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書迷正在閱讀:災難逃生指南[無限]、顧總逃不掉、備胎的自我修養(yǎng)、滿級大佬吊炸天、魔尊太難了、影后她假借教戲撩撥我[娛樂圈]、滿級戲精靠沙雕爆紅了、權(quán)宦實乃忠臣良將[meimei番外]、貪癮、復仇四公主的冷血計劃
李姐不明白她怎么想的,“你現(xiàn)在是正如日中天的時候,去出席這些活動都是c位,待遇非常好,就算你坐在那兒嗑瓜子,都有很多人喜歡看你,比拍戲輕松多了,錢也不少,你為什么一定要拒絕?” 崔近月淡淡道,“李姐,你是不是有什么誤會?我不走流量路線,拿作品說話,演員最重要的就是神秘感,過度曝光對我沒好處?!?/br> 李姐覺得匪夷所思,“你怎么會這樣想?現(xiàn)在不是酒香巷子深的時代了,你除了得有好作品,也要適時的多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展示你討人喜歡的一面,這樣他們才會對你更有好感,才會愿意去看你演的戲。” “清橙,你要知道,娛樂圈瞬息萬變,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直紅,演的電影都有高票房,你現(xiàn)在風光無限,想要好好保持下去,就得營銷好自己,讓大眾一直對你保持興趣?!?/br> “你別怪我直接,你還太年輕了,搭起的高樓根本不穩(wěn),比如《謊言之城》,你應該很清楚,它可能連《花木蘭》十分之一的成績都達不到,你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它身上,你得多做準備,你明白嗎?” 崔近月嘆了一聲,“道理我都懂,可我不想改,李姐,就算我樓塌了,我也承受得住?!?/br> 李姐一噎,有些惱羞成怒,“我是為你好,你怎么就油鹽不進呢?你要是拿了哪怕一個獎,地位穩(wěn)固了,我也不會多說一個字,可你現(xiàn)在空有票房沒獎項,存貨又少,我也沒非逼著你拍戲,只是參加幾個活動,多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有什么不好?” 崔近月無辜的看著她,一副無話可說的樣子,李姐險些氣了個仰倒,罵她又不敢,只能氣沖沖地走了。 崔近月在她走后看向7438,“李姐這下被我氣狠了?!?/br> 7438聳了聳肩,“那也沒辦法,你非要學那些老派演員,除了演戲不想有什么曝光,李姐不生氣才怪?!?/br> 崔近月不吭聲了,她不是學老派演員,只是看過這個世界的演藝史后,便覺得那些前輩的做法更好,演員保持神秘感,才能更好的讓作品被觀眾接受。 不像現(xiàn)在,演員又上綜藝,又有各種活動,曝光不斷,把自己的私生活全都撕給觀眾看,以致于本職演員工作反而排在最末,還容易讓人跳戲。 崔近月完全不想立什么人設,以私生活取悅觀眾,反正幾年前就開始拒絕這些活動邀約,那就拒絕到底好了。 她一如既往,也不會有人拿她紅沒紅的來說事。 這時候的崔近月,并不知道李姐會一語成籤。 六月,電影三大金獎之一的金瓷獎,公布了入圍名單。 《花木蘭》入圍十七項,獲有史以來最多的提名,最佳女主角赫然在目。 名單公布后,崔近月的粉絲都樂瘋了,公司也與有榮焉,還給她買了個熱搜,瞬間加大了討論度。 出乎崔近月意料的是,除了她粉絲吹彩虹屁控評,那些明顯不是她粉絲的發(fā)言,竟也很希望她靠花木蘭一角拿獎。 眼瞅著,比崔近月自己還要有信心。 第31章 身為正能量女明星對照組19 持靚行兇…… 因著花木蘭這個角色,崔近月刷滿了無數(shù)人的好感度。 在之前電影上映的三個月里,《花木蘭》里的演員可以說全部爆紅,連花木蘭所使的隱虹刀都成了周邊爆款,更是關(guān)于她的同人里,力壓一眾男人的cp。 作為唯一的大女主,角色又極為討喜,崔近月自然成了全年齡段的女英雄,即使如今電影熱度漸退,她也還是眾人眼中的“花木蘭”。 崔近月沒在《花木蘭》大爆后活動不斷,反而低調(diào)得令人無奈,連采訪都沒幾個,也就偶爾發(fā)個動態(tài)安撫粉絲,讓許多人對她的好感無處發(fā)泄,看到金瓷獎名單后,都覺得她該得獎。 名單公布后的網(wǎng)絡投票中,崔近月以倍殺的票數(shù),當選了網(wǎng)友心中的最佳女主角。 即使最終結(jié)果還沒出來,騰躍也沒在后面推波助瀾,各平臺論壇討論起金瓷獎,都有她一席之地。 大致就兩種,得了獎是人心所向,沒得獎就是美強慘,崔近月的超高人氣可見一斑。 崔近月卻沒被網(wǎng)絡上的追捧吹昏了頭,以《花木蘭》入圍金瓷獎是意外,她并沒想過用這部電影拿影后。 公司卻很看重這件事,李姐雖然氣她非要低調(diào)過頭,但還是任勞任怨,替她做該做的公關(guān),娛樂圈的信條就是,希望再小,也得盡全力爭取。 崔近月卻很清楚,即使網(wǎng)上鬧得再歡,能決定最終結(jié)果的只有金瓷獎評委會,而且業(yè)內(nèi)其實都并不覺得她會真的獲獎。 第一,《花木蘭》雖有高票房和口碑,但是是由民間傳說改編,既不諷刺也不悲愴,內(nèi)容不夠有深度。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部好電影,可敢送來三大金獎的都是好電影,而評委們的偏好從來都不是這一種。 第二,崔近月還太年輕,若是換做以前的時代,她或許還能讓評委們不論資排輩,把獎給她,可現(xiàn)在三大金獎評選早已不再那么單純,已經(jīng)快十年都沒有這樣年輕的獲獎者出現(xiàn)了。 當然,主要還是新生代生花都不夠強得令人無話可說,壓不住獎,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大眾覺得三大金獎成了水貨,沒人敢冒這樣的險。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造成了大花爭奇斗艷,中花輕松守門,小花上不了位,電影花全面嚴重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