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dāng)皇帝 第7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哈哈哈!”阿濟格愣了片刻,不由狂笑了起來。 “前金殺宋將于此,后金被賊將殺于此,真時也?命也?” 言畢,他竟取下頭上金盔一頭撞在了石碑上,頓時腦漿迸裂,一命嗚呼! 誰曾想這個曾經(jīng)殺害名將趙率教,攻克皮島,歷史上又曾屢立戰(zhàn)功,攻克大同,制造了大同之屠的后金親王阿濟格,就這樣折損在宋將種師中墓前。 第322章 先行官 且不說張三百、曹文詔一干人等如何對付阿濟格及其殘部,且說那一日張順擊敗“饒余貝勒”阿巴泰以后,只把后金降兵之中“罪大惡極”者一概處死,筑成“京觀”,以震懾不軌之徒。 又讓伊爾根覺羅·阿山從中挑選了一兩千真心降服之兵,為他湊足了一營之?dāng)?shù),號為“順義營”。 然后又把原大明左柱國朱燮元,宣大總督張鳳翼、大同巡撫葉廷桂、大同總兵王世仁和宣府總兵李國樑一干人等的標營納入麾下,按照義軍標準編制了六營人馬。 哪六營人馬? 分別是楊柱國、李輔明、羅向乾、黃得功、周遇吉和王錦衣六營。 其中副總兵楊柱國助王清之“奪權(quán)”有功,被封將軍,進侯爵,副總兵李輔明和朱燮元標營將領(lǐng)羅向乾皆封總兵,進伯爵。 由于葉廷桂、王世仁和李國樑三人不在,官兵降兵缺乏統(tǒng)帥。 張順又提拔先前在和義軍作戰(zhàn)中表現(xiàn)較為出色的黃得功、周遇吉這兩位神樞營參將為總兵,分別統(tǒng)領(lǐng)一營人馬。 而除此五人之外,還剩余三千之?dāng)?shù)暫時無人統(tǒng)領(lǐng),張順便把身邊的王錦衣派了過去,算是新建了一營。 攏共算來,張順共帶領(lǐng)新舊人馬一十四營四萬八千北上。 而就在這一十四營人馬之中,其中有張順嫡系張鳳儀、魏知友、徐全、楊承祖、盧象晉、羅尚文一干人等六營兩萬四千人,有明軍新降六營一萬八千人,另加了高起潛、阿山兩營和其他人無涉。 經(jīng)過張順一番眼花繚亂的cao作之后,這些人馬算是從事實上納入到了張順麾下。 如此一路向北,過了兩日義軍便越過石嶺關(guān),到了忻州境內(nèi)。 “闖將”李自成一見張順率領(lǐng)大軍親自,頓時嚇了一跳,連忙親自帶領(lǐng)軍師宋獻策、侄子李過、張胖子和姬龍鳳一干人等前去拜見。 當(dāng)許久不見的李自成、宋獻策一干人等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張順也不由心生許久不見之感。 自己和李自成才不過幾個月未見,而宋獻策、姬龍鳳更是剛剛分別了月余,然而太原城外的一場生死大戰(zhàn),讓張順產(chǎn)生了恍如隔世之感。 等到眾人見過了,張順這才笑著拍了拍李自成的肩膀道:“做得不錯,要不然本王還沒法這么快拿下阿巴泰一干人等?!?/br> “微臣本分!”李自成受了張順夸贊,也有幾分興奮,只是他素來口拙,不知如何表達,只好干巴巴的應(yīng)了一句。 “你呀,嘴笨!”張順恨鐵不成鋼的用手點了點他,卻又接著道,“不過,卻是真正做事兒之人!” 李自成聞言咧著開嘿嘿一笑,也不言語,只把一旁的宋獻策急的恨不得上前踹他兩腳。 “好了,閑話也不多說了!”素來耍嘴皮的張順碰到這個悶葫蘆,感覺無趣的緊,只得快刀斬亂麻道。 “先前我許了你王爵,只是如今本王也才是個秦王,哪里有資格敕封與你?” “不過,這一次你倍道兼行斷絕了后金和明軍的北上之路,居功自偉,不可不賞?!?/br> “我聽說‘闖將’家鄉(xiāng)乃西夏故地,與那夏國主有舊,既然如此,本王便敕封你為夏侯吧!” “謝……謝舜……秦王殿下恩典!”張順這話一出,頓時嚇了眾人一跳,那李自成更是激動的連連叩謝。 原來這時代侯爵大致分兩種,一種是以封地為號,一種則是以美號為號。 張順封賞李自成的夏侯,明顯是以山西平陽府夏縣為號,同時又兼顧了李自成的出身問題,可謂一舉兩得,故而引得他十分歡喜。 當(dāng)然,如今正值用兵之時,張順也無法給李自成舉行一個隆重的授勛儀式,更無法為他計算食邑。 不過這終究是張順的一個政治態(tài)度,一時間倒安了眾人之心。 你道為何?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自從義軍拿出來一王三公五侯等爵位籠絡(luò)宣大兩鎮(zhèn)上下以后,張順麾下的將領(lǐng)自度有功,心中難免有所不滿。 你說要是拿出了個公侯之位籠絡(luò)人心倒還罷了,結(jié)果葉廷桂、張維世、王世仁和李國樑等人無尺寸之功,便能驟居王公,讓人如何心服口服? 不過今日張順當(dāng)眾承認當(dāng)初“封王”許諾,并親口御封李自成夏侯,那自然代表著日后“自己人”也少不了加官晉爵。 “嘿,你說將來‘闖王’都封王了,那么日后咱們是不是也能混個子爵、男爵?”眾人不由竊竊私語道。 張順一聽下面開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不由趁火打鐵,大聲承諾道:“大伙休要聒噪,但有功勞,無論上下尊卑、男女老幼,本王不吝高官厚祿、爵位田宅?!?/br> “好,好!”眾人聞言不由一愣,頓時都歡呼了起來。 張順自起兵以來,素來言出必行,信譽良好。 他又借機鼓吹了一番,頓時引得眾士卒嗷嗷直叫,恨不得馬上蹦出來一個敵人讓自己剁了。 張順見士氣可用,這才坐下對李自成、宋獻策道:“宣大兩鎮(zhèn)多精兵良將,關(guān)乎天下安危?!?/br> “如今本王已經(jīng)大敗阿濟格,斬殺阿巴泰、完顏葉臣一干人等,大同巡撫葉廷桂也能夠秉持大義,投靠于我?!?/br> “惟有宣府巡撫張維世遲疑不決,為東虜所覷?!?/br> “夫洪太者,人杰也,足堪為本王敵手!” “若宣府為其所得,有了根基,吾恐不利于義軍大計?!?/br> “吾欲親率‘闖將’麾下輕騎,急驅(qū)宣府,不知你意下如何?” 原來大同距離太原六百七十里,距離宣府四百三十里。 張順如今雖然至忻州,已行百里,距離大同還有五百七十里,距離宣府更是千里。 若是他率領(lǐng)大軍前往,沒有二十日功夫斷難趕到,故而這才有了借李自成麾下騎兵盡快趕到前線的心思。 “這……”李自成聞言頓時猶豫了起來。 這倒不是李自成舍不得麾下三營馬軍,而是張順身為一方主君,如此行險。 若是有個萬一,他實在是承擔(dān)不起這個責(zé)任。 那宋獻策倒是看出來李自成的窘迫,不由連忙替他解圍道:“舜王說哪里話,莫說這三營騎兵,就是十營八營,但只要有殿下張口,斷沒有不允之理?!?/br> “只是……只是舜王身為三軍之主,事必躬親,卻非三軍之福?!?/br> “此話怎講?”張順聞言一愣,本來他打算讓李自成帶領(lǐng)著主力在后,自己提前趕到宣府見機行事,不曾想宋獻策反倒幫起李自成說起話來。 “這功勞都讓舜王殿下?lián)迫チ?,我等怎生加官晉爵,封侯拜相???”宋獻策不由笑了。 張順又不是愚鈍之人,經(jīng)過宋獻策這般攪和,頓時也反應(yīng)過來李自成的尷尬之處。 剛剛自己才封賞了他,他要是當(dāng)著眾人之面拒絕了自己,顯得不識好歹。 可是若是讓他贊同自己,又不符合他的為人,一時間左右為難。 而宋獻策“替他”說話的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擔(dān)心自己的安危。 具體一點來說: 一個是擔(dān)心李自成和其麾下人馬反水,會危及自身安全。 一個是擔(dān)心后金兵強馬壯,若是遇到“白登”之事,大事休矣。 想到此處,張順也反應(yīng)過來剛才自己腦子過熱了,需要降降溫。 他不由笑道:“好,既然如此,那此人便一并委任給夏侯和宋先生,本王親率大軍為你們壓陣,祝你們馬到成功!” 第323章 糧草 領(lǐng)了命令,李自成便率領(lǐng)李過、張胖子、宋獻策和姬龍鳳一干人等九千人馬,快馬加鞭往宣府方向去了。 眼見李自成、李過和張胖子三營馬軍一路去了,頗為擔(dān)心宣大形勢的張順也不由松了一口氣。 雖說在原本歷史上,李自成并不是一個合格的開國帝王,但是按照這個時代張順對他的了解來說,無論是天賦還是資歷,此人都堪稱是一員良將。 “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誠所謂也! 現(xiàn)在由自己率領(lǐng)大軍在后面為其壓陣,不求無功但求無過,替自個穩(wěn)住形勢宣大形勢,對他來說還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殿下,那咱們也走吧?”眼見先行官已經(jīng)開撥,幕僚長徐子淵早按捺不住道。 “走?不著急!”張順聞言笑了,反正現(xiàn)在有李自成替他前去暫時穩(wěn)住形勢,他就不用那么著急了。 “剛好那李述孔正在附近,可傳令過去,讓他整頓人馬,即刻前來見我。” “對了,還有一會兒替我草擬書信一封給那孫傳庭,著他把三座崖的‘葫蘆王’任亮從老巢里調(diào)出來,加以整訓(xùn),以彌補我兵力不足之虞?!?/br> “兵力不足?”徐子淵和張順身旁的高起潛聞言頓時嚇了一大跳。 就在這一個小小的山西,你都一口氣匯集了二十萬兵馬。 如今又先后吞了山西、大同兩鎮(zhèn),各處兵馬加在一起沒有三十,也有二十七八,如何就兵力不足了? “本王之憂,不在兵馬,而在糧草!”張順眼見兩人還沒意識到問題,不由搖了搖頭道。 “此次前往東北,定是一場惡戰(zhàn),并非一時半刻,便能分出勝負?!?/br> “故而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本王不得不為天下計,做一個長久打算?!?/br> “拒阿……阿山所言,那金國汗洪太這一次所圖甚大,竟傾全國精兵一十三萬,欲與我爭奪天下?!?/br> “一……一十三萬?”眾人聞言不由嚇了一大跳。 偽王阿濟格只率三萬人馬,就攪和的山西戰(zhàn)局天翻地覆。 若非張順突發(fā)奇想,恐怕義軍奪取山西全境的計劃就要胎死腹中。 如今東虜竟還有十萬大軍,這可如何得了? “只十萬大軍,值什么?”那高起潛是干伺候人起家的,最會察言觀色,眼見諸將有了懼意,不由打氣道。 “舜王麾下有三十、四十萬人馬,三個打一個,四個打一個,還打不過?光堆也能把他十萬人馬給堆死了!” “也是啊!”諸將聞言一愣,這才反應(yīng)過來,此次出征山西之前義軍已經(jīng)擴軍至三十萬。 雖說那后金兵兵甲甚精,我們一對一打不過,難道不會二打一、三打一嗎? “明白了吧?這也是為何本王提及糧草之事的原因?!睆堩樢姳娙嗣靼琢俗约旱南敕?,這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