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喜歡那個男配!(快穿) 第9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三國說評書、我成了二周目BOSS、世界級大佬、錦鯉小紅娘、誤婚心尖寵:大佬夫人美又颯、[綜漫]正義的伙伴夏油君、[綜漫]文豪扮演指南、所有人求著被我撩、我愛你,再見、[綜漫]最強打開了十代目的棺材
這一抬眼,瞧見眼前人的模樣,阿洛所有的聲音都卡在了嗓子眼里,一聲都出不來了。 那是個和尚,穿著暗藍色僧衣,腦門光溜溜的和尚。 他瞧著與所有的和尚都一樣,卻又與所有的和尚都不同,他有一張白皙俊秀的臉,面部輪廓宛若畫出來的那般完美,狹長溫潤的眉眼,高挺的鼻梁,以及色澤淺淡不薄不厚的兩片唇。 這樣的容貌,比阿洛見過的號稱江湖第一公子的玉面江郎江州宴還要好看。 即便他腦袋光禿禿,頭頂明晃晃發(fā)亮,是個徹頭徹尾的和尚,也不能掩蓋這副出塵脫俗的好相貌。 若只是臉,還不至于叫她如此出神。 最主要是這和尚的氣質(zhì),那是阿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感覺。 她只是看著他,與他對視,便仿佛看到了廣闊的天空、漫天的流云、亙古的星夜、不滅的長風。 溫柔又浩大,威嚴又廣博。 她從不曾見過這樣一個人,有過這樣一種感覺。 他眼簾輕輕掀起,睫毛緩慢眨動,指尖撥弄佛珠。這些普通且細小的動作,都會在她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令她心神也跟著顫動,久久無法回神。 直到那和尚將手中端著的木碗遞過來,她的目光隨著他的舉動落在那碗中的白粥上,終于將自己的神智拉回來一點。 “這是,給我的?”她試探問道。 和尚眉目輕斂,微微頷首。 他不動的時候,如同一尊佛像般悲天憫人,只能看到一身令人望之生畏的神性,而少了些許人氣。 可當他一動,溫和注視著人時,那眼底的光芒溫暖和煦,冬日里的暖陽一般,直叫人覺得舒適。 阿洛抬手將木碗接過,不自覺又注意到他的手。 看到的第一眼,她心中只有一個詞,那就是干凈。 衛(wèi)之獻的白衣,都沒有讓她產(chǎn)生過這樣的評價。 他的手骨rou勻稱,手指與手掌的比例完美,手指根根修長,骨節(jié)分明,清潤如玉。 屈起的指間掛著一串褐色佛珠,佛珠太長,還在他勁瘦的腕間繞了一圈,黑白交相輝映,映襯得那只手更加潔白無瑕。 阿洛端著碗,站在原地許久沒有動彈。 和尚將粥碗給她后,便在佛堂內(nèi)轉(zhuǎn)了起來。他在清理這個破廟,中間那尊佛像已經(jīng)被打理干凈了,雖然還是很老舊,但總算看著沒那么寒磣。 阿洛就在一旁盯著他,一邊喝粥一邊看和尚拿掃把掃地。 明明就是一碗白粥,喝水一樣沒滋沒味,她卻不知不覺喝了個一干二凈,最后一口下肚,那和尚也停了下來。 他再次來到她面前,將手伸了出來。 阿洛捏著碗,沒給他,瞅著和尚問:“和尚,你叫什么名字?” 那和尚只靜靜望著她,目光平和,不言不語。 阿洛兩只大眼睛咕嚕嚕一轉(zhuǎn),嬌聲道:“你救了我,以后就是我的恩人,我會報答你的!你報上自己的名號,從此往后有我罩著你!” 前不久還在想著妖女不可能報恩的小妖女,毫不猶豫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報恩這種事,也是要看實際情況的。 聽到這話,和尚仍是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甚至他還搖了搖頭,依舊將手攤在阿洛面前,也不知是在說不需要,還是不信她。 見他始終不回答,阿洛忍不住皺起眉,“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她脾氣可不好,這會不開心了,便一把將手中的木碗收到身后,氣道:“你不告訴我你是誰,我就不把碗還你。” 和尚無聲凝視她,眼神溫和,還是沒說話。 被他這么看著,阿洛隱約有種自己是個無理取鬧的小孩子的感覺。 不過這會,阿洛也終于察覺到有些不對勁了。 “喂,你怎么一直不說話,你不會是個啞巴吧?” 聞言,和尚神色頓了頓。而后微微一笑,輕輕沖她點了點頭。 第115章 第三章 半個時辰過后,不用他說,阿洛也已經(jīng)知道這個和尚是誰了。 前一夜被追殺時,她來不及接收全部的劇情,這會終于有時間,喝完那碗粥,她便將劇情繼續(xù)看完。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和尚承認自己是啞巴后,就沒再搭理阿洛,自顧自去打掃院子。 阿洛太過震驚,一時半會很難相信他是個啞巴。這就好像看見一塊無暇的美玉,卻發(fā)現(xiàn)玉上有一塊缺口一樣,那種缺憾令人難以釋懷。 震驚之下,她突然想起自己見到和尚的第一眼,那奇特的仿佛一見鐘情般的感覺。 一般能令她有這種感覺的人,都是她的任務目標,也就是劇情中的男配。 花了半小時看完全部劇情,阿洛也終于確定了對方的身份。果然不出所料,這個和尚是書中的男配,佛子檀無。 佛子檀無,正道五大派中菩提寺最年輕也最驚才絕艷的弟子。 他原本乃是高官之子,幾十年前家族牽連進一樁案件中,舉家抄斬。剛出生的檀無被母親舍棄在路邊,菩提寺的方丈路過時算出他與佛有緣,將其撿回,自小親自教導撫養(yǎng)。 檀無也不負所有人的期望,他不僅根骨絕佳,于佛理上更是天生慧根,小小年紀便深諳無數(shù)佛法,辯經(jīng)論道整個菩提寺無出其右,被菩提寺眾人尊為佛子。 而在武學方面,他的資質(zhì)更加驚世駭俗。 傳聞他年僅二十,便已達宗師境界,是江湖中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人物。 可惜此人甚少出現(xiàn)在人前,也少與人有爭端,因此名聲不顯,只在小范圍流傳。 不像衛(wèi)之獻,少年便找江湖成名的前輩挑戰(zhàn),踩著無數(shù)手下敗將的尸體,成就如今的赫赫威名。 書中劇情開始時,檀無恰好下山游歷。 他并不常呆在遠離塵世的菩提寺,而是每年花大半時間在世間行走。檀無認為普渡眾生,需要往眾生中去,歷經(jīng)眾生之苦,解救蒼生之難,方能得到真正的超脫。 感念于世人所受的苦難,檀無還修行了閉口禪,以自己一生不言不語為代價,換取世人業(yè)力減少、來世安康。 在外行走的過程中,檀無意外偶遇了女主。 女主是個身體穿越古代的高中少女,天真又爛漫,因為與男主爭吵,一怒之下跑出衛(wèi)之獻的山莊。 手無縛雞之力的現(xiàn)代少女,長相不俗又毫無戒心,很快便被人盯上,就在女主即將被人拐賣的緊要關頭,檀無出現(xiàn)救了她。 檀無是心懷慈悲的佛子,無法眼看著女主一個弱女子行走江湖,于是便當上了女主的護花使者,一路守護女主的安危。 直到男主衛(wèi)之獻找過來,檀無才功成身退。 女主接受過現(xiàn)代教育,無法忍受日日呆在山莊里的生活,她向往著快意恩仇的江湖,也正因為這個觀念,才與男主發(fā)生爭執(zhí)。那次逃跑讓男主認識到女主的重要性,之后男主便開始教導女主武藝,由此拉開一段驚險又刺激的武俠生涯。 每當女主即將落難,或是卷入什么陰謀被困之時,檀無總會巧合地出現(xiàn)在她身旁,救她于危難之中。 作為男配來說,檀無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人設也十分出彩。 不過自古男配都沒什么好下場,尤其是光彩奪目的男配,這個故事里的檀無也是如此。 有一年某地鬧旱災,田地顆粒無收,無數(shù)民眾流離失所,檀無行走到那里,他將身上所有的食物給了難民,他救助了無數(shù)快要餓死的人,他用盡了力氣,只想要更多一點人活下來。 然而當食物吃完,當他找到的食物越來越少,即便是佛子在這天災面前也無能為力時,那些難民一擁而上,將他分食一空。 佛祖割rou喂鷹,檀無以身飼人。 佛子佛子,最終得到這樣一個慘烈的結(jié)局。 他太過慈悲,太過良善,他視世間人人平等,只要有難,不論是誰,他都會伸出援手。 最后被那些自己救助過的人殺死時,檀無心中依然沒有絲毫怨恨,他平靜地接受這一切,從容地奔赴死亡,至死也沒有張開口,發(fā)出過一聲。 這結(jié)局太過慘烈,也太過深刻。 檀無死后,女主很是悲傷了一陣,在她看來檀無就像自己的哥哥一樣,一直保護著她。最后女主輾轉(zhuǎn)找到檀無的尸骨,將其帶回了菩提寺。因此她得到菩提寺贈予的一本武功秘籍,最后成就一代大宗師。 身經(jīng)百戰(zhàn)如阿洛,看完這段劇情,整個人也呆了好一會。 她轉(zhuǎn)頭看向不遠處的和尚,他穿著灰撲撲的藍色僧衣,正背對著她拿著竹掃帚掃院子里的枯葉。 挺直的脊背撐著單薄的僧衣,身形瞧著有些瘦削,但身姿筆挺,又似那青松翠竹,頂天立地。 竹枝在地上掃過,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僧人舉手投足之間,動作不緊不慢,一股從容不迫的氣度便xiele出來。 “和尚,你掃這地做什么?不就是一座破廟,你還要在這里住下不成?” 阿洛瞧他許久,始終得不到他的一個眼神,最后干脆蹦到他面前去,站在他眼皮子底下和他說話。 她就像個想要尋求大人關注的小孩子,非要和尚瞧她一眼不可。 檀無當然不會回答她,但他總算看她了。 那雙狹長的、好似一片桃花瓣一樣的黑眸靜靜落在阿洛臉上,她的心情立馬好了起來。 他臉上最出彩的就是這雙眼睛,眼型狹長,眼窩深遂,眼睫毛又長又密,眼尾還微微向上翹著,染著一點天然的紅暈。 這雙桃花眼若是安在他人臉上,定是勾魂的法寶。 可在他身上,這原本勾魂奪魄、天生含情的桃花眼,再不見一絲魅惑之意,只有無盡的平和與淡然。 阿洛看著看著就失了神,情不自禁抬手,指尖撫上他的眼皮。 檀無眼睛反射性一眨,黑眸中透出些許疑惑。 “和尚,你的眼睛真好看?!卑⒙遴f。 她話音剛落,檀無便一步向后挪開,眉目間浮現(xiàn)點點羞赧的神色,白皙的耳根也微微泛粉。 他原以為她是要做什么,是以未曾躲避,卻不料她竟說出這樣的話語,在從未與女子親密接觸過的檀無看來,這實在太過孟浪。 眼前的少女有著一張過分嬌艷明麗的面容,明眸善睞、唇紅齒白,漂亮地不像話。 她穿一襲烈烈如火的紅裙,這裙子也不似一般的女子衣裳,領口露出一片雪白的皮膚,以及少女精致的鎖骨,還有那兩條藕節(jié)般的手臂,攏在薄紗般的袖子里,柔嫩的肌膚白的像雪,若隱若現(xiàn)誘人至極。 就連她的指尖,也如鮮嫩的蔥段一般,根根白皙纖長,尖端處還點綴著一點初生般的粉嫩。 當她靠近一個人時,沒有人能夠拒絕她的誘惑。 可實際上,已經(jīng)有兩個男人不受她的影響了! 瞅著和尚后退一步的舉動,阿洛頓時皺起眉頭,忍不住在心里懷疑起師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