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dāng)皇帝 第65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話說自從那參將唐通離開以后,朱燮元、張鳳翼和葉廷桂一干人等每日好吃好喝伺候著,但求高起潛不要催促出兵。 那高起潛也不是傻子,眼見他們“畏賊如虎”,深知其中必有緣故,故而也暫且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觀望一番再作計(jì)較。 這一日,高起潛酒足飯飽,眼見天色尚早,便帶領(lǐng)十多個隨從在太原城中閑逛一番。 不多時,高起潛走到鼓樓附近,正見一群人亂哄哄的圍在前面,大呼小叫,不由心下奇怪,遂讓隨從前往看看是何情況。 那隨從過去問了問,轉(zhuǎn)回匯報(bào)道:“前面正唱《張順盜嫂》的折子,所以才如此熱鬧?!?/br> “?。俊备咂饾撀勓砸汇?,不由開口道,“且去看看!” 他記得前幾日朱燮元等人請他觀看的此戲,卻是一種俗戲,基本上是以“三俗”為賣點(diǎn)。 如果他所料不差,中間頗多色情劇情,應(yīng)該放在深夜趕走了婦孺再演。 如今光天化日之下,此戲又有什么看頭? 等到那高起潛在隨從幫助之下,擠開眾人往里一看,只見正有一女子身著戲服,跪在堂下唱道:“舜王高坐在明堂,哪知世間風(fēng)和霜!” “小女子本是南氏女,延安府乃是俺故鄉(xiāng)。父兄亦是文學(xué)士,詩書傳家仁名揚(yáng)?!?/br> “不意四年遭了災(zāi),賊人殺入俺家鄉(xiāng)。父兄拒賊身皆死,姊妹遭辱命皆喪?!?/br> “獨(dú)留南氏我一人,左支右絀在賊巢xue中。今幸聽聞舜王至,便把冤枉說分明……” “這是什么東西!”高起潛聽了半晌,不由眉頭一皺,不高興地問道。 不對,這劇情絕對不對。 雖然高起潛先前只聽了兩折,并沒有把《張順盜嫂》這出戲聽個收尾,但是大致劇情他還是有所了解。 且不說女主的已經(jīng)由邢氏改為南氏,但看這出戲從頭到尾就是為了黑“順賊”而生,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張順斷案,南氏申冤”的奇葩劇情。 高起潛心思百轉(zhuǎn),面上卻不動聲色,直接下令道:“把那班主喊來,我有話要問!” 左右連忙領(lǐng)命去了,不多時帶回一人。 那人四五十歲年間,看其舉止身段,似乎是戲子出身。 這班主連忙上前見過了,高起潛這才開口問道:“此乃何戲,有什么明目?” “此乃《張順盜嫂》,乃是新出的曲目?!蹦前嘀餍Φ?,“老爺若是喜歡,過兩日也可去府上表演……” “胡說八道!”那班主話還沒說完,高起潛便呵斥道,“當(dāng)本官不曾聽過此戲不成,你如何敢擅改曲詞?” “老爺誤會了!”那班主聞言嚇了一跳,連忙解釋道。 “您說那是老曲,此乃新曲。這新曲出來以后,廣受歡迎,遠(yuǎn)超老曲?!?/br> “是以戲班紛紛改唱此曲,討衣食父母喜歡……” “這……”高起潛聞言一愣,萬萬沒想到其中竟有如此變故。 “可有劇本,拿來讓本官一觀?” “有有有!”那班主聞言擦了一把冷汗,連忙回還,不多時呈上了劇本。 高起潛拿起來草草一看,果然劇情變了許多。 新曲主旨竟由原來黑“順賊”,變成了捧“順賊”。 其中起承轉(zhuǎn)合,劇情跌宕起伏,相比較原來頗為平淡的“情案”而言,新曲目明顯更能吸引觀眾。 “走!”高起潛沉吟了片刻,不由一甩披風(fēng)道。 “那……那咱們?nèi)ツ膬???/br> “回去見見那左督師朱燮元、宣大總督張鳳翼去!”高起潛不由冷笑道。 高起潛作為明軍文官、武將、太監(jiān)相互制衡體系中的一員,當(dāng)然不會忘記自己的職責(zé)。 他先前對朱燮元等人客氣,甚至對他們堅(jiān)持固守太原的容忍,都是建立在有可能帶來更大勝利的基礎(chǔ)上。 只是如今他看了這一出新《張順盜嫂》,心中隱隱有一股不安的情緒出現(xiàn)。 明軍進(jìn)攻失敗了,他高起潛固然擔(dān)責(zé)。 若是明軍做困太原城,一旦為義軍所破,他高起潛不僅僅是擔(dān)責(zé)的問題,恐怕更會在“皇爺爺”心里失去了信任。 不行,事情不能這樣下去了。 不管怎么說,朱燮元必須給自己一個準(zhǔn)信! 而就在高起潛準(zhǔn)備尋找朱燮元的時候,肯定想不到那朱燮元、張鳳翼和葉廷桂三人如今正聚集在一起。 “消息可靠嗎?”左督師朱燮元皺了皺眉頭,看著手里的書信問道。 “此事千真萬確!”宣大總督張鳳翼苦笑道。 “那岢嵐兵備盧友竹是個穩(wěn)重之人,又擔(dān)任兵備道多年,萬萬不敢在軍國大事上撒謊!” 原來義軍北路軍盡出的消息,終于突破了李述孔一干人等阻攔,好容易送到了太原城。 得到這個消息的宣大總督張鳳翼連忙尋得朱燮元、葉廷桂商議此事。 只是朱燮元思來想去,怎么都想不出來義軍如何有如此多人馬,對此將信將疑。 “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對不對,說出來讓兩位參詳參詳!”葉廷桂皺了皺眉頭有幾分不好的猜測道。 “‘順賊’兵鋒正銳,西面偏關(guān)、保德、永寧、汾州皆受到攻擊。我們可否這么認(rèn)為,其實(shí)這是敵人一次有預(yù)謀、有計(jì)劃的大規(guī)模出擊?” “你的意思是……”張鳳翼遲疑了一下,不由也臉色大變。 “沒錯,我懷疑咱們自始至終都落入別人的算計(jì)之中!”葉廷桂苦笑道。 “如今圖窮匕見,我們可以勉強(qiáng)復(fù)盤一下‘順賊’的計(jì)劃?!?/br> “第一步,賊人率先進(jìn)攻開封、懷慶府等地,乃是一路,專門吸引官兵南下。” “第二步,賊人主力大舉進(jìn)攻平陽府,乃是另一路,專門威脅太原城。” “第三步賊人突然大舉東進(jìn),就是晨我等不能動彈之際徹底摧毀山西官兵,全取山西地界……” “這……這怎么可能!”朱燮元不由駭然道,“他……他哪來的這么多兵?” “以吾計(jì)之,‘順賊’麾下不過五六萬人馬,而陜西三邊四鎮(zhèn)亦不過十余萬人馬?!?/br> “即便皆為‘順賊’所用,其總兵額不過在二十萬之間?!?/br> “各處再留守兵馬防御,頂天只能抽調(diào)十萬之?dāng)?shù)?!?/br> “若是以葉撫軍之見,‘順賊’三路進(jìn)發(fā),豈能處處進(jìn)展如此神速之理?” “事已至此,多說何益?”葉廷桂其實(shí)也不明白其中問題所在,只好苦笑著反問道。 “莫非……莫非‘順賊’唬我,其實(shí)其南北兩路各有三萬,‘順賊’自率僅有四萬之?dāng)?shù)?”朱燮元不由猜度道。 “軍門言之有理!”張鳳翼聞言點(diǎn)了點(diǎn)頭,心中也不由有此疑惑。 既然“順賊”不可能有這許多兵馬,那肯定是有虛有實(shí),虛實(shí)相生。 既然“順賊”進(jìn)展極大的南路、北路不可能有假,那么問題一定出在“順賊”親自率領(lǐng)的中路軍上面。 “紅夷大炮到了沒有?”想到此處,朱燮元不再繼續(xù)分析下去,反而轉(zhuǎn)換話題,開口向宣大總督張鳳翼問道。 “這幾日宣大兩鎮(zhèn)又抽調(diào)了四十門火炮,只是受賊人sao擾,如今只到了三十門……” 張鳳翼話還沒說完,只見一個士卒急匆匆道趕了進(jìn)來,立刻住口不言。 “何事?”朱燮元見狀,不由開口問詢道。 “督師、軍門、撫軍,總監(jiān)高起潛有請!”那士卒不由連忙回答道。 哦?來了! 三人不由相視一眼,深知這一次恐怕躲不過去了,不過這一次,他們也沒想再躲下去! 是騾子是馬,是該拉出來遛一遛的時候了。 第259章 決戰(zhàn)太原 我欲戰(zhàn),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zhàn),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zhàn)者,乖其所之也?!秾O子兵法·虛實(shí)》 當(dāng)朱燮元得到“闖賊”李自成率領(lǐng)義軍北路軍大舉進(jìn)攻山西西北的時候,終于認(rèn)識到了自己的“伐謀、伐交”策略的徹底失敗。 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這左督師朱燮元之所以龜縮在這太原城中,自然不是怯弱不敢戰(zhàn)。 而是為了借助太原城的阻擊效果,為自己的“伐謀、伐交”爭取時間。 原本依照他的設(shè)想,義軍剛剛占據(jù)陜西不久,又頓兵于太原堅(jiān)城之下,陜西之地早已經(jīng)“反賊”遍地。 特別是“闖賊”、“獻(xiàn)賊”、“蝎賊”一干反賊,都是“現(xiàn)成貨”,豈有為“順賊”盡忠之理? 然而他失算了,結(jié)果一群天生的“反賊”和腦后長反骨的貨色,居然突然講起忠君愛國來,倒讓他始料未及。 勝敗乃兵家常事,本來左督師朱燮元作為明軍主帥,一計(jì)不成,再生一計(jì)便是,值不得什么。 只是他沒想到因?yàn)樽约阂恢饼斂s在太原城中,早被大明的御史看在眼中,一時間群情激憤,被人參了不知幾百回。 以至于“軟仗”沒有能夠打贏的朱燮元,那么再不主動出擊,恐怕就要落一個尸骨無存、遺臭萬年下場。 沒有辦法,當(dāng)總監(jiān)高起潛再度找上門的時候,年逾七旬的朱燮元不等他開口,就當(dāng)即表態(tài)道:“如今賊人手段盡出,吾已知其虛實(shí)矣!” “‘順賊’自領(lǐng)中軍,堅(jiān)壁我太原城下,乃虛張聲勢耳。” “我欲整頓人馬,明日與其決一死戰(zhàn)。此戰(zhàn)若勝,‘順賊’不足懼,天下人心安,還請總監(jiān)明鑒!” “可!”高起潛還不知有山西西北有重大變故,還道朱燮元識相,不由大喜。 眾人商議已定,第二天天還未亮,三更造飯,五更出兵,三萬余明軍精銳浩浩蕩蕩出現(xiàn)在義軍營寨之外。 而明軍這邊才剛剛出動,那邊義軍也早得到消息。 消息傳到了猶自呼呼大睡的張順耳朵里以后,他不由一躍而起,連忙匆匆忙忙穿上了衣服,召集眾將議事。 “這老烏龜,估計(jì)是得到李自成出兵的消息了,這一次終于舍得伸頭了!”議事之初,張順率先開口笑道。 眾將聞言不由哈哈大笑,哪里還有對大明邊軍精銳半分畏懼之心? “殿下,以我淺見,不怕他出來,就怕他不出來!”“滿天星”張大受率先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