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提到王小龍,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王沖,王向前猶豫了一下道:“我奶真沒咒?!?/br> 王小馬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我奶說,這就是命。” 王向前眨巴著眼,有一種很古怪的感覺,想要反駁王小馬,可又不知道要怎么反。 那是命! 這話,他從他奶那里聽到過,從他娘那里聽到過,甚至從他爹王有根那里也聽到過。 好事是命,壞事也是命。 好像沒什么不對,可他就有種不太認同的感覺,但他不知道這是不認同,此時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王小馬這話,只有跟著,也嘆了口氣。 經過這一次,兩人又玩到了一起,兩邊的大人也沒有說什么,而外面的局勢,卻急轉直下。 十月,福建金門淪陷; 十一月,太原、上海、蘇州淪陷; 十二月,蕪湖、杭州、濟南淪陷…… 這些地方,王家村的人大多都不知道,但他們知道,這個國家,正在一點一點的被別人蠶食。 他們茫然、害怕,不知所措。 政府開始征兵,王老爺家為此發(fā)生了一場大戰(zhàn),十四歲的王滄海差一點跑去當兵——若不是王小龍連夜趕回來報信,他就去參軍了! 一直到三少爺把他抓回來,他還在大叫:“我不當亡國奴——我不當亡國奴——” 喊的破音,整個王家村都是寂靜的,二老爺?shù)穆曇綦[隱的傳出來:“小四啊,你也是上過學的人,怎么就不懂這個理呢,這皇帝就是輪流做的,過去是滿人,后來就是委員長,現(xiàn)在日本人……” 啪! “哥,你打我干什么!” “你閉嘴!” ……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五章 白米粥 這個牛年,王向前五歲,在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這一年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發(fā)生的事情到底意味著什么。 只是王滄海的那一嗓子好像刻在了他的心底,同時,他心里還有一個疑惑,什么是亡國奴? 他問王小馬,王小馬也不知道:“我等回來問問我二哥?!?/br> 王滄海被三少爺抓回來后就沒有再放走,王小龍自然也留了下來,但是王滄海討厭他告密,再不讓他跟著,三少爺就讓他先回家了:“你回去,工錢還給你算?!?/br> 王小龍就這么回來了,天天跟著他爹王富貴上地,這一天下來,王小馬就跑了過去:“哥,你知道什么是亡國奴嗎?” 王小龍一僵,沒有說話。 “哥,你也不知道嗎?” 王小龍驀地蹲在地上,放聲大哭。 王小馬不能理解,王富貴呸了他一口:“哭俅!” 王小龍更哭的更大聲了。 這一年的春節(jié),過的比往年更沒有滋味,雖然王老爺家殺了兩頭豬。 在王家村大多數(shù)村民的心目中,王老爺,算是不錯的東家。 這不是說這個王老爺,而是從他祖輩上說。 大家都知道他的祖輩是拾糞發(fā)的家,拾糞勤快,又會侍弄莊稼,兩畝水田變三畝,三畝變五畝,到老了,已經能被說是老爺了,還會背著糞簍拾糞。 這個老祖宗是這樣,他帶出來的兒子也是這樣,孫子沒這份吃苦耐勞的精神了,對土地還有感情,對給他做工的莊戶,也不算苛刻。 這有兩個表現(xiàn),一,農忙的時候他們家會做雞蛋面條。 把雞蛋和到面里,和的面發(fā)黃,再搟面條。 這樣的面條要比普通面條香、甜,而且頂餓。 農忙本來是很累人的,這雞蛋面卻能給人很多安慰。 而且王老爺家的面條是敞著給吃,吃飽為止。 第二就是過年殺豬了。 年景好的時候,不少人家都會在過年的時候殺口豬。 豬膘煉油,豬rou炮制,豬血補身。 一口豬,算計到位,能吃半年——就算吃不了,也能讓全家想一年。 當然,這要不錯的人家才有這個條件,不少人家并沒有,那時候就能從王老爺家領上一份豬下水。 正經的豬下水只有六樣,王老爺家卻幾乎把整個內臟都舍了出來,有時候連血也送人。 一口豬,一個小家庭吃,能吃的滿嘴流油,大家庭,就要算著才能保證,擴到全村,那連個水花可能都飄不起來,但王老爺家殺的豬多,不僅豬,還有羊、雞、魚,有的時候還會有狗和牛。 不過這都是過去的事了,這些年,王老爺家也就殺頭豬,而且殺的越來越少,給的自然也越來越少,而且這兩年,說是給下水,就真的只給下水了。 但這一年,王老爺家殺了兩頭豬,內臟包括心都給了,王家村也沒歡快多少。 小孩的歡笑少了很多,爭吵則多了不少。 本來王家村有個大過年的習俗——不管有什么事,在這過年的時候都先不說。 孩子闖了禍,先按下——大過年的。 發(fā)生了什么矛盾,先不說——大過年的。 就連要債也是,年前里要到就要到了,要不到,正月里是不能要債的——大過年呢! 而這一年的正月里,王家村的摩擦則不斷。 某家的女人蒸饅頭糊了鍋,某家的男人弄壞了凳子,都能嗷嗷兩句,不過最大的新聞,還是發(fā)生在王家集的李先生那里——他在大年夜的時候被自家老婆趕了出來。 --