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葉老太氣得胸脯上下起伏,氣得要翻白眼。 她從葉安明結(jié)婚時候就心心念念想買收音機,結(jié)果汪玉姍買了個縫紉機。這幾年終于攢錢買了一臺,結(jié)果才新鮮洋氣一天,老二家就買了電視機。 這不是在跟她作對? 這不是故意要氣死她?? 她呼哧呼哧喘氣,叫葉安明。 看著葉安明從房里出來,她說:“安明攢錢!咱也買電視!” 葉安明:“……” 老祖宗您一刀捅死我吧! 葉四丫從外頭弄個破收音機回來,要他攢錢買收音機。 葉安國考上了大學(xué),逼著他也去考大學(xué)。 葉安軍頭胎生了兒子,天天念叨他不生兒子。 現(xiàn)在人家買電視,也要他攢錢買電視。 知道電視多少錢嗎? 不吃不喝就攢錢買電視唄?? 第090章 雖然電視很好看,但蘇瓷還是在一集《西廂記》播完后,就把電視關(guān)了。 她吆喝著讓大家散了回家睡覺,說以后每星期只星期天放一晚,其他時間都不放。 大家都意猶未盡不想走,有個半開玩笑說:“怕費電嗎?咱給湊?!?/br> 蘇瓷看向聲音傳過來的方向,“也不全是,我弟弟還要讀書寫作業(yè),不能成天就在家放電視?!?/br> 要是天天這樣看電視,葉安家怕是會到受影響。 索性就都不要看,讓他平時都安心學(xué)習(xí)。 聽到這話,知道沒得看了,大家也就都散了。 回去的路上又交頭接耳地嘀咕—— “他家什么時候買的電視???” “聽說是葉四丫和何月香去省城,昨晚帶回來的?!?/br> “這一臺電視要多少錢?” “聽說六百呢?!?/br> “六百??” “他家哪來這么多錢?” “這還真不知道?!?/br> “去趟城里,還發(fā)財了?” “你們沒看見嘛,他家院子里還停了輛自行車,新的。” “喲,這確實是發(fā)財了吧?” …… 至于蘇瓷和何月香去了趟省城,到底是怎么發(fā)財?shù)?沒過兩天,也就在第八生產(chǎn)隊傳開了。 既然買了那么多東西,發(fā)財?shù)氖驴隙úm不住,早晚都是要叫人知道的。 聽到了風(fēng)聲以后,大家更是驚得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 以前他們私下可沒少笑話蘇瓷,說她腦子多少有點毛病,沒事就出去漫山遍野撿破爛。 現(xiàn)在突然得知,她靠撿的破爛發(fā)財了。 就仿若從頭頂劈下來一道雷,把所有人都劈傻了。 這事情傳得沸沸揚揚,再不過幾天,幾乎整個大隊的人都知道了——蘇瓷在山坡河灘上撿的那些破爛,根本就不是什么破爛,全都是寶貝! 別看那些東西舊,看品相只能用來喂喂豬喂喂雞,但越舊越值錢。 想想他們各家之前也扔過不少些不能用來吃飯,壞了不愿補的舊碗,真是后悔得拍大腿啊! 蘇瓷撿的那些東西,也不能說全是之前的地主老財家的。 當(dāng)然地主老財家被砸了的東西當(dāng)然不少,每個村子里都會有,品質(zhì)也都不一樣。 其中其實也有一些普通人家用壞了不想補扔掉的。 古代的那些舊物傳下來,下落誰都說不準,也不全是在達官貴人手里。 尤其盜墓賊盜出來的那些,或者是農(nóng)民自己從地里挖出來的,你可不知道都流去了哪里。 大部分人不懂,說不定就在哪個農(nóng)戶人家用來喂雞,或者當(dāng)成是豬食槽用來喂豬。 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民間散落的舊物還非常多。 等到古玩圈子真正火熱起來,這些舊物也就被文物公司和古董小攤販收得差不多了。 文物公司不會下來收舊物,都是老百姓拿舊東西去排隊換錢。 鄉(xiāng)下人完全沒有門路,基本有的老物件,都給了小攤販,城里人才去文物公司。 但不管是城里人還是鄉(xiāng)下人,大部分老百姓對古董都沒什么概念。 這時候媒體不發(fā)達,信息閉塞不暢通,古董市場剛現(xiàn)雛形,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古董有什么樣的價值。 沒概念也沒眼力,并不覺得是什么好東西,所以普通人家的那些舊東西才都沒有砸掉呢,好的時候就拿來喂喂雞喂喂豬,壞了覺得沒用了,直接就扔了。 破東西,舊了吧唧的,壞了還補它? 不值當(dāng)?shù)氖虑?,扔了就完事了?/br> 就算砸地主老財資本家家里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沒人覺得是什么值錢東西。 像金銀珠寶那些真金白銀,或者大玉墜子,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值錢的東西,那都收上去了。 現(xiàn)在突然知道這些東西值錢,大家后悔眼紅一陣,隨后便覺得自己也要發(fā)財了。 回家到雞窩豬圈里瞅瞅,或者看看之前嫌棄的還沒扔的豁口舊碗,看什么都像是寶貝。 也可巧,這事情傳開一星期后,真有個小攤販下來收舊物。 鄉(xiāng)下許久不曾來躥村子賣東西的人了,更別說收東西,大家一時間都十分的興奮,尤其在得知蘇瓷靠一只舊碗發(fā)了財以后。 大家全都激動起來,把家里的舊盆舊碗洗干凈,拿去小攤販那里換錢。 有的還是從雞窩豬圈里搬出來的,洗的時候真是臭得人想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