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24節(jié)
這世上是有很多無法言表的天才的,莫少珩因為他的經歷勉強算是其中一個吧,詩詞之美曠古絕今,作為一個學霸,能好好的學習領悟一番,他還真不是做做樣子,而是和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一樣,寒窗苦讀。 恩,沒辦法,特別是他在南離的時候,舉步維艱,有點時間不是在琴山上種藥,就是在讀書,說起來比古人學習的時間還多。 加上藥師一脈一些益智健腦的藥丸,硬是讓他慢慢培養(yǎng)出了過目不忘的能力,這也是莫少珩意料之外的事情。 那百人團的貴女們先是一愣,然后眼睛一亮,莫少珩并沒有生出任何一點覺得奇怪的表情。 就像理所當然? 然后,這些貴女挺起了胸膛,她們本是天之嬌女,教養(yǎng)定是極好的,不過是在做前所未有之事,心里才有了些忐忑罷了。 眼睛也更亮了一些,莫少珩雖然名聲不好,但誰也不能否認他有才,因為他是臨江仙,那個在和南離名士的比斗中無一敗績的臨江仙。 她們女子百人團第一次展示在外人前,第一個遇到的就是臨江仙,所以內心自然有些激動。 但她們也驕傲和自信,因為……她們以前每天都無所事事,在閨閣中待嫁,直到遇到了長公主組建的這個詩詞大會。 這些年,她們一門心思都撲在了這個活動上。 古時的娛樂是很少的,一個投壺都能讓一群人玩得不亦樂乎。 所以詩詞大會的形式一出現,她們就沉迷了,平時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書,和閨中密友聊聊詩詞,以期待在詩詞大會上玩得盡性出彩。。 當然她們和讀書人也不同,她們只管熟記先賢詩詞,自己做詩僅僅是個人的興趣,因為詩詞大會的本質,無論是飛花令還是貼題詩,比的其實都是明經,也就是對先賢詩詞的熟記程度。 當心思只花在一件事情上時,必定會有一些成就,這也是她們信心的來源。 趙瑾禾臉上也露出了笑,她就知道當初能給她講那些故事的莫少珩,定是不與世人同,答道,“涼京四處飛花雨,天干依舊賞槐花,今日就比飛花令?!?/br> “莫少珩,我可沒少在我北涼貴女面前夸贊你,你今日若是表現不佳,定是要失了顏面的。” 詩詞大會本就是莫少珩講給趙瑾禾聽的,其中規(guī)則他自然清楚。 飛花令,玩法高雅,屬于雅令,也就是以先賢詩詞為基礎,對令人所對出的詩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詩句格律一致,而且規(guī)定好的字出現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規(guī)則解釋用語來自百度。) 女子百人團中,最后方最上面一女子開口,“世子,我們以月字為題如何?” “且先由小女子拋磚引玉?!?/br> “青女滟滟耐霜寒,月中朦朦思貂蟬?!?/br> 莫少珩:“……” 他不過是來見見故人,怎么就變成現在這樣了?嘴角不免一抽。 不過和他一個過目不忘的人比熟識強記? 幾乎都沒有想,接口道,“一夕煙塵走馬道,月明才登士子樓?!?/br> 同是先賢傳世的七言詩句,“月”字出現在第八字上。 “雪落蒼穹牧白馬,月升羌笛戲君侯?!?/br> 女子百人團中,下一人開始接令。 一人一句,莫少珩懷抱古琴立于百人團前,頗有一番力戰(zhàn)百人的書生意氣和瀟灑。 這些貴女如此著迷這個游戲,可不就是這個原因。 只是隨著一來一回的對令,莫少珩越來越驚訝,這些北涼貴女竟然真的將飛花令玩得爐火純青了。 要知道平民家庭的女子,連字都不識的,哪怕貴女,也僅僅是識字聽詩而已,能記得三兩詩句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現在竟然以古人之詩,對答如流,文人墨客不過如此。 其實何止莫少珩驚訝,這些北涼貴女也同樣驚訝,她們只專注欣賞和熟記先賢詩詞,不管其他,反正她們不用科考,所以才有此成就。 沒想到,百人團已經過半,莫少珩答令時,甚至連停下來思考都沒有。 飛花令越到后面當然是越難的,因為耳熟能詳的詩句差不多都用完了。 越后面才越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才實學。 百人女子團開始慢了下來,有時候不得不跳過,由下一人接答。 莫少珩依舊不快不慢的答著。 等所有人答完,場面一度安靜。 莫少珩是將先賢的書都塞進了腦子不成?博聞強識,滿腹經綸形容的應該就是這樣的人吧,也難怪連東唐皇子李垣都被折服,以千古名琴春雷相贈。 以一應百,竟然通過了挑戰(zhàn)。 趙瑾禾也頗為驚訝,她也沒有想到莫少珩竟然表現得如此的完美,或許這世上還有不少人能通過她們的百人團,但誰能像莫少珩一樣,連停下來思考都沒有,這才是最精彩,最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方。 剛才的場面似夢非夢,讓人如癡如醉 那懷抱古琴的青年,當真讓人高山仰止,如同清風皓月一般。 半響,趙瑾禾高聲道,“莫少珩,你一去南離就是十年,若是不拿出些讓我們信服的東西,這一關也算不得通過。” 莫少珩:“……” 有些耍無賴啊。 但也只有將對方當成了真正的朋友才會這樣毫不掩飾吧。 或許趙瑾禾也在用這種方式來找回屬于小時候的兩人之間的古怪情誼。 莫少珩想了想,讓人信服的東西? 他不由得想起了上次在街道上遇到的北涼貴女,也就是和莫海棠一起在銀樓買銀飾,然后突然羞紅著臉跌坐在地上,不敢站起來也不敢去醫(yī)館的那女子。 世道艱難,那日那貴女若是被人看出些端倪,一輩子的清譽也就毀了,何其不公。 為何如此?不過是眾人將女子正常的生理反應當成了什么洪水猛獸一般。 甚至連女子也羞于啟齒,這樣一來,懵懵懂懂的女子遇到這樣的事情,多半就是恐慌,就以為自己發(fā)生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 作為一個醫(yī)生,他能忍? 正好借此機會,做一個醫(yī)生該做的事情,當然他也不可能當眾宣講這些,他又不是傻,不然流言都能將他淹死。 第23章 異地官員流調制 莫少珩從長公主趙瑾禾那離開的時候,留下了一疊紙稿。 長公主趙瑾禾還拉著他比武,要見識一番春秋指法,說什么她身著紅妝,就等著有一天能像她北涼的將軍一樣馳騁沙場。 莫少珩抹了一把辛酸淚,都是他以前做的孽啊。 那疊紙稿,莫少珩千叮萬囑要等他離開后才能看。 一開始,眾人還以為莫少珩給她們留下了些字帖,畢竟臨江仙的字有多精湛整個涼京都知道,聽說趙景澄那個小胖子,都事發(fā)了還舍不得燒了他得到的那幾幅字,還天天騙人說已經扔掉了。 字自然是好字,看得讓人嘖嘖稱奇。 在往內容上一看,不由得看得癡了。 臉也微微泛紅。 莫少珩已經用最正經的文字在書寫了,但這個時代的女子多少對這種事情有些害羞,這也是莫少珩選擇這種方式而不是當場講解的一個原因,他雖然是醫(yī)生,但他也是男子,時代不允許。 算是最好的兩全之法。 這些貴女雖然臉紅,但還是移不開眼睛。 上面寫了,這些東西是天下女子皆會經歷的事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看稿的人有的恍然大悟,有的如同醍醐灌頂。 “原來如此?!?/br> 好多事情,她們遇到的時候都以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不敢與人說,擔心受怕,至今都心有余悸,特別是第一次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 現在才知道,并非她們奇怪,而是天下女子都會經歷的事情,再正常不過。 有人開口道,“殿下,等會……等會可否讓我抄錄一份?” 稿上說了,這書應該天下女子人手一份才對,母傳女,再傳孫。 這些私密的事,哪怕母女述說也多有不便,當成書稿相傳就合適得多。 趙瑾禾點了點頭,“他的字雖然好,但有些卻難以辨認,我們一起看看,莫要認錯了?!?/br> 她們讀過《女戒》,看過《女德》《女書》,甚至連出嫁時嫁妝的多少都規(guī)定得死死的,但還從來沒有像現在看的這些書稿,讓她們覺得如此有幫助。 稿名《女醫(yī)》第一冊 ,內容并不多,沒辦法,時間不夠,莫少珩只能寫一些十分緊要的。 趙瑾禾說道,“應該還有其他冊?!?/br> 眾人一起謄寫,似乎那點羞澀也不見了,原來她們一直以為的不可宣之于口的事情也不過如此,當然具體內容她們還得研究一下,因為有些內容似乎也看不太懂。 莫少珩給她們的不僅是《女醫(yī)》第一冊 ,而是讓她們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 她們將是這個時代與眾不同的風采,百人看似不少,但古時的府邸,普通人家一家子就十幾口,女兒能有七八個,更別說高門顯貴家族的龐大。 所以她們之于涼京的貴女,數量其實很少,更別提之于涼京的女子天下女子了,數量微不足道。 但通過她們一傳十,十傳百,《女醫(yī)》自然能悄然的在女子中傳開。 莫少珩可能都沒有想到,他整理的一冊《女醫(yī)》將引起多大的轟動。 莫少珩離開宮殿后,由宮女帶著開始向宮外走,心情還算不錯。 北涼恨他的人很多,但依舊有一些有情誼的人記得他。 患難中的情誼才是最真實的,現在還能不避嫌的見他的人實在太少了,感覺還不錯。 這時候,突然有三道人影堵在了前面。 的確是堵,將眼前的路都給占完了。 莫少珩眉頭微微一皺,認識? “莫少珩,終于肯回來了!”說話的人是為首的一青年,身著錦袍,腰間掛一華麗的長劍和白色玉佩。 說話有些咬牙切齒,但臉白且玉面,一副富貴公子的樣子,恩,就是那種被寵壞了的小白臉。 莫少珩又看向這人身后的兩人,身后兩人也長得一副倜儻樣,不過這兩人應該是雙胞胎,面孔幾乎一模一樣。 莫少珩想了想,試探的道,“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