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給她介紹單子的委托人根本不知道情況,就說要找最厲害的,于是認識許念冰的人想到她接單很少出岔子,加上別人不太愿意跑山里的活,就把許念冰介紹過去了。 許念冰看著錢數(shù),覺得還可以,加上她有私心,想許念水會不會又被賣山里了,就同意去。 結果到了地方才知道,說是求雨。 “可是,我不會求雨啊,我只會驅鬼!”許念冰試圖用方言交流,然而對方只能聽懂一些,雖然他們說的許念冰倒是能聽懂。 沒辦法,溝通不便,加上村子里的人看起來確實蠻可憐,許念冰就同意找一下他們村子沒有雨的原因。 第八十七章 芽兒 南方多雨, 就算因為氣候原因突然大旱也不會像北方那樣嚴重,總能很快調(diào)節(jié)過來。 可是,村里人告訴許念冰, 他們這邊已經(jīng)兩年沒下過雨了。 “只有村子里沒下過雨, 隔壁村子都在下, 河水倒是有,可山里去一趟河邊很麻煩……”村長作為委托人,帶著許念冰到處走走看看,同時告訴她關于村子里的情況。 原本村子依山而建, 周圍有蔥郁的林子, 村里人基本都是靠山吃山,水井都離村子挺遠的。 正是春季, 圍繞著村子的山林都翠綠一片,只有村子里的樹木還跟冬季一樣光禿禿的, 不見一點綠。 許念冰看著遠方高大的山林, 問村長:“你們這里準確沒有雨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村長回憶了很久,說:“大概是前年的十一月吧, 我們這邊冬天最冷的時候要下雨的,不下雪, 每年十一月十二月都會下很久的雨, 但是前年沒下?!?/br> 那時候沒下雨村里人就覺得奇怪,不過偶爾也會有預測不準的情況, 畢竟不可能每年的下雨次數(shù)都一樣啊。 所以村里人沒把那一年沒有雨的冬季放在心上, 反正水井沒干, 還是能過下去的。 大家等著第二年春天到來,希望春天會來一場大雨,讓山林復蘇。 然而, 春天來了,大雨并沒有來。 村子里有人需要去林子里找東西去賣,他們這邊的林子干枯找不到了,就得去隔壁村那邊的林子找山貨。 進山林大概三天,就在隔壁村子遇上了大雨。 林子里為了方便,都建有臨時居住的小屋,村子里的人在那邊的小屋里遇見了其他村子的人。 于是,趕山的人就去問他們,他們今年春天一直有下雨嗎? 那幾個其他村子的人笑著說當然了,而且雨水很好呢,山里蘑菇都比往年多。 原本這是很好的發(fā)現(xiàn)了,可是村里人沒有放在心上,以為是山雨不均勻的問題,就這么回到了村子里。 跟大家說其他地方山貨都比往年好,可以一塊結伴去趕山。 一開始,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富余的山貨意味著他們能多賺一些錢,有了錢,不管是孩子讀書還是存錢,心里會安定很多。 村里人能吃苦,就這么跑了許久,到了年底冬天,跑不動了。 南方冬天氣溫不算低,只是風吹得人難受、水汽重,打濕衣服后會冷。 天氣一冷就不敢再去趕山,山里氣溫更低,很容易會出現(xiàn)各種意外。 可是不趕山,村子里的人就很難生存下來。 到這個時間,山里已經(jīng)一整年沒下過雨了,只是大家這一年在往更遠的山林跑,加上村子里的水井還在,所以沒有覺得太麻煩。 到了冬天,他們才發(fā)覺,只有水井不下雨的話,還是不行的。 他們的菜地都不長東西了,光靠人手挑水井里的水去澆根本不夠,菜長得很慢不說,而且蔫兒,做酸菜都嫌棄。 這個時候,他們總算反應過來,村子突然遇到大旱了,在其他村子都正常下雨的情況下。 村長秉持著有困難找政府的想法,就上報了村里大旱,請求支援。 政府只能盡量想辦法給水,畢竟政府又不是龍王,來了就能下雨。 年初政府還想等春天看看會不會下雨,結果就那一個村子不會下雨,從天氣預報上看起來就是萬里無云的大晴天。 眼看著就要到最熱的七八月,就有村里人跟村長建議,不然找個會求雨的神婆吧,說不定真能求來雨呢? 村子里人的聽說了村長的想法,紛紛愿意出點錢找人求雨。 大家十塊八塊的,湊起來錢不少,可以去請個最厲害的來。 許念冰就這么在大夏天請了過來。 問題是,她不會求雨,頂多給他們找一下不下雨的問題,再看看能不能解決。 查看完村子的情況,許念冰沒發(fā)現(xiàn)這個村子有特殊的問題。 特殊的問題特指那種造孽太多遭天譴的村子。 這個村子因為比較偏僻,本身又不是很缺錢,山貨可以賣不少錢,很淳樸,是個路不拾遺的友好村子。 一般來說這種什么問題都沒有卻出現(xiàn)了怪事的村子更難解決,因為根本找不到他們被上天厭棄的原因。 許念冰找不到問題,只好問村長:“你們這邊,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信奉啊?比方說,山神之類的?!?/br> 方言里說山神很拗口,許念冰換著語調(diào)說了好幾遍村長才明白過來。 村長說他們這邊平時就拜個三皇五帝求豐收,可大家都拜,總不能他們拜了就出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