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蘇瓷什么都沒有說,只是盡力滿足葉蘇紅想要開闊視野的渴望。 她在感情的余甜中求知若渴般地豐富自己,對于她的自身的成長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而且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才能真的有所體會。 葉蘇紅談戀愛的事一直沒告訴家里人知道。 大人也不關注娃娃們之間的事情,他們現(xiàn)在更關注安徽小崗村的大膽分田事件。 雖說當時十八個農民偷偷立下生死狀,說好了瞞上不瞞下,瞞外不瞞內,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事情還是慢慢傳了出去。 這種事情在目前來說,還是屬于違背公有制的嚴重違法行為,所以自然而然遭遇了阻礙。 但就算阻礙重重,就算十分困難,一九七九年的夏收時節(jié),小崗村還是用糧食的產量證明了包產到戶決策的正確性——集體干活純屬磨洋工,糧食產量上不來,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才能真正激發(fā)農民勞動生產的積極性,也才能促進糧食的增收增產。 趙世滿看著向陽大隊這一年小麥的產量,也陷入了沉思。 他作為大隊書記,當然也想自己大隊的人都能不挨餓,都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 但因為小崗村的改革依然遭受著各界的指責與批判,說是在破壞公有制制度之類的,領頭人也受到了影響,所以別的地方的干部沒收到上頭明確的指示,也不敢輕易妄動。 萬一動不好,就要承擔大責任,不是誰都有那十八個人的勇氣的。 但就算再不符合當前的制度,小崗村的豐收還是讓很多農民起了羨慕心理。 這種事有個例子在就想學,誰不想吃飽飯啊,管他私有還是公有,能吃飽飯不就好了嘛? 不過這種話都是私下里說說就算了,沒人真敢嚷嚷出來。 雖說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實行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社會環(huán)境越發(fā)寬松,但政策不允許的事情,大部分人還是不敢去干。 不過向陽大隊有一點值得社員高興的是,之前用水排鹽的方法果然有效,今年小麥的產量較去年還是增加了不少的。雖然和人人都能吃好吃飽,還有著比較遠的距離。 小麥收完種完水稻,很快就到了暑假。 秦衛(wèi)東高中畢業(yè),正常參加了高考,隨后安心地進入等成績階段。 畢竟算得上是朋友,蘇瓷還是關注了一下秦衛(wèi)東的高考成績。 等一個多月成績出來后,秦衛(wèi)東如愿考上了平京大學,秦老爺子樂得差點合不攏嘴。 秦衛(wèi)東這一屆畢業(yè)以后,蘇瓷這一屆上了高二。 走了最后一屆靠推薦上高中的學生,學校里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濃厚,許多人一上高中就奔著考大學努力,高二的學生更是一個看一個緊張起來。 蘇瓷和李秋玲跟其他人一樣,上課學習做題,周末往返在家和縣城之間。 蘇瓷的學習壓力沒有李秋玲那么大,她還會抽出心思來搗鼓搗鼓她那些寶貝,甚至關心一下村子里的大事小事。 比如秋收以后,向陽大隊的社員更加眼紅小崗村的糧食產量。 很多人去大隊找趙世滿,說他們也想吃飽飯,并且問他們什么時候也可以這么干。 趙世滿可不敢隨便松這個口,只說再等等。 也是這一等,就等到了一九八零年五月,鄧x平在一次講話中肯定了“大包干”。 然后趙世滿很快就接收到了上面的指示,隨后向陽大隊也開始了分田到戶。 各家按照人頭分地,自家分到的土地自己種,自負盈虧。 社員們終于等來了這一天,人人都興奮得不得了,開始埋頭種地。 也就在這時候,大隊的各種門店也得到了趙世滿的批準,從集體所有變?yōu)榱怂接小?/br> 葉安軍的理發(fā)店當然也成了私有,從集體財產一夜之間變成了他個人財產。 他得到批準的那天可高興了,抱起謝美娥轉了好幾個圈圈。 蘇瓷回家得知這個消息后,吃飯的時候認真跟他說:“城里早就支持個體經(jīng)營了,好多年輕人沒事干,都去擺地攤。之前老受人瞧不起,人人都說擺地攤的沒出息,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發(fā)財干成萬元戶了,好多人眼紅呢。鄉(xiāng)下各種政策都是晚一步,二哥你放機靈點,趕緊找門路看看能不能進點東西,一邊理發(fā)一邊做點別的生意?!?/br> 葉安軍還真沒想這么多,或者說他就沒這見識。 他撓撓頭,看著蘇瓷請教:“那四妹你說,我能做點什么生意?” 蘇瓷早就給他想過,現(xiàn)在直接道:“土地都分了,以后各家肯定拼命種地拼產量的,和以前吃大鍋飯時候不一樣了。你想想種地需要什么,一是籽種二是肥料,還有養(yǎng)豬的飼料,各種瓜果蔬菜的種子,你都可以先去找工廠進貨賣起來,你信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準能富?!?/br> 葉安軍聽得嚼饅頭思考良久。 謝美娥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葉安軍說:“發(fā)什么呆???我覺得蘇瓷說得對,咱們得膽子大一點,必須搶在別人頭里做這些事?!?/br> 說完他看葉安軍還是不出聲,她又看向葉老二和蘇華榮問:“爸媽,你們覺得呢?” 葉老二和蘇華榮也不敢給主意,她又看向何月香,“大嫂,那你覺得呢?” 何月香喝口稀飯點點頭,“我也覺得蘇瓷說得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