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xiàn)代化建設(shè) 第191節(jié)
然后莫少珩又讓人給圣人和諸位大人發(fā)了一張紙。 “這是市場調(diào)查報告,主要詢問的東唐和外域商人,他們購買糖的意愿和量?!?/br> “按現(xiàn)在我出售的糖的價格,他們的答案基本是,最大限度地能收購多少就收購多少?!?/br> “所以,我愿意以比粟米高出一半的價格,收購甜菜?!?/br> “請圣人還有諸位大人,允許涼京周圍的農(nóng)戶,使用他們的農(nóng)田種植甜菜。” “如此,農(nóng)戶的收入幾乎能提高五成?!?/br> 眾人:“……” 莫少珩要擴產(chǎn),但北涼的耕地是不允許種植出農(nóng)作物以外的東西的。 但……糖的價值他們也看到了。 莫少珩賣糖,朝廷收稅,農(nóng)戶收入提高。 看起來,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問題也不是沒有。 破了以往的基本國情。 莫少珩一不做二不休。 繼續(xù)道,“也請圣人允許,涼京周圍的百姓種植新的產(chǎn)品,黃豆,依舊由我來進行以高出粟米的價格收購。” 眾人:“……” 糖也就罷了,的確是稀罕物,這黃豆又是什么? 還是莫少珩用黃金在外域商人那買的種子? 莫少珩說道,“我北涼百姓的食用油,向來價格高昂,哪怕最近豬油崛起,但在我看來,依舊價格頗高,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品質(zhì)。” 動物油,因為rou食的昂貴,的確價高,在現(xiàn)代是日常用品,在現(xiàn)在卻是奢侈品。 眾人不由得一愣,因為豬油的出現(xiàn),百姓用油已經(jīng)便宜了不少了。 莫少珩繼續(xù)道,“……臣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食用油,和以往的動物油不同,它是從食物中提取的?!?/br> “諸位請看,金殿中間擺放的這一壺,就是從黃豆中壓榨而出的大豆油,也稱為香油。” “雖然是植物油,但依舊香味濃郁……” 莫少珩覺得,他快要成為超市的推銷員了。 不過效果還不錯,眾人都不由得伸長了脖子。 莫少珩甚至還準備了一口鍋,當場表演了起來。 燒熱的鍋,倒進去大豆油后,冒出一陣青煙。 也不過一瞬的時間,整個金殿都充滿了濃郁了油香。 “這味道,好香。” 植物油的特點就是這樣,香飄幾條街。 “難怪叫香油,竟然能香成這樣。” 莫少珩說道,“要不我給諸位做個菜試試?” 眾人:“……” 噗! 這里是金殿。 怎么每次莫少珩搞起事情來,都會讓金殿變得莫名其妙來。 但…… 食用油,自然是得吃進嘴里才知道好不好。 而且……從豆子里面榨出來的油? 殿上百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價格,再怎么也不可能貴過動物油,百姓飼養(yǎng)的牲畜太少了,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rou,導(dǎo)致油價高昂。 不多時,御膳房的人就將菜送來了,切好的。 莫少珩直接炒了起來。 趙景澄:“……” 范慎:“……” 他們老師也太牛逼了,在金殿上炒菜。 傳出去也沒有人會信。 眾人也看得嘖嘖稱奇,“這就是最近新冒出來的炒菜法吧?” “看上去是比傳統(tǒng)的蒸煮水煮要香?!?/br> 炒菜的味道,的確開始在涼京流行了,不過,暫時還只能在莫少珩的烏衣巷和加盟的街道上吃到。 不過名聲已經(jīng)起來了。 “原來炒菜是這樣的?!?/br> 莫少珩其實也就炒個素菜,放了一些調(diào)料在油里面爆炒一下,很快就好了。 連圣人那都送去了一份,由藥道高手檢查了一番。 莫少珩也讓人給其他大臣準備了一點。 看上去油滋滋的,聞起來也香。 在往嘴巴一放。 香油將香料的香味完全激發(fā)了出來,在炒進菜里,吃起來味道特別豐富。 十分的不錯。 這油是上好的油。 一點也不比他們以前使用的動物油差。 莫少珩說道,“黃豆的產(chǎn)量十分的不錯,只需要大規(guī)模種植,百姓就能吃到便宜的油?!?/br> “而且,大豆油價格低廉,諸國商人相信也是不會錯過的。” 眾人也是驚訝無比。 一種價格低廉的油的出現(xiàn),對百姓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們清楚得很。 可以說,比糖還要有價值,畢竟糖不是民生必需品,但油是。 一種利于民生的作物,他們甚至覺得,莫少珩當初用黃金換黃豆,一點都不虧。 瞬間。 議論紛紛。 “可嘆我北涼耕地不豐,不然大規(guī)模種植黃豆的話,百姓很快就能吃上又便宜價格又合適的油了?!?/br> “是啊,我北涼還得保糧產(chǎn)。” 但,僅是在涼京周圍種植的話,并不會影響糧食的產(chǎn)量。 再說,有了莫少珩先前的種植定向培育的結(jié)果,明年用優(yōu)良品種播種的話,本來糧產(chǎn)就有所提高。 無論是甜菜還是黃豆,價值的確可觀。 莫少珩用一種標新立異的方式,說服了圣人和諸位大臣。 但……周圍的農(nóng)戶愿不愿意幫著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種粟米穩(wěn)定,甜菜和黃豆他們沒有種過,哪怕莫少珩承諾,會用比粟更高的價格收購,也未必有人會愿意。 未知的風(fēng)險啊。 不過,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莫少珩擔心。 因為……趙景澄等一群學(xué)生跑來了,“老師老師,我們幫你種啊,我們府里也有不少耕地?!?/br> 別人沒有種過甜菜和黃豆,但莫少珩種的時候是帶著這些學(xué)生的。 與其繼續(xù)種粟米,還不如種甜菜和黃豆。 一來,能比種粟收成高出五成呢,跟撿便宜一樣。 二來,也能幫他們老師的忙不是。 便宜給了別人,還不如便宜給他們啊。 這錢讓他們府邸賺。 莫少珩一愣。 十多個學(xué)生,他們府里的的耕地加起來的話,可不少。 如此的話,再能發(fā)動一些農(nóng)戶幫著種一些,滿足涼京和周圍的市場都足夠了。 問題就是,收購別人種出來的農(nóng)作物,得花一大筆錢,而且還是“天文數(shù)字”。 他還欠著朝廷的錢呢。 不過,莫少珩既然提出這個擴產(chǎn)的方法,自然也是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莫少珩讓這些學(xué)生回去,將他們家的話事人請來。 這樣的事情,也并非這些學(xué)生說了就能算的。 一天后,大家又齊聚一堂。 各府的話事人,也大概明白莫少珩的目的。 “別人不相信世子,我們卻是相信的,種植甜菜和黃豆的事情,可以交給我們?!?/br> 能不相信嗎? 現(xiàn)在他們看著牧場的收益,笑得嘴巴都合不攏,關(guān)鍵是,好像他們什么都不用做,每一個月看上去都有不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