄”呼延歸蓼感激道。 …… 晚間何為安歸家時,明蓁和雨雪在房中正打著絡子,見他回了,忙起身接過他剛脫下的外袍,想起白日官兵上門盤查的事,便隨口問他:“京中可是出什么事了嗎?” 何為安想起回來這一路,五城兵馬司的人在街上盤查事,想來她問的便是這個了,回她:“聽說是郕國有個使臣莫明失蹤了” 使臣失蹤?現(xiàn)下正是兩國和談關鍵時期,這個時候郕國使臣在上京失蹤了,這可不是件小事。 也難怪京中忽然戒嚴了,官兵挨家挨戶的盤查,只是這些事都與自己無關,明蓁也沒過多再問了。 卻說這兩日五城兵馬司的人,個個忙得腳不沾地的,劉剡作為西城兵馬副指揮使,而那驛館更是在他的管轄之內(nèi)。 自打昨日一早收到使臣失蹤的消息后,到現(xiàn)在便沒停下過,鴻臚寺和禮部那邊不時便有人來問消息,今日一早東宮那邊也派了屬官來詢問進展。 劉剡的頂頭上司邱指揮使已經(jīng)急的嘴角冒泡了,整整一天一夜的盤查,已經(jīng)確定了人沒出城,可就是無影無蹤的消失在城中了,若是再無進展,他這個指揮使怕也真就要做到頭了。 劉剡剛從上司那里挨訓回來,還沒來得及喝口熱茶,下屬來報,說這幾日發(fā)現(xiàn)懷遠街那里常有兩名男子綜跡鬼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