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男主的炮灰跟班[穿書]、穿到科舉文中嫁反派[穿書]、我是國家的磚、別對我撒嬌、巨龍星里的團寵小嬌嬌、末世大佬她恃美生嬌、農(nóng)女團寵是錦鯉、六歲meimei包郵包甜、嬌媚撩他、本廚神專治物種入侵
聶海樓看了母親一眼,今天母親是正常的,面容憂慮,眼角卻掛著一抹罕見的笑意。 早從七年前兄長去世后,母親就患上了精神疾病,清醒時極為理智,知道大兒子已經(jīng)去世了;迷糊時,就忘記了這件事,時常還產(chǎn)生幻覺大兒子還在身邊,她的精神狀態(tài)很差,導致整個家時常彌漫在低沉尷尬的氛圍中。 父親接受不了,提出了離婚。從此整個家更是如同一潭死水,什么歡笑快樂,聶海樓從此再也沒有擁有過。 “不用。”聶海樓拒絕了。 兒子的冷淡拒絕,聶母沒勸,突然用希冀濡濕的目光道:“他有送你回來嗎?你偶爾可以請他進來坐坐。” “誰?”聶海樓眼神冷了下來,“難道你說的是殺害哥哥的那個人,我們的仇人?”他都沒有想到,那家伙居然私底下跟母親有過聯(lián)絡。 “當年是一樁意外,你不能恨他!”一聽兒子這么說,聶母突然又開始歇斯底里發(fā)瘋了,一點征兆都沒有,“你恨他,你哥哥在天之靈不會開心的!” 女人尖銳的聲音回響在別墅里,幾乎刺人耳膜。已經(jīng)熟睡的保姆被叫醒,趕緊一個掀被起身,去照顧太太。 聶海樓有些受夠了。 他只希望市場上趕緊研發(fā)出抑制精神幻覺的藥,能夠治愈母親的精神創(chuàng)傷,畢竟對方不僅時常接受不了兄長離去的事實,還從未對罪魁禍首心懷怨恨,更甚者似乎跟他一樣產(chǎn)生了心理疾病,對兇手產(chǎn)生了移情心理。 林淇淇的生日會來了,她在自己家開了一個派對,今天她是派對的主角,也是最漂亮的姑娘,她露著一個甜美乖巧的笑容。身邊站著聶海樓,少年脊背挺拔,氣質(zhì)矜貴,一出場就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兩個同齡的少男少女,兩人又是學校里公認的校花校草,場面看上去極為養(yǎng)眼。林程越視線在兩人轉了一圈,笑道:“你們同年出生,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彼此相識相知,跟你哥當年和我一樣,以后說不定還要念同一所大學,真是緣分啊?!?/br> 聶家和林家本來就是世交,兩個孩子青梅竹馬又門當戶對,雙方家長都有這個牽橋搭線的意思。 林程越調(diào)侃的話一出,聶海樓冷著一張臉還沒什么反應,林淇淇率先移開了視線。林程越意識到,兩人之間的磁場有什么微妙的變化,這種玩笑話他在meimei成長過程中常開,meimei一般都是臉紅心跳,如今卻視線游移,似乎頗不認同。 等生日會散了,他私下找來meimei,“你怎么那個反應?” 林淇淇實話實說:“聶海樓要去A大,我不想去?!?/br> “你想去哪所學校?”林程越面容微微驚訝。 “我想去首都念戲劇學院,我要當演員,未來當明星。”林淇淇猶豫再三,還是跟兄長坦白,這件事也算機緣巧合,林淇淇一直生活在自己交際圈當中,像一名循規(guī)蹈矩的世家小姐,她知道自己很漂亮,卻不知道自己上鏡后更漂亮。 前段時間,學校門口有一群路人直播間,她無意間闖入了鏡頭,純白無垢的學校制服,搭配一張漂亮的臉蛋,宛若天使降臨,瞬間就引發(fā)了熱議,也算是給了她一場風暴般的意識啟蒙。 更深層次的原因也有,她還沒來得及坦白,兄長林程越就打斷道:“你有自己的夢想是好事,但你跟海樓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你怎么能背叛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感情呢?”林程越聲音越來越大聲,堪稱嚴厲,仿佛在借機宣泄什么情感。 林淇淇被他僵硬的語氣嚇到了,愣了兩秒,一瞬間委屈浮上心頭:“可我感覺他根本不喜歡我!他性格也不好……” “海樓他還沒長大,男孩子普遍晚熟,等他年齡再大些了,他就會懂得欣賞身邊人的美了。”林程越按捺下情緒幫腔。 “他長大后也不會喜歡我的?!绷咒夸勘饬吮庾欤拔覀儌z青梅竹馬,我又那么可愛,他要是喜歡我,早八百年就喜歡上了?!睕]喜歡上,只能說她不是對方那一盤菜。 林淇淇看過不少影視劇,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青梅竹馬的感情挺甜的,可大部分“青梅竹馬都打不過天降”。更何況,真要用晚熟這個說法,那她身邊那群追求者,天天追在她身后跑,滿嘴情啊愛啊的怎么一點也不晚熟? “哥,你別費心撮合我們了,強扭的瓜不甜?!绷咒夸康?,她那理智早熟的言論,讓林程越瞳孔微微放大,一瞬間想起了七八年前的事。 他當時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跟不符合層次的人交往,很容易會被拉低”為由,阻止對方靠近某個人,可對方還是義無反顧,輕而易舉就拋棄了他們十幾年的感情。 想到當年的事,林程越心里還是翻江倒海,嫉妒像硫酸一樣腐蝕著他的內(nèi)心,他暫時不想用感情是可以培養(yǎng)的道理去說服meimei,他去衛(wèi)生間用冷水沖了一劑場 第二天,又去了一趟墓園。 另一邊高三實驗課上,班級同學都佩戴著白大褂、白手套,兩人一組擺弄面前的儀器,去年高考改革后,實驗課也被拉上了實踐分數(shù)。 聶海樓跟陳流一組,他負責擺弄實驗,陳流負責記錄數(shù)據(jù),兩人分工合作,極為默契。聶海樓端起一個盛滿無色液體的燒杯,他凝視著燒杯,白熾燈下,純黑色的眸子顯得極為冷感。 他一直搞不懂一個問題,薄唇微微一抿,忍不住用微微疑惑的語氣自言自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